陳鴻富

陳鴻富現為鄱陽鄱陽脫胎漆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鄱陽縣政協常委,鄱陽縣十大創業青年,鄱陽縣返鄉創業功勳人物等。
以下為陳鴻富1999年返鄉創業挽救鄱陽歷史文化瑰寶事跡記:
“鄱陽漆器作為一種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民間瑰寶,如果就這樣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失傳,那將是無可彌補的罪過!”生於斯長於斯在大學裡學歷史的陳鴻富從來沒有這樣焦灼過,為了拯救這一瀕危“世寶”,他只好忍痛割愛退出自己輕車熟路在沿海做了十多年的老生意,不惜抽掉全部資金來撿鄱陽漆器這個攤子。
沒有場地、沒有設備,卻有來自家庭內部的怨言與阻力,若不是對歷史文化情有獨鍾和有一種不屈不撓的信仰,換作一般人,也許會經不起考驗中途就打退堂鼓。
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困難可想而知,素有“儒商”之譽的陳鴻富沒向政府伸手要過一分錢,從租場地、置設施、進原料、聘員工、建網站、打廣告、跑市場,全都是自籌資金、自掏腰包,首期投入即達七、八十萬元。缺乏名師指點怎么辦?陳鴻富不辭辛苦踏遍大江南北將當初各自外出謀職的行家裡手一個個高薪請回。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像張小華這樣有口皆碑的老藝人無不被陳鴻富的拳拳鄉情所動,一個個重新回到漆器作坊傳技授藝、獻計獻策獻餘熱,陳鴻富本人亦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一精雕細琢的工藝流程中來。
二次創業,飽嘗艱辛。為了打有準備之仗,除了睡眠,陳鴻富幾乎犧牲了所有休閒時間,系統研究了脫胎漆器的演變歷史,總結了脫胎漆器的發展歷程,還專程跑到宜春、福建、揚州等地參觀別人的實踐經驗,並精讀了不少名典、詩賦、史記、哲學、佛學及道學,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內涵,提升了自已的藝術素質,針對一些常被用於脫胎漆器的主要題材,他基本上做到了爛記於心和倒背如流。
無論是夏日炎炎,還是風天雪地;無論是蚊叮蟲蛟,還是寒風刺骨,只要有空,作坊內就能看得見陳鴻富苦苦鑽研的身影。對此,有人形容他是:“紅燈綠酒眼不見,漆藝苑裡勤耕田”。
創作過程中,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差錯,哪怕是一個氣泡、一個漆眼或是一個標點符號。他們始終追求“二神二絕”的創作理念,“二神”即法之神、道之神,“二絕”即技之絕、藝之絕;提倡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創業思路;強調意在功尖、藝在驚天的創作境界,盡情發揮心靈手巧之效力,將脫胎漆器的所有工藝流程——制模、裱布、刷灰、脫胎、接合、校型、上漆、砂磨、雕刻、彩繪、裝飾、推光等數十套手工操作表現得淋漓盡致、瀟灑自如。
目前,陳鴻富的漆器已包括花瓶、屏風、匾額、文具、餐飲、禮品及各種磨漆畫等七大類別數以百個品種,所有產品除輕盈、美觀、實用外,還具耐熱、耐酸、耐鹼、絕緣性好等特點,尤以玲瓏新穎、高貴精緻、別具風格而見長,難怪不少名流參觀之後感嘆他的產品“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典雅、色彩鮮艷明亮、紋理清晰秀麗”。其作品圖文並茂、相得益彰,字型圓潤俊秀、蒼勁挺拔,漆畫惟妙微肖、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留連忘返。2002年,中央電視台第四套在《華夏文明》欄目特地對他的漆器進行了較大篇幅的專題報導。
他的成績,有人稱之“功不可沒”,有的謂之“藝品照人”,有的則評價他是“匠心獨具濟世寶”。對人們的說法,他並不在意,他最關注的就是:將鄱陽漆器恢復到歷史鼎盛時期的輝煌,這才是他最大的心愿。儘管,創業途中,任重道遠,但他,正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朝著這個目標,盡心竭力,一如既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