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澤

1928年,中央紅軍第二十四軍進入到洪湖蘇區時,發展革命事業的時候,陳運澤就合村裡的一些年輕人一起參加紅軍英勇殺敵,曾多次榮立功勳。 1929年冬,洪湖革命紅軍被迫離開洪湖瞿家灣革命根據地,從而轉向洪湖其他的小鄉鎮,繼續和敵人戰鬥到底,在黨的要求下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一個機槍排的排長。 1931年夏革命反圍剿戰役開始,在仙桃戰役中他帶領全排戰士,在側門迂迴包抄敵人,深入敵人內部,以肉搏戰為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道路,在仙桃戰役中從村里出來的一些年輕人都戰死了。

陳運澤烈士,(1912年——1946年)湖北省洪湖市永豐中嶺村人,(今洪湖市萬全鎮中嶺村)陳運澤出生在洪湖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中央紅軍第二十四軍進入到洪湖蘇區時,發展革命事業的時候,陳運澤就合村裡的一些年輕人一起參加紅軍英勇殺敵,曾多次榮立功勳。1929年冬,洪湖革命紅軍被迫離開洪湖瞿家灣革命根據地,從而轉向洪湖其他的小鄉鎮,繼續和敵人戰鬥到底,在黨的要求下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一個機槍排的排長。1931年夏革命反圍剿戰役開始,在仙桃戰役中他帶領全排戰士,在側門迂迴包抄敵人,深入敵人內部,以肉搏戰為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道路,在仙桃戰役中從村里出來的一些年輕人都戰死了。戰役結束之後,他帶著他的敢死隊一共只剩下了不到十個人,上面組織提升他為騎兵連長。並擴大游擊隊的實力,1932年末中共紅軍在第四次反圍剿後,紅軍撤離江漢地區,上級組織奉命他帶領游擊隊沔陽支隊留當地堅持鬥爭,為人民民眾有利的打擊國民黨反動派。抗日戰爭時期曾多次遭到日本掃蕩,他帶領著民兵和他的游擊隊有利的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部隊,曾多次負傷,為洪湖地區的人民挽回了大量的損失,在八年抗戰中在洪湖地區他一邊帶領著淪陷區的人民繼續生產,又帶著人民參加抗日戰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朽的功勳,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新中國編入華北野戰軍炮兵部隊,1946年秋中原野戰軍主力部隊像南突圍打破敵人的所謂銅牆鐵壁政策,他帶領他的炮兵部隊冒著敵人的炮火,以優勢的兵力突破了敵人外圍防線,組織部隊打退敵人多次反攻。在這次為新中國的誕生戰役中英勇犧牲,在他一生中從滿著神奇的色彩。一直到今天村頭還有著一塊烈士的碑,以紀念他在洪湖地區抗戰的不朽功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