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華民,1943年3月生,男,遼寧東港市(原東溝縣)人。 原遼寧東港市文化館美術部主任。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現為中國北京書畫院畫家、山東省國畫院名譽院長,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丹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中央民族畫院山東分院副院長、

黃海畫院院長,

全國六屆美展特邀評審,

一級美術師。

擅長國畫,山水畫更為出色。

首創蘆葦風光畫,在全國獨樹一幟。

相關事件

陳華民蘆葦風光畫冊 陳華民蘆葦風光畫冊

陳華民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兒時的他就對大自然獨有情鍾,他小時候的畫本中,還保留著他用蠟筆所畫的山水圖樣。中學時代,他常常跑到外邊,跑到大山上去寫生,畫到激動時便隨口吟詩,有時還亮開嗓子對著大山呼喊。寫生伴隨了陳華民的整個藝術生涯,他對山、對水、對大自然的喜愛真可謂魂繞夢牽。一年中很少有那個星期不出門寫生的。開始他背著四尺斗方的畫板寫生,繼而又改成四尺整版。個子不高的他,背著大畫板就像一支山鷹展翅山巔,尋覓美食。他的畫除了老辣灑脫的筆鋒外,給人更多的是自然親切和生動活潑。畫面的用筆、用墨隨情隨景而生。這樣的畫面在屋子裡是畫不出來的。他曾說過:“大自然能呼喚我的靈感,錦繡大地可任我剪裁”。如今,陳華民已走過了幾十年的藝術生涯,畫稿過千,他的作品好似一個個有生命的實體,得到了藝術界的認可和收藏家們的喜愛,被評為30名最具學術價值和收藏潛力的山水畫家之一。

成就及榮譽

陳華民作品集 陳華民作品集

1994年“海之戀”參加東北聯展獲優秀獎。1995年,作品參加俄羅斯、日本、韓國、西班牙展。1996年“金色的路”參加全國“楓葉杯”展獲二等獎。同年“家鄉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97年,“浪滔滔”(組畫)、“十月春光”、“我家小院”等去日本參展,全部作品被收藏。1999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6套節目節選畫家片段。2001年獲“劍橋杯”金獎。2002年出版山水寫生畫冊及教科書兩本。2004年在茂名、湛江、海口、深圳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全部被收藏。年畫作品“富到農家”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生在富中”獲第五屆全國年畫展二等獎。“母親的藝術”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2006年至今曾在北京、山東臨沂、安徽黃山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中國書畫報》、《美術雜誌》、《藝術與收藏》等數十家報刊雜誌發表。編繪出版《素描第一步》、《色彩第一步》輔導書。2008年初人民大會堂收藏其作品。經多年探索、磨礪,終於自成一家,首創蘆葦風光畫。他筆下的茫茫蘆盪被賦予了博大的人文精神,成為記錄時代腳步,弘揚時代精神的象徵。《中國書畫報》、《書畫市場報》等有關報紙、刊物、電視台曾對其做過專題報導,這一題材豐富了發展中的中國畫壇,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評,促使更多的畫家去思考和探索。

創作之路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陳華民的家鄉地處鴨綠江口和黃海交匯處,沿海擁有328平方公里,連綿不絕的肥沃灘涂、濕地潤澤,橫無際涯,大片大片的蘆葦盪占據著祖國黃海北岸最為富饒的海岸線,呵護和養育著世世代代東港人民休養生息,繁榮發展。陳華民多少年來,面對著自己在年畫和國畫山水畫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無數次地感到困惑和茫然。昔日,他作為一名東北地區的國畫家,為了畫好傳統意義上的國畫山水畫,曾多次走遍祖國名山大川,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數十年中,他越來越感到有一種情懷不能割捨,一種責任不能拋棄。

每當他看到或想到家鄉那蒼茫濃郁、一望無際、優美勁鍵的蘆盪雄姿、如雲似雪、婆娑嫵媚的蘆花,還有那些深藏在蘆盪中的亭台樓榭、車船人家、學校工廠,還有那些出沒於森莽之間的雁鵲飛鳥,他以一個東北漢子的仗義之舉,毅然決然地走出“天下山水是一家”、“千人一面”的老路,踏上了春風拂面、蘆花錦簇的新領域、新境界。這一決定,標誌著陳華民從此走上了艱難探索、不懈奮鬥之路。

這是一個畫家對自然和社會的感恩和回報,也是一個地域的文化史對本土畫家的認知和褒獎。他經常出沒在大片葦塘、蘆盪之中,在給予生態自然人文精神的庇護關懷同時,寫生創作,從中獲得了許多真知灼見,並真正地了解認識了蘆葦盪的性格特徵及其它的生命的內在價值和外在表象的“喜怒哀樂”等等。在大自然的親情懷抱中,面對碧波萬頃的生機躍動,陳華民看到了自己藝術創作的無限天地和廣闊無垠的發展前景。

藝術年表

1994年 作品《海之戀》參加東北地區聯展,獲優秀獎。

1995年 作品在俄羅斯、日本、韓國、西班牙參展。

1996年 作品《金色的路》參加全國“楓葉杯”書畫展,獲二等獎。

1997年 作品《浪滔滔》組畫、《十月風光》、《我家小院》等二十餘幅作品赴日本展出,並全部被收藏。

1998年 丹東市電視台為其拍攝專題片《黑土地》,同年獲遼寧省政府文化獎。

1999年 中央電視台六套新聞節目播放畫家介紹片段。獲文化部群文司獎。

2000年 為建通公司創作巨幅山水畫《鴨綠江之歌》,為新發公司創作巨幅山水畫《大路通天》。

2001年 作品《揚帆遠航》獲“劍橋杯”書畫大賽金獎。

2002年 出版山水寫生畫冊及美術教科書兩本。

2003年 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浙江寧波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4年 在茂名、湛江、海口、深圳舉辦個人畫展,多次參加浙江山水畫家筆會。

2006年 作品《綠色的夢》被韓國多媒體研究中心收藏,作品《啊,海島》在韓國舉辦的多國美術大展中獲二等獎。

2007年 作品《夏》被中國駐大阪領事館收藏。被北京中國書畫院聘為畫院畫家,被中國收藏家協會聘為專職畫家。

2008年 作品《江山多嬌》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2009年 中國文聯出版《名家畫典·陳華民》首創蘆葦風光畫專集。

2009年4月 受苗粟縣書畫組織邀請赴台灣舉辦個人畫展。

2010年9月 受台灣官方邀請赴台舉辦個人畫展。

2010年 多幅作品在北京瀚海秋拍、山東新世紀書畫專拍中成交。

藝術評價

蘆葦是擇水而生的植物,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塵,為白綠色或棗褐色。流速緩慢的河、湖,往往聚生高大的蘆葦群落,在民間被稱為“禾草森林”。

陳華民就是從蘆葦盪中走出來的一位畫家。他出生在鴨綠江入海口旁的鴨綠江濕地,那裡蘆葦連片,鷗鷺成群,陳華民的根就深扎在這片面積廣闊的灘涂上。蒼蒼蒹葭為他的童年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

夏天,他的衣服常被葦葉上滴下的露水打濕。秋天,他的身上常沾著幾朵雪白的蘆花。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棉衣里露出來的棉絮。如果你細心觀察—下他腳上穿的鞋,不管是膠鞋布鞋還是皮鞋,總是沾滿濕地的鹼泥,一抬腳,就散發出一股濃郁的葦芽味。

陳華民本人就像一株蘆葦,將自己的藝術之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吸收著大地的養分,開自己的花。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陳華民[著名畫家陳華民]

他自幼酷愛繪畫,曾涉獵多個畫種:剪紙、農民畫、年畫、版畫、山水畫……而且成果都出類拔萃。他的中國畫創作起步比較晚,但他以蘆葦般的鑽勁和韌勁,顯示出朝氣蓬勃的藝術生命。曾幾何時,他為描山繪水跋山涉水寫生,請名家指點……蘆葦青了又黃了,黃了又青了,他依然在孜孜追求著個性化的國畫藝術語言。 曾幾何時,他撂下畫筆反思,意識到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要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要棄舊布新。他的靈感之窗豁然敞開了——那—望無際的蘆葦,葦葉蒙翳,蘆花繁繁,靜時錦雲鋪地,動則擁浪似海,溝汊續斷其間,鷗鴨往來嬉戲……不正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山水畫么?陳華民決定嘗試以蘆葦為題材,用這個獨特的對象來表現家鄉特有的風貌。

他背起大畫板出外寫生,如魚得水,每年至少有近二百天的時間與蘆葦為伴,盡情地在白絮飄飄的蘆葦盪中徜徉。他半開玩笑地說:“大自然能呼喚我的心靈,錦繡大地可任我剪裁呀。”

看他的寫生集,除了老辣、灑脫的筆鋒外,留給人們更多的是自然感、親切感、生動感。他的筆墨總是隨情隨心隨景而落,這種畫坐在屋子裡是無論如何也畫不出來的。他寫生是肯下氣力的,一次他在山澗發現了一棵樹,他硬是用繩子把自己吊在石壁,把那棵奇形怪狀的老樹“搬”到畫板上。

縱觀他的蘆葦題材的風光畫,無論尺寸大小,均一絲不苟、—筆不誤。聲愈巨而韻愈細,景愈真而情愈濃,細節的刻畫充分顯示出畫家功力之深和技藝之精:漁家小屋旁邊晾曬的衣物和網具,“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岑寂……無不令人產生“澄懷觀道、臥以游之”的親和感和歸屬感。陳華民的色彩觀念和筆墨意識,也是彰顯其個人風格的重要因素。從他創作的蘆葦風光畫來看,他已有意識地淡化水墨效果,轉而強化色彩功能;用墨十分謹慎,通常以水墨塊面縱橫馳騁的場面和景觀,被他用點線勾勒和淡色的鋪陳所取代,無形之中與傳統文人畫區別開來,水彩畫的韻味和水粉畫的情調油然而生,使觀者神清氣爽、如醉如痴。

陳華民的蘆葦風光畫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瀰漫著揮之不去的現代意識。社會的轉型、文明的過渡,都在畫面上做出了真實的描寫和明確的交待:請看在無邊無際的葦塘蘆盪里,茅屋與瓦房並存、汽艇與帆船同行、高壓線和大醬缸相映襯、燈籠桿子和電視天線試比高……這樣一個推陳出新、繼往開來的時代,被畫家忠實地記錄下來,留給後人的是一個真實的、完整的“立此存照”,—幅沒有矯情、毫無矯飾的歷史畫卷。這樣的中國畫的意義和價值,必將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推移,逐漸凸顯出來。

陳華民的畫,彰顯獨特的個人風格,得到了畫界的認可和收藏家們的喜愛,堪稱當今畫壇“蘆葦風光畫第一人”的美譽。

作品欣賞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