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又名陳大喜,西名保羅阿樂)年輕時就離開家鄉到新加坡謀生,後到一艘德國船上當廚師。1894年隨船來到紐幾內亞的新不列顛島。1901年,他辭去廚師的職位,開始做交易商。1905年,他在新愛爾蘭島上承租了約50公頃的農場,帶領幾個華人共同開發經營,成為第一個在該島上承租農場的中國人。他還熱心華文教育事業,是臘包爾養達中學的創辦人之一,並是該校的終身校董。
1897年和1902年,站穩腳跟的陳樂先後把兩個弟弟接到了紐幾內亞。二弟陳齊(又名陳大歡,西名約翰阿齊)早年也曾在新加坡做過工。到紐幾內亞後,先在一個德國人家中做了兩年廚師,1899年開始在米奧科島做經營椰乾貿易。1904年,他在一艘航行於紐西蘭、三毛亞和太平洋各島之間的船上做廚師,次年回新愛爾蘭島協助大哥開發蘭投(Londowe)農場。不久,他在蘭投農場旁邊又開闢了一個農場,開始獨立經營。
在陳氏三兄弟中,以三弟陳均(又名陳大均,西名阿魯易阿昆)的成就最大。來到紐幾內亞後,大哥陳樂沒讓他去做工,而是送他去臘包爾附近的卡巴坎達的福音教會學校讀書,後轉入烏納波第天主教學校。1902年,他皈依天主教,成為當地第一個華人天主教徒。此後,他的兩個哥哥也都先後皈依了天主教。1907年,他回老家娶親,婚後攜妻子返回紐幾內亞。
由於受過良好的德文和英文教育,陳均具有較廣闊的視野和卓越的才幹。他先為當地華人首領李譚德做西文秘書和會計。後與一個叫陳錦的同鄉在馬拉貢納合開了一家交易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陳樂在唐人街承租了李譚德的一塊地,交給陳均開設一家叫廣福隆的商行。澳洲當局占領巴布亞紐幾內亞後,善於應變的陳均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顧客,改店名為“阿魯易阿昆店”,並開始經營進出口和批發業務,生意興隆。到了本世紀20年代,阿魯易阿昆公司已成為紐幾內亞首屈一指的中國商行。從30年代開始,他分別在上海和香港設立了代理商行,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與此同時,他逐漸取代了李譚德,成為當地華人社會的領袖。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陳均回到香港,1963年去世。儘管陳氏兄弟已是第一代移民中的佼佼者,但與當地白人相比,他們的財力仍是微不足道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陳秉達在繼承父業的基礎上,經營有方,大膽開拓,才成為紐幾內亞和澳洲的富豪之一。
作為那個時代受過正式教育的幾個少數華人之一,陳均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不惜花費大筆錢,把幾個兒子送到香港和上海接受教育,其中一個兒子成為紐幾內亞第一個華人大學畢業生。身為次子的陳秉達幼年就被父親送到香港讀書,畢業於聖約瑟學院。良好的教育為他日後事業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香港完成學業之後,陳秉達返回紐幾內亞幫助父親經營阿魯易阿昆公司,並逐漸接管下來,成為陳家第二代中最主要的繼承人。同時,他進一步擴大營業規模,拓展經濟領域,投資經營可可果和椰子園,並以此致富,成為紐幾內亞經濟實力最強的華人之一。
由於他的雄厚財力和熱心社區服務的精神,陳秉達曾出任紐幾內亞華人救濟會(華人協會的前身)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占領了紐幾內亞。陳秉達為保護廣大華僑華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挺身而出,與日軍巧妙周旋,得到華人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二戰結束後,他又參與戰爭賠償委員會的工作,幫助處理中國人戰爭賠償案件。由於他的努力,當地華人不但在最短時間內得到了賠償,而且獲得了高額的土地賠償費,對戰後華人經濟的迅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由於許多華人的各種證件在戰爭中失落,給戰後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陳秉達又出面協助當局為華人公證,使行政當局很快給華人補發了新的出生證、結婚證以及其它一些重要證件。鑒於他的上述努力,陳秉達成為戰後當地社會公認的華人領袖。
1975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宣布獨立。像許多華人一樣,陳秉達也移居澳洲。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經驗,在澳洲悉尼購置了大量房地產,其中包括“上海村”(ShanghaiVillage)和東洋酒店(EastOceanHotel)。在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他還擁有3個超級市場。隨著物業的升值,他的財富也有增無減。例如,他當年以幾十萬澳元購入的唐人街東海商場,1991年售出時高達1700萬澳元。1991年,他又先後買下EastwoodPlaza及CumberlangHotel和BankstownPotel等物業,總值3350多萬澳元。此外,他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有地產。近幾年來,陳秉達年年都在澳洲的《澳大利亞商業周刊》(AustralianBusiness)公布的全國富豪榜上有名。1992年,他又躋身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世界華人富豪榜,資產約7000萬澳元。
陳秉達樂善好施,熱心華人社區的慈善活動。他曾捐款20萬澳元,資助悉尼華人公會興建養老院。
陳秉達有4個兒子,德光、啟光、澤光和錫光。他們都秉承了父輩善於經營的才能,成為陳秉達和陳氏家族事業的接班人
相關詞條
-
秉志
秉志(1886~1965),字農山,原名翟秉志,滿族,我國近現代生物學的主要奠基人、動物學家、教育家。1909年他考取第一屆官費留學生,赴美國留學,獲得...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後世紀念 -
陳秉聰
陳秉聰(1921.10.10-2008.09.01),山東省黃縣人,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專家,中國地面車輛學術領域和汽車、拖拉機專業教育的開拓者。 中華民...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社會任職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
王秉璋
王秉璋(1914-2005),河南省安陽縣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謀處處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教三旅(三四三旅)副旅長,代旅...
人物傳記 人物生平 人物遺體告別 -
張秉貴
北京百貨大樓前矗立著一位普通售貨員的塑像,那就是張秉貴(1918—1987)同志;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以“為人民服務”的熱忱,在平凡的售貨員崗位上...
人物經歷 個人概述 主要榮譽 人物傳記 -
秉姓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乃至春秋時期司炳,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炳,即火把,取亮之用,古代時期與“昞”、“昺”同義,但“昞”、“昺”二字與自然光...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郡望堂號 歷史名人 -
陳秉淵
?1954年,他奉命組織青海省文史研究館籌備工作。 1961年5月,政協青海省委員會開展文史資料工作,調他擔任編輯工作。 ?1963年6月,他編輯付印了...
-
王秉璋[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
王秉璋(1914-2005),河南省安陽縣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謀處處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教三旅(三四三旅)副旅長,代旅...
人物傳記 人物生平 人物遺體告別 -
鄒秉文
鄒秉文(1893年12月3日—1985年6月11日),原籍江蘇省蘇州市,中國植物病理學教育的先驅。1915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士學位,1916年回國。...
人物貢獻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主要論著 -
李秉衡
李秉衡(1830—1900),字鑒堂,今遼寧莊河鞍子山人。初捐資縣丞,遷知縣。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為冀州知州。越二年擢永平知府。十年(一八八四年)移...
中法戰爭 甲午戰爭 庚子之變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