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盛明(1905~1985年),又名明誠,化名陳剛,泉州聚寶街人。祖父陳槐三是秀才,父親陳育才是舉人。
1925年,化名陳剛加入國民黨。與共產黨人交往甚密。1927年4月10日,國民黨晉江縣黨部通緝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陳盛明被開除出國民黨。1933年起,擔任《江聲報》、《福建民報》、《永春日報》、《青年導報》等報編輯。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盛明創辦海疆學術資料館。他支持長子、長女參加中共地下組織,從事革命活動。廈門解放前夕,他再次被國民黨特務列入黑名單,被迫避往香港。解放後,陳盛明回海疆資料館。
1950年9月,根據他的建議,經華東教育部批准,海疆資料館正式併入廈門大學,成為南洋研究館所屬的資料室,陳盛明擔任資料室主任。
陳盛明是政協泉州第四屆、第五屆委員會委員,泉州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主任,中國民主同盟泉州市委員會顧問,泉州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顧問。
生平
陳盛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生。祖父陳槐三是秀才,父親陳育才是舉人。
民國13年(1924年),陳盛明從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畢業。次年初,到廈門鼓浪嶼普育國小任教兼私立思明國中物理教員,此時他化名陳剛加入國民黨。10月,到廣東大學農學院深造,並參加旅粵福建左派青年團體福建革命青年團,與共產黨人交往甚密。民國15年7月退學回家。11月,北伐軍東路軍進泉州,設立興泉永政治監察署。陳盛明擔任監察署民運指導員,同時協助台灣籍共產黨員唐生、黎明創辦泉州書店,出售馬克思主義書籍。民國16年4月10日,國民黨晉江縣黨部通緝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陳盛明被開除出國民黨。
從民國22年起,陳盛明在泉州昭昧國學講習所、大田縣立國中學校、晉江縣立中學任教,擔任《江聲報》、《福建民報》、《永春日報》、《青年導報》等報編輯。30年代初,他用父親的藏書,加上個人所購之書共三四千冊,辦起了私家起齋圖書館。後來,又積累剪報資料三四千件,其中大多數是有關閩南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華僑、外事等。
民國26年,抗戰爆發。同年11月,陳盛明經共產黨員辜仲釗介紹,任晉江縣後援會宣傳委員會總幹事,主編《晉江抗敵周刊》,撰寫抗日救亡宣傳材料,進行抗敵宣傳。民國27年9月,《江聲報》在泉州復刊,他擔任新聞編輯。由於他的抗日進步活動,被國民黨頑固派列入黑名單。
民國33年,陳盛明參與籌建晉江縣文獻委員會,被推為總幹事。他以自家的藏書為基礎,在吳增、蘇大山等鄉賢的支持下,借出養和精舍、紅蘭館的珍貴藏書,建立泉州地方文獻圖書館。此外,還編印《晉江文獻叢刊》第一輯,組織編寫《晉江大事記》,舉辦晉江文物展覽會。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盛明以起齋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為基礎,創辦一個以蒐集、整理和研究東南亞、東南海疆和台灣省學術資料為內容的海疆學術資料館。民國34年冬成立籌備處。不久得到閩南名賢的資助,籌備處遷往廈門虎園路21號,取名廈門私立海疆學術資料館,他自己任館長。該館除設閱覽室外,還先後舉辦萬幀圖片展覽、福建文獻展覽、佛國圖片展覽,編印《廈門私立海疆學術資料叢書》。解放戰爭期間,陳盛明從香港秘密購進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論聯合政府》等著作及國內外進步書刊。他支持長子、長女參加中共地下組織,從事革命活動。廈門解放前夕,他再次被國民黨特務列入黑名單,被迫避往香港。
解放後,陳盛明回海疆資料館。1950年9月,根據他的建議,經華東教育部批准,海疆資料館正式併入廈門大學,成為南洋研究館所屬的資料室,陳盛明擔任資料室主任。
1966年,陳盛明退休回家,仍專力搶救、研究、整理泉州歷史文獻。1979年被泉州市文管會評為業餘文物工作積極分子。他還參與倡組泉州歷史研究會。晚年為泉州歷史研究會編纂《泉州地方文獻聯合書目》(初稿),還主持市政協《泉州文史資料》的編寫出版工作,在4年中,計編印9輯。他還撰寫回憶錄及泉州地方史研究論文10多篇。
陳盛明是政協泉州第四屆、第五屆委員會委員,泉州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主任,中國民主同盟泉州市委員會顧問,泉州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顧問。
1985年8月,陳盛明病逝,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