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陳焦圩區總面積33.8平方公里,耕地3.38萬畝,受益為黃山鄉、城關鎮和銀塘鎮一部分。圩內有寧蕪鐵(公)路貫通,襄城、一字兩河匯集山水入江。
歷史沿革
陳焦圩由20多圩垾聯並而成。1949年大水後,將東“五圩十三垾”聯成城東垾。1954年堵口復堤時,將襄城、通儀、保慶、慶寶、孟村等圩垾聯為黃山垾。1955年建新壩閘,將銀塘以下的章塘、新城等圩垾併入黃山垾。1949年汛期,城關鎮區利用殘存的城牆和築子埝擋水。1954年城區淹水深2米,翌年春,沿天井街築防洪堤,與城東垾銜接成圈堤。1957年城東垾與焦家圩聯並。1960年在一字河建閘,將城焦圩、黃山垾,陳家圩聯成陳焦圩沿襲至今。1969年汛期暴雨成災,襄城河水位猛漲,威脅農田和鐵路的安全。同年冬,在焦家圩與陳家圩之間公堤上建襄城閘,直接泄山洪入江。1983年大水期間,城關防洪堤滲漏多處,同年冬,縣撥款和單位集資建塊石防洪牆,城關鎮經辦,將內坡砌重力式石磡1.6公里。陳焦圩開發比較早,焦家、慶寶、保慶等圩築於宋代,陳家圩墾於明而築於清末。
建國以後,陳焦圩歷經全面培修加固,其重點有:1954年東牛頭灣堤段決口,歷次作為重點培修。在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又把黃山垾至焦家圩按江堤標準挑築。襄城閘建成後,則把陳家圩至外橋河河堤和火車橋至襄城閘江堤,實行填塘固基和加高培寬。1983年冬修起,再把城關防洪堤和西牛頭灣至白紵山河堤計長2.45公里,填塘固基和挑足坡度,並以凌家塘和西牛頭灣為重點。陳家圩原為外護堤,經多年培修加固,已達江堤標準,黃山垾堤埂遂成為第二道防線。
為將山洪撇向圩外,50年代沿孫家、白紵等山開挖撇洪渠。70年代開挖寶慶山河,將山洪撇入外橋河。渠(河)口均建閘控制。
江堤在焦家和雙溝頭等處有風浪崩蝕現象,1957年在焦家拋石護岸長358米,60年代初在雙溝頭做拋石護岸。70年代以後,做塊石護坡1.95公里。1984年在襄城河口至過江鐵塔處坍塌1.7公里,經拋石1.5萬噸,已趨於穩定。
江堤防浪林栽自1963年,當年植桑8000株。至1974年,自金柱關至襄城閘沿堤基本栽齊,以後逐年進行更新和補栽。現在沿堤防浪林長2.24公里,平均寬43米,每米13株,總計2.91萬株。
現狀
江河堤現標準為江堤(鐵路橋至乙字河閘)長13.93公里,堤頂高程13.9~12.0米,堤頂寬6~8米,坡度1∶3~1∶5(背水坡設戧台)。河堤分南堤與北堤:南堤(即姑溪河堤)自白紵山至鐵路橋,長3.1公里,堤頂高程12.5~14.5米,堤頂寬4~7米,坡度1∶2.5~1∶3。北堤(黃山大王廟村至乙字河閘)長2.64公里,堤頂高程12.5米左右,堤頂寬3~4米,坡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