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輝

1960年,陳清輝國小未畢業即輟學,隨長兄到德化參加綜合廠,於鐘錶組當學徒,學習修理鐘錶。 1980年代體制下放,個體經營。 由於他的技術好與高尚的社會職業道德,凡曾與陳清輝師傅發生過業務關係的人,以後必定是他的“回頭客”。

陳清輝(1945-)福建南安詩山鵬峰人。原德化縣綜合廠職工、手工業聯合社社員、鐘錶修理組師傅。
民國34年農曆10月14日,陳清輝生於南安詩山鵬峰村農家。有同胞兄弟4人,他居第三。他們兄弟的幼年時期,正處於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間,國家社會動盪,城鄉經濟破產,人民生活困苦。因家貧,其二兄與四弟幼年即被父母鬻賣。清輝7歲喪母,11歲喪父,與長兄清海(1935~1999)相依為命,孤苦伶仃。至11歲,由親友資助才上國小啟蒙。他的長兄陳清海長成後,到德化城鄉各地流動加工蓑衣為生,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於德化城關參加德化綜合廠棕衣組。1960年,陳清輝國小未畢業即輟學,隨長兄到德化參加綜合廠,於鐘錶組當學徒,學習修理鐘錶。他先後從師於鄭家宣(德化城關後埔林人,約1910~1965)、黃成龍、林桂中。經三年學徒生涯,於1963年出師。1964年末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1969年退伍復員,仍回德化縣手聯社重操舊藝。1980年代體制下放,個體經營。至今修理鐘錶近40個春秋。
陳清輝幼年失恃,較早接觸社會生活.嘗透了人間酸澀苦辣;青少年時期的苦難,磨礪了他的意志,學會了處事為人。他聰明勤奮,誠厚淳樸,善於鑽研,技術與社會職業道德均秉承其老師傅黃成龍、林桂中等的優良傳統與遺風,給顧客留下極其良好的印象。他常說:修理鐘錶是服務行業,既是服務行業,只要顧客找上門,就要給予服務好。哪怕是找上10次8次,都要不厭其煩。技術要鑽研,要過硬,要精益求精,要保證服務質量,修好後要讓顧客滿意,顧客滿意我滿意。至於報酬,根據行情只可少拿,絕不多拿,處理小毛病不拿。而且對顧客要不分城鄉、不看身份、不論老少貧富,做到童叟無欺,一視同仁。陳清輝是這樣想的,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由於他的技術好與高尚的社會職業道德,凡曾與陳清輝師傅發生過業務關係的人,以後必定是他的“回頭客”。因此,他的業務特別繁忙。但不管多忙,只要顧客找上門,他總是熱情相待,問明事因,並隨即放下手中活兒,先為你的鐘表作檢查。凡簡單小毛病能隨手處理的,就隨手處理好交給顧客,且不收費;有換小零件需收費的,則以薄利合宜價格收取。至於須大維修或換重要零部件的,則將鐘錶留下安排時間維修、約定時間交付顧客,同時保證所換零部件質量上乘,維修合格,而所收取工本費又便宜合理。有些顧客感到他收費太低,過意不去,自覺適當多給一點,而陳清輝師傅則堅辭不予接收。因他的宗旨是:“只能少拿,絕不多拿”。凡此種種,很多受過他服務的顧客,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難以忘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