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輝

(1589 一1646),字木叔,號寒山,浙江臨海縣人。明崇幀九年(1636年),以名進士任靖江知縣,在靖江任職6年,各方面都有突出建樹。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他首先領導開浚了橫亘全縣東西的團河。該河寬5丈,深1丈5尺,長80餘里,只用了兩個月就竣工了。團河竣工後,他又組織民力,疏浚了各條河港,使之與團河相通,並建了幾座涵閘,使縣內水利配套,農田保收,百姓深受其益。他大力振興文化、教育事業。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他將靖城郊外的正誼書院遷到城內,擴大建築規模,改名馬洲書院。書院建成後,他根據靖江上繳賦稅重、培養人才多、生員名額下達少的情況,極力要求上級增加生員名額,這對青年人的求學上進是很大的鼓舞。他到任前,靖江和泰興兩地的百姓常為界址發生糾紛,他竭盡全力進行調解,並以大局為重,主動讓出一些土地,從而平息了多年的界址糾紛。他大力實行“滌鞭法”,以限制賦稅,使下屬官員不敢對百姓任意榨取;實行“丈量法”,以杜絕豪紳對土地的兼併;實行“游徼法”,以制止胥吏對農民的敲詐勒索。尤其是在大災大疫之年,他捐出自己的積俸,為百姓施粥施藥,救活了許多人的性命。因而,在他離任時,靖泰人民對他十分敬仰,分別建立生祠、陳公祠,以資懷念。

主要事跡

陳函輝離任不久,清兵入關,福王在南京稱帝。陳投奔福王,被任命為職方主事,在江北監軍。揚州之役,福王敗滅,陳又去紹興投奔魯王,後來在戰爭中與魯王離散。1646年,為保持民族氣節,陳函輝哭入雲峰寺,並作絕命詞8首,投水殉國,終年57歲。

泰興陳公堂的傳說

中國歷史上被後人建廟供奉的縣官極少,被鄰縣人建廟供奉的更罕見。泰興市曲霞鎮太平圩就有一座供奉明代靖江知縣陳函輝的廟堂--陳公堂。

這位陳知縣在任時為官清正、恤民疾苦、勤政愛民、遇事敢任、文武兼備、廣有建樹、興修水利惠及靖江、泰興及蘇中周邊地區。晚年為挽救大明王朝的危亡與清軍殊死抗斗,眼見回天無力為保民族氣節而壯烈殉國。

崇禎9年陳函輝出任靖江知縣時值明代後期,社會矛盾突出,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不聊生,起義烽火迭起。上任伊始,他審時度勢立公以“以民為本”的宗旨,多方安撫百姓。認真實施“滌鞭法”以限制苛捐雜稅,制約下屬官員不得對百姓任意巧取豪奪;實施“丈地法”杜絕豪紳對土地的兼併;實施“游繳法”以制止胥吏對農民敲榨勒索;實施“保甲法”維護地方治安。靖江地處江蘇海防前線,為嚴防倭寇撓民,他修邑乘嚴武備訓弓兵,維護了一方民眾的安寧。

初到任所時逢天旱無雨,河底龜裂,住在長江邊引不到江水吃,大家都很焦急。他召請社會名流舊吏商討治靖方略,廣納大家的意見:“趕快挖河,引水救靖”。

清江中部低洼乾旱難灌,雨澇難排,針對水系不暢,歷任知縣也作過籌劃,多因工程浩繁征地阻力大知難而退,終成紙上談兵。陳多方權衡,選定開挖團河橫亘全縣東西根治積患。預計該河長80餘里,寬5丈,深1丈5尺。如此浩大工程,征地、拆遷、資金等各方面的利益矛盾突出,多數舊吏都勸他三思而行。他認為此事關係靖江民生千秋大計,為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他走訪調查,弄清了新河道大部分設計在富戶的出租田內。過去行不通,多是富戶藉口破了風水,實際上是不願損害自己既得的利益而加阻撓。他計議從富戶著手,以畝派工劃地認開,負擔不起的一般農家以工代賦。此方案奏報朝廷即獲批准。這等於請來了尚方寶劍。羿年春荒,開河出工有飯吃有力錢可得,窮人都樂意參加。陳令十團團保分率鄉民共同施工。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靖江建縣160多年前人想乾沒敢幹的造福子孫的水利工程--團河。

在為團河選擇合理的出江通道時,他親自勘查地形,決定河道走向,選定靖泰界河邊太平圩對面至生祠堂段開一條北港,作為團河的龍頭建水閘,集灌溉排澇通航行船為一體。使原本單純的界河變成靖江泰興及蘇中周邊地區商品對外交流的大通脈。這些地方的糧、油、酒、生豬、土特產品得以直接從界河經北港抵上海、蘇錫常、鎮江、南京等地,從而導致黃橋、季市、橫巷、廣陵、曲霞等原來泰興較窮的地區因商品交流集散成了泰興的富庶之地。

靖泰兩縣歷來為界址灌溉用水等引發糾紛乃至械鬥,他到任後同泰興知縣共同調解,並以大局為重,讓出季市以西數百頃土地劃歸泰興,使多年的糾紛從此平息。兩界地區得以長治久安。如此大恩大德。泰興人怎能不感激這位賢知縣?

為了給靖江培育更多的人才,在他倡導下,靖江城外的“正誼書院”遷至城內,擴大建築規模,改名“馬洲書院”。書院建成後他親臨書院講學。又根據靖江上繳賦稅重,培養人才多生員名額少的情況,竭力要求上級增加生員名額。在當時這對青年人求學上進是很大的鼓舞,致使靖科甲蟬聯頓倍,文風鼎盛傳為美談。

陳在靖期間,只要有利於民者,無不盡心竭力,每遇大災大疫,他倡導民眾行善積德,並帶頭捐俸,為災民籌湊善款,施粥施藥,救活了許多人的生命。崇禎15年(公元1642年)他奉調離任時,民眾揮淚相送,萬人空巷。時值明朝鼎革,闖王進京。繼之清軍入關。是年5月福王米由崧在金陵稱帝,陳函輝被任命為職方主事監軍江北。清順治二年揚州之役福王敗滅,陳去紹興投奔魯王,官拜禮部右侍郎,次年清軍博洛入浙,陳與魯王亂軍中走散,軍中誤傳魯王溺海眼見回天無力,是年十月十三日,於浙江去峰寺作絕命詞八首,表達其生為大明之人,死作大明之鬼的忠臣之志,為保民族氣節,投海盡節,亡年五十有七。

陳在世時文彩橫溢尤攻詩詞古文,當年在靖江興修水利勘查河道時行至生祠與曲霞交界處,目睹北江故道閒田千頃、蒿草無邊,回想前塵,心生感慨。此處乃北江舊道,陰沙故地,岳忠武曾渡江淮難民於此。當時北騎深入督師戰歿,思此山河破碎,百姓游離,岳武穆數次請纓,直搗黃龍,奈何朝庭昏庸,奸臣當道,至有風波之難,遂成千古奇冤,此時此處,陳思前賢而揮淚,望故地而興嘆,作詩兩首以記其事。

陰沙舊戊盡灰飛,一望閒田百草萊,大將靈旗北方指,敵人戰馬正南來。

中原共灑新亭淚,江左誰稱管子才,空有前後出師表,幾將長劍洗龍堆。

清順治三年,決定殉國前曾作絕筆八首。生為大明人,死作大明鬼,

笑指白雲深處,肅然一無所累。子房始終為韓,木叔生死為魯:

赤松千年成名,黃孽寸心獨苦。父母恩無可報,妻兒面不能親,

落日樵夫湖上,應憐故國孤臣。臣年五十有七,回頭萬事已畢,

徒慚赤手擎天,惟見白虹貫日。去歲六月二十七,虛度一年世法,

但嚴心內春秋,莫問人間花甲。斬盡一生情種,獨留性地靈光,

古納共參文佛,麻衣泣拜高皇。手著遺文千卷,尚存副在名山,

正學焚書亦出,所南心史難副。慧業降生丈人,此去不留隻字,

唯將子孝臣忠,貽於世間同志。

人們從這八首絕筆中看到他非凡的人格和偉大的愛國情懷。

陳在靖期間訟減官清,民安物阜。為彰其德,崇禎11年(公元1635年)靖邑士民於縣寒山閘旁建設了一所頗具規模的陳公生祠。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看重陳函輝對國家民族無限忠誠,深思遠謀為民造福的人品賜這位曾與他們殊死抗斗的明未大臣陳函輝忠節,在靖江賜廟“忠義祠”、“名宦祠”,以供官民四時祭祀。靖江所建三祠或因水災坍入江中,或因戰火被毀,今已無存。

縣誌載陳公堂“崇貞9年靖江知縣陳函輝開港,北通界河,南達大江,並建控制閘利及兩縣。兩縣各建陳公堂以為紀念。”

泰興黃橋、季市、橫巷、曲霞及周邊地縣的商家船主感念陳知縣開北港給眾人帶來的便利功德,於崇禎11年集資在經常停泊的太平圩建陳公堂塑像造廟。船過此處都要上岸拜祭。廟裡增塑了如來佛祖、千手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彌勒筆佛、四大金剛及陳函輝義子小城隍等十二尊檀香木塑像。至文革時尚存殿宇22間,廟堂有5位僧人,2名雜役管理。廟院內左邊是一株五人合抱的大銀杏樹,枝繁葉茂,右邊是一株巨大的皂莢樹,果實纍纍,皆毀於文革。

改革開放以來陳公堂廟會(十月十三日)得以恢復,據1992年10月版泰興縣誌記載:1979年農曆十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曲霞區工商所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陳公堂廟會。上市民眾達10多萬人次,參加人員大多數來自泰、靖兩縣公社。少數來自其它縣市及外省,泰、靖兩縣的國營商業、供銷社、個體攤販廟會的成交額達40餘萬元。陳公堂廟會已成為泰興地區最大的廟會之一。陳公堂原來的廟僧伯良師傅在自家門前重塑了陳函輝和他的義子小城隍的塑像,使陳公堂香火不斷,也滿足了人們對陳函輝瞻仰的需要。

靖泰兩市及周邊地區的民眾對陳函輝敬若神明,心裡有什麼難事、不快,願到陳公面前傾訴,每天在陳公面前燒香還願的絡繹不絕,廟堂內終日香菸繚繞。靖江陳公堂被毀後,民眾不遠幾十里來泰興曲霞祭拜。陳函輝已活在靖泰及周邊地區民眾的心中。

千古流芳陳函輝

朝綱錯亂世紛爭,靖泰有幸逢賢人。

千方百計為百姓,嘔心瀝血計民生。

運籌帷幄計長遠,身先士卒負辛苦。

訟爭克己禮讓先,水利惠及多方富。

興教辦學鼎文風,培育人材造英雄。

整頓吏治嚴法度,靖人安居馬馱中。

奉調離任赴京城,邑人揮淚情難分。

行至半途變故至,國破君亡阻前程。

金陵整治舊山河,江北監軍壯志酬。

揚州城破福王滅,再投魯王續春秋。

魯王兵敗君臣散,回天無力碎心寒。

唯能捨身盡臣志,民族氣節重泰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