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步雲[清朝將領]

陳步雲[清朝將領]

陳步雲(1773—1850),瑞安人,清朝將領。入伍隸水師,數獲盜,以勇力稱,授溫州營把總。道光十九年(1839),在他67歲時,因腳傷復發告老回鄉 。

人物簡介

陳步雲,浙江瑞安人,清朝將領。入伍隸水師,數獲盜,以勇力稱,授溫州營把總。從邱良功追蔡牽,步雲以四十人駕舟徑逼牽艦鏖斗,舟小不相當,見兩提督至,亟投火罐焚賊艦,以長戟鉤舷,率數卒躍登,短兵相搏,殲牽妻及其黨。賊艦已壞,牽猶持利刃踞柁樓,顧欲取之。良功隔船疾呼,船與水平,速去,放長繩水中援之起,而牽船沒矣。步雲身被十數創,兩提督皆臨慰視。事聞,賜獎武銀牌,擢千總。

遷副將

累遷閩安副將。總督孫爾準欲裁減師船,步雲言李提督所造船高大堅緻,其利遠勝同安夾板、快駒諸船、裁之緝匪無具,有事不能制敵,議乃寢。爾準薦其才可勝專閫,入覲,宣宗曰:“汝即隨邱、王兩提督攻沉蔡牽之陳步雲耶?”詢戰功甚悉。遂擢定海鎮總兵,歷瓊州、福寧、金門、海壇諸鎮。道光十九年,以傷發,乞解職。三十年,卒。

故居

建築結構

二思堂是清中期抗擊越夷的水師名將陳步雲故居。

故居坐落於瑞安市區浦后街48號,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台門、正屋、左右廂樓組成的三合院式傳統建築。建築平面呈中軸對稱布局,台門位於中軸線上,平面呈“八”字型,磚混結構,二柱三樓落翼仿木牌樓式。由於歲月的悠久,殘缺的屋脊和檐口的勾滴上已長滿了黑綠色青苔,筒瓦壠中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也在悄無聲息中萌長,花崗岩門楣上依附牆面用浮雕手法堆塑的花卉、人物圖案,在倒掛於瓦口的蔓藤中若隱若現。牆內的一棵老樹梢頭探出牆外,遮蓋了大半八字牆頭。磚砌的大門壁柱上的仿長方磚石灰抹面,也由於歲月的腐蝕已有些斑駁脫落。

進入院內,迎面是一座7開間,進深6間,穿斗式梁架,兩層廊檐樓房的主樓。屋頂做成落翼硬山頂,脊吻和瓦口的勾頭滴水已殘缺不全。主樓上下層都設有內廊,與左右兩廂房上下層形成迴廊,廊頂做成卷棚軒。柱頭置外拽五踩二翹斗拱,露明木構件略施雕琢,整座建築顯得樸素而簡潔,與一般宅院民居並無區別,惟一能體現故居主人身份的是在精緻的建築工藝上。簡單舉個例子,如主屋明間廳堂的地面鋪設工藝,採用的是一種將磚料水磨加工後鋪設的細墁地面做法,使地面平整、光潔、美觀。細墁地面一般都用在室內,只有比較講究的建築才將這種工藝用在室外。

左右兩廂房建築形式基本與主樓相近,略顯不同的是廂房的山牆做成鑊耳風火牆,顯得更為氣勢而有古韻。廂房的柱頭裝飾也很有特色,柱頭置垂花柱,柱上三面出跳丁字拱,拱頭置牛腿狀斜拱承托檐口的重量,這種斗拱形式很少看到。

二思堂的涵義

主人將正廳命名為“二思堂”,並親自書匾:“前思盡忠,後思補過”懸掛於主屋中堂。這不由使人想起《左傳》中的那句話:“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其實陳步雲的一生正是以此來勉勵自己,為國家盡忠,抗擊越夷,捨生忘死,並熱心故鄉的公益事業,曾捐俸修建瑞安篔簹橋、倡建瑞安“聚星書院”。致仕回里後退居在城內的一條鬧中取靜的小巷內,這裡遠離喧囂,“退思補過”所需的正是這種寧靜的環境,而簡潔宅院的不豪華,不侈奢,不張揚,又體現了主人將主廳命名為“二思堂”的涵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