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樂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1967年12月生,浙江溫州人。1989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至今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工作。2002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畢業,獲地質學博士學位;現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正樂,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1967年12月生,浙江溫州人。1989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至今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工作。2002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畢業,獲地質學博士學位;現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1-4月,赴美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訪問學者。2003年榮獲“第二屆國土資源部優秀青年”稱號。2005年獲“第五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2005年獲第十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學術成果

長期致力於中國西部的盆山構造演化及其成礦作用研究,將新構造研究運用於我國西部砂岩型鈾礦的地質找礦實踐,系統分析了新疆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鈾礦的成礦條件,指出了準噶爾盆地北部、伊犁盆地南緣等區域找礦方向;利用前陸盆地沉積-構造分析,結合山脈剝露過程的熱年代學研究和前陸盆地穩定同位素測試分析,並以氣候變化為橋樑,建立了高原北緣山脈新生代多階段隆升過程模式,為青藏高原隆升提供了依據;在阿爾金斷裂帶新生代走滑過程研究中,利用了受走滑斷裂控制的盆地沉積-構造變形,建立起了阿爾金斷裂新生代的4階段的走滑模式;在青藏高原腹地中生代的構造變形、高原南部新生代的伸展構造、高原北緣新生代的地殼縮短變形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穎的見解。

已先後主持和參加了30項科研工作,目前主要從事於礦田構造研究工作,最近的工作主要集中於國家資源接替項目和新疆305項目。已經公開發表論文75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有35篇,合著出版專著7本。合著40餘篇;出版專著7本。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獲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獎三等獎1篇。

近期發表的論文目錄

1、 Chen Zhengle Xiaofeng Wang, Yin An,Chen Xuanhua, and Chen Bailin.2004.Cenozoic Left-slip Motion along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 as Inferred from the Sedimentary Record.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46:839-856

2、Chen Zhengle,Liu Jian, Gong Hongliang, Zheng Enjiu, Wang Xinhua. 2005.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and its control on th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in the northern Junggar basin. In: Mao Jingwen, and Frank P. Bierlein editor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Volume 1, Springer.237-239

3、 陳正樂,宮紅良,李麗,王小鳳,陳柏林,陳宣華.2006.阿爾金山脈新生代隆升-剝露過程.地學前緣,13(4):91-101.

4、 陳正樂,劉健,宮紅良,鄭恩玖,王新華.2006.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活動特徵及其對砂岩型鈾礦的控制作用.地質學報,80(1):101-111

5、 Chen Zhengle,Wang Xiaofeng, Feng Xiaohong, et al.2002.New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for the uplift of mountains in north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Sciences in China (B), 32 (Suppl.):1-10

6、 5、Chen Zhengle,Zhang Yueqiao,Chen Xuanhua,Wang Xiaofeng,Washburn Z.,Arrowsmith J. .2001.Sedimentary Process of the Cenozoic Basin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History of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ciences in China(D), 44(Supp.):103-111

研究方向

(1)礦田構造:闡明構造控礦特徵,分析成礦規律,預測找礦方向;

(2)盆山耦合分析:通過盆山構造、構造熱年代學與沉積學分析,揭示盆地與造山帶的演化歷史及其成礦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