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黎

陳敬黎

陳敬黎 (1965~)筆名黎子、敬黎。湖北鹹寧人。中國作協會員,省作協簽約作家;先後發表各種文學類作品近500萬字。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敬黎 陳敬黎

1987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鹹寧分院。1988年後歷任鹹寧市馬橋鎮人民政府秘書、人事幹事,鹹寧市民眾藝術館創作幹部,《南鄂晚報》總編助理。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窗外的月亮》、《洪流三部曲》(《榮恩堂》、《玉雕樓》、《金鑾殿》),中篇小說《白絲帕》,散文《山里女人》,報告文學《十八塊合金基石》、《那山·那牛·那虎》,報告文學集《隔山燈火》。根據其長篇小說創作的電視連續劇《守望家園》被中央電視台拍攝播出,獲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獎。

創作生涯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高考落榜的陳敬黎,因喜歡寫作,經常在鹹寧地區(現鹹寧市)的文學雜誌上發表散文、詩歌,小說、電影劇本等,當時在鹹寧縣(現鹹安區)便有了小名氣。1988年,原鹹寧縣政府看中他是塊寫文章的好料,將他安排到馬橋區政府(現為鎮)專職搞文字工作,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陳敬黎說,在那個除了書籍,無其它媒體可以獲得知識的年代,看書是他唯一的愛好。他總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文學前輩們那樣去寫如夢如幻的人生。也就從那個時候起,陳敬黎開始用小說、散文、詩歌書寫自己的人生,追尋屬於自已的文學夢。

後來,陳敬黎進入鹹寧師專(現湖北科技學院)中文系深造,3年的“充電”使他更加激情迸發,佳作不斷。

1998年,小說《窗外的月亮》初稿在全國電視劇題材規劃會上被現任央視影視部主任汪國輝發現,對小說寫大學生返鄉題材的超前思路給予了肯定,有意將其拍成電視劇。隨後,陳敬黎在汪國輝的指導下開始劇本創作。

1995年,陳敬黎被借調至鹹寧地區民眾藝術館工作,也就是這個時候,因為工作與他的長篇小說和電視劇劇本寫作“撞車”,他決定背水一戰,放棄工資待遇,專心投入寫作。然而,命運並未向他伸來幸運之手,連續幾年,陳敬黎的所有文字只能放在自己那狹小的書房裡,成了無人問津的“垃圾”,為此他也失去了家庭和他應該擁有的安靜生活。

書沉渤海無人見,苦盡甘來終有時。2000年,陳敬黎根據自己的長篇小說《窗外的月亮》改編的40萬字的電視劇本《守望家園》正式由中央電視台投入拍攝,2001年在央視八套播出。他在收穫名氣的同時也拿到了一筆不菲的稿酬,市委宣傳部也給了他一筆獎金。陳敬黎一夜之間“脫了貧”,這也是他從事專業創作以來收穫的第一桶金。

2003年,他創作的第一部63萬字的長篇小說《窗外的月亮》正式出版,隨之一舉成名。從此,陳敬黎更加堅定了從事職業創作的信心。

《窗外的月亮》面世後,陳敬黎創作目標選定的是一個歷史題材,以一個醫藥世家從光緒年間到二十世紀末的發展興盛史為背景,開始創作第二部長篇小說《洪流三部曲》(《榮恩堂》、《玉雕樓》、《金鑾殿》)。小說描繪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面,以及身在其中的每個人物的悲歡情仇。四年半時間創作完成170萬字。

這部小說在創作的同時,也被當地主流媒體《南鄂晚報》相中,進行同步連載,沒想到這一連載就是6年。陳敬黎除了每天收穫一點小稿費外,創作也收穫了規律,真正過起了“晚九朝六”的生活。

要說《窗外的月亮》是陳敬黎的成名作,那么《洪流三部曲》才是他真正進入職業創作的開始。起初,他寫《榮恩堂》時,前身是《榮興堂》,後被內蒙古一家企業搶注了商標,連載7個月後他將小說改名為《榮恩堂》,沒想到小說《榮恩堂》連載後,社會反響強烈,“榮恩堂”也被我市一家企業註冊成了商標。《洪流三部曲》同時創下了鹹寧文學創作史上,小說字數最多、連載時間最長、觀眾讀者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等多項紀錄。

2005年,《守望家園》獲得了第5屆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獎”。2009年5月,陳敬黎正式成為省作協新一屆簽約作家。

如今,跟陳敬黎聊天,他最在意的也許是“湖北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這個稱謂。說是作家,其實他成為中國作協的一員也只是從2008年才開始。從2005年加入省作協,到2008年成為中國作協會員之前,他的身份用“賣字為生的寫作者”來標註可能更合適。賣字為生,是因為他一直以來只能靠著賣文來養活自己和家庭;而寫作者,則是他對自身堅守和對文學的摯愛的一種詮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