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古昔鹽制未興,俗煮海水以為用”(即煮鹽法)。世傳應功總結、推廣改煮為曬(即曬鹽法),“自是沿海皆遵其制”,鹽民尊稱為“鹽公、鹽神”。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冬,游洋農民林居裔起義,詔命近地調兵征討。應功自請討伐,遂任先鋒,在鏖戰中陣亡。時年38歲。里人於涵江鹽倉之西建祠以祀。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賜匾“靈顯廟”;寶祐五年(1257年)賜封“孚善侯”。度宗鹹淳二年(1266年)及八年,先後賜封“廣利侯”、“嘉澤侯”。端宗元年(1276年)又賜封“忠佑侯”。
時代背景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全國只剩一兩個小國還未歸統。其間,擁兵自重的仙遊楓亭人陳洪進割據漳、泉一帶,還試圖串聯吳越王錢鏐舉兵反叛。陳應功不顧個人安危,自告奮勇面見陳洪進,陳述執意割據禍及百姓,天下一統大勢所趨之理,並盡析反宋分裂之害。陳洪進聽後無言以對,心悅誠服,遂罷兵歸順宋廷,終使福建免遭兵禍塗炭,北宋自此基本統一全國。陳應功功勳卓著,被封授“平閩將軍”。
陳應功名垂青史另一功績為發明“曬鹽法”。福建沿海自古盛產海鹽,但此前均用柴草煮煉海水獲得,成本大又不方便。有一次,陳應功書寫時用海水磨墨,後來硯中墨汁幹了,發現留有白色結晶體,嘗之竟為鹹味。他恍然大悟,便率鄉親在海邊築埕攔蓄海水,再讓陽光曝曬,果得海鹽。此法既節約成本,又可大量生產,很快在家鄉莆田推廣,並傳至外地沿海,朝廷大為褒揚。陳應功因之被後人尊為“鹽神”,世代祭祀。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仙遊游洋人氏林居裔嘯聚山林,率眾造反。陳應功奉詔任先鋒,領兵征討,不幸在惡戰中以身殉職,終年僅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