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熙[北京農業大學教授]

陳延熙[北京農業大學教授]

陳延熙(1914年-1990年),江蘇省建湖縣人,1941年畢業於金陵大學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助教,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在果樹病理學、病原物生態學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提出的植物體自然生態系概念以及據此而創製的“增產菌”,為中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論和套用依據。

人物經歷

1932年畢業於揚州中學,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時值“九一八”事變後的民族危亡之際,他開始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活動,先後協助過胡喬木、陶鑄同志工作。由於反動當局的迫害及工作需要曾輾轉就讀于山東大學、金陵大學,因此延長了學業,至1941年畢業於金陵大學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從事菸草病害及水稻抗胡麻斑病育種研究。

1942年起在金陵大學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從事真菌生理研究,於1944年獲碩士學位,畢業後轉赴銘賢農工學院任講師,講授植物病理學、植物生理學及微生物學。

1946年赴四川大學執教植物病理學,同年秋至北京大學農學院任講師,講授植物病理學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當年12月成立北京農業大學,陳延熙任植保系副教授,為本系及外系大學生開設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等課程,同時開展大量研究工作。

1957-1960年,陳延熙作為訪問學者,赴原民主德國植物病理研究所進修,在此期間,他還在原聯邦德國的哈萊大學等單位作短期訪問和研究。

1961年春回國後,接替林傳光任普通植物病理學教研室主任,招收研究生,並擔任培養進修教師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時,他心身受到極大摧殘,罹病在身,但仍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眾多困難,完成了美國科學院編著的《植物病害的發生與防治》一書的翻譯。

1979年,他主持籌建成立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後繼任植物生態工程研究所所長。

陳延熙以淵博的學識、創造性的工作和深刻的辯證分析能力為同行所稱讚。他歷任北京市植物病理學會、華北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主要貢獻

一、勇於探索 善於創新

陳延熙是一位有創見的科學家。他善於鑽研,思維敏捷,勇於創新,重視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對中國植物病理學作出了重大貢獻。早在1941年他於金陵大學植物病理系畢業時,他的“小麥葉斑病研究”論文就證明附球菌的弱寄生性。1942年他的碩士學位課題——真菌生理的研究,發現柑桔青黴菌的孢子萌發需要生長素,這一發現較國外早十多年。1949年他的“腐黴菌的無機營養”論文發表,其後進一步研究該菌的營養問題,發現胺基酸的毒害作用,較國外又早十餘年。

50年代初期,中國東北蘋果樹腐爛病暴發,為害嚴重,陳延熙應生產急需赴東北與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對該病進行了系統深入地研究,發現該病是由於樹體抗病性下降而引發流行的,這為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提出的以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蘋果樹勢為主體的防病策略,在生產中推廣套用後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還對蘋果銹果病及炭疽病進行了研究並有專著和論文發表。蘋果生長後期發病嚴重的炭疽病,經他的潛心研究,發現病原菌並非僅在蘋果生長後期侵染,在幼果期即開始侵染,但病害並不立即發展,病原菌在幼果內呈潛伏狀態。

在果樹病害方面,陳延熙還對柑桔黃龍病進行過研究,雖然當時誤認為是病毒所致,但卻也發現中國存在柑桔速衰病毒,而且具有無症體內帶毒現象。他在研究甘薯黑斑病時,也發現類似現象,尤其是甘薯乾腐病菌不僅具有潛伏侵染特性,而且可與黑斑病菌複合侵染甘薯。在他指導的林木樹皮腐爛病研究中,也得到類似的結果。他的這些研究成果豐富了植物病理學關於病原物侵染的認識。

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開拓者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從土傳病原菌生態學的研究發展起來的。早在40年代,陳延熙就對土傳病原菌——腐黴菌生理進行過研究。50年代中期,他對中國橡膠病害,尤其是根病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調查研究。

他發現,海南島沒有橡膠白根病,並建議種植三葉橡膠。數十年的生產實踐證明,他的建議是正確的。為了系統介紹國外關於土傳病原菌生態學及土傳病害防治新進展,他將具有時代代表性的專著《根病真菌及其防治》一書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學術界。50年代後期,陳延熙在德國進修期間,重點研究植物病原物的拮抗菌。

60年代前半期是陳延熙形成獨特學術思想的重要階段,他在果樹、林木、大田作物病害的研究中,揭示了多種病原物存在潛伏侵染及植物無症帶菌現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片面強調病原物在致病中作用的唯病原觀點對植物病理學發展的有害影響,成為後來他提出“植物體自然生態系”新概念的基礎。聯繫到當時國際植物病理學界將生態學觀點引入植物病理學,在土傳病原菌生態學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發展生物防治的觀點,可以說陳延熙已與這種觀點不謀而合。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斷了他在這方面的探索。

1978年,陳延熙較系統地查閱了國外植病界的文獻,決定進一步開展土傳病原物生態學的系統研究,並且發現棉花導管中不僅有病原菌,還存在為數眾多的多類微生物。同年,他在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召開的陽朔會議上作了題為“現代植物病理學及其發展”的報告,對中國植物病理學的恢復起了推動作用。他的報告融合了他的學術觀點,即植物病理學中的生態學觀點。

為了更有力地推進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領域的學科發展,在陳延熙主持下,1979年北京農業大學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主編了內部刊物《植病生防》,組織編譯了《土傳病原物生態學研究法》、《絲核菌的生物學與防治》、《微生物生態》等書,這些材料和書籍至今還為同行們參考套用。

除招收研究生進行專題研究外,在他主持下,生物防治研究室還舉辦了為期3年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進修班,指導校內外青年植保工作者進行以開展研究工作為主、邊研究邊學習的培訓;在大田、蔬菜、果樹、林木及藥用植物等廣闊領域進行全面探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為新學科的建立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發現,植物體表和體記憶體在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能侵染植物造成病害的微生物、不浸染植物但對植物有害的“害菌”,及能抑制病原物減輕病害或刺激植物生長發育的“益菌”。這些微生物之間,以及微生物和植物之間在一定環境下存在互作關係。基於這些研究結果以及數十年科研、教學經驗,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提出了植物體自然生態系的新概念,並在這一學術思想指導下創造了大面積套用於農業生產的“增產菌”。1984年,在他主持下在江蘇無錫召開了中國規模空前的“土傳病害與生物防治”學術討論會,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和發展。1986年,他為研究生開設一門新課——生態植物病理學,系統地介紹這一新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套用技術。他的研究得到各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並於1988年由農業部批准成立了植物生態工程研究所。

三、急農業生產之所需,作農民的忠實朋友

陳延熙認為,植物病理學的生命力,在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在於能夠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植物病害防治問題。他不僅這樣教育年輕一代,而且身體力行。

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蘋果產區蘋果樹腐爛病嚴重流行,損失慘重,各級領導部門號召科技人員赴第一線研究解決造成農民飢苦的病害。陳延熙毅然走出高等學府深入實際,不辭辛苦實地調查研究,走訪果農,取得第一手資料,並與其他技術人員一起,經數年的艱苦研究最終解決了該病的防治。

50年代中期,南方柑桔瘡痂病發生嚴重,急待解決。陳延熙親赴浙江黃岩,經試驗證明,波爾多液有良好防治效果,很快在大面積柑桔園中得到套用,其後又進一步在南方各省得到推廣。甘薯是重要糧食作物,由於黑斑病猖厥,構成甘薯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有的省份,甚至耕牛因餵食生有黑斑病的甘薯而中毒死亡。陳延熙應生產之所急立即投入研究。在深入東北病區開展廣泛的試驗研究中發現,採用硼砂浸甘薯種薯,能有效地減輕黑斑病為害。

之後他以極大的熱情向領導部門、技術人員及民眾進行宣傳,作出示範,很快為民眾所接受並在大面積上得到套用,減輕了黑斑病的為害。

90年代初,中國對日本的外貿出口板栗在運輸過程中發生大量乾腐病,病栗外觀症狀不明顯,但果仁乾縮而不堪食用,嚴重影響板栗外銷。陳延熙領導的研究組,投入研究,並很快找出了板栗乾腐病的病因,發現其為多種病原菌複合侵染,在運輸過程中因板栗失水,抗病性下降而導致發病。他們提出通過控制生態條件抑制發病的措施,解決了這一國內外的難題,保證了中國板栗出口。這項研究成果受到日本同行的高度讚揚。

陳延熙對中國農業生產的最大貢獻,當屬增產菌的研製和套用。他根據植物體自然生態系的概念,選出對植物有益、對病原物有害的微生物,增殖後用於植物,改善植物自然生態系,以達到提高作物產量的目的。他還提出開展植物—微生物生態工程研究的構想。他所指出的這一方向具有鮮明的套用意義。70年代以前國內外對生防菌的篩選,主要自土壤和根際採樣分離,以平板抑菌作用為指標。

研究對象則主要是抗逆能力不強的螢光假單胞菌。他和他的助手們發現,植物體表和體記憶體在大量抗逆能力很強的芽孢桿菌,其中一些菌株不僅與植物親合力強,而且具有防病和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因此,他決定重點對芽孢桿菌進行研究。他的這一決策是出自強烈的要將研究成果用於農業的願望,因為國外對螢光假單胞菌的研究受其抗逆力不強而難於大面積商品化套用。關於有益微生物的篩選方法,他強調用植物活體,因為只有這種微生物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利,也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對其有效性的判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陳延熙認為大田多點對比試驗兼設小區對比試驗的田間試驗方法,可減少小面積土壤間差異的影響而具有生產部門和生產者都能看到,具有示範作用,易於為民眾理解和接受等優點。陳延熙為掌握第一手材料,親自去各省檢查試驗,尤其是1986年以後,在不同省市對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等作物增產菌套用試驗示範進行專家現場評議會時,他必定親自到現場進行調查。此時,他已是年逾七十並由於胼骨軟化而不得不手拄拐杖行走于田埂的老人,同行領導、專家和農民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

增產菌的田間試驗、示範取得成功以後,為能儘快將這一科研成果大面積用於農業生產,他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向領導匯報,並舉辦各地技術人員培訓班,出版增產菌通訊等,進行宣傳和技術培訓。同時,還由他親自主持成立“增產菌試驗研究聯合體”,組織全國推廣套用。通過共同努力,增產菌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令人囑目的作用。據統計,在陳延熙辭世的1990年,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54種作物上已使用了增產菌,累積面積達2620 公頃,取得了良好的生產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了使這一技術不斷發展,更好地為農業服務,他一再強調必須保證菌劑質量。當他身患重病,已不能口述時,還在病床上用手寫給去看望他的同事們,可見他一片服務於農業的赤誠之心。

陳延熙致力於科學研究服務於農業生產,源於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他對農民來信十分重視,有問必答。當他收到農民來信,稱他為“農民的忠實朋友”的時候,他滿懷感情地說:“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主要論著

1、陳延熙:《小麥斑點病》,《農林新報》,1941,18(16~18):38~40

2、陳延熙,林傳光:《卵菌生理之研究,陰離子對於腐黴菌的抑制作用》,Chinese Jour Agr..1949(1):143~152

3、林傳光,陳延熙:《Pythium aphaniderm atum(Edson)Fifz之氮素營養與數種胺基酸之抑菌及拮抗作用》,《科學》,1950(32):219

4、陳延熙:《甘薯黑疤(斑)病(植病叢刊第二種)》,上海:中華書局,1951:1~22

5、陳延熙:《神秘的茭白和不難消滅的玉米黑穗病》,《大眾農》,1951(5):184~186

6、陳延熙:《甘薯黑疤病的苗期防治》,《農業科學通迅》,1951,3(7):20~21

7、陳延熙:《談蘋果樹腐爛病的刮治問題》,《農業科學通訊》,1951,3(6):5~9

8、陳延熙:《蘋果樹腐爛病》,北京:商務印書館,1955

9、陳延熙:《土傳病害與生物防治》,《世界農業》,1984(8)

10、陳延熙等:《增產菌的套用與研究》,《生物防治通報》,1985,1(2):22~23

獲獎記錄

曾先後獲部委級科技進步獎7項、專利獎1項,1983年被評為農牧漁業部部屬重點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