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陳希鎮,男,福建莆田人,1986年雲南大學數學係數理統計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統計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浙江省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同時兼任全國教育統計和管理學會理事;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研究會理事、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浙江高校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
多元統計,參數估計,教育統計與測量,金融統計社會兼職
全國教育統計和管理學會理事。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研究會理事,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高等學校高校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擔任課程
擔任高等代數、數學分析、實變函式、複變函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數理統計、多元統計分析、教育統計與測量、金融市場的統計分析、高等數理統計等課程的主講。課題項目
《多級評分模型的研究》,國家統計局立項課題,主持人 。《項目反應理論與測驗等值》,國家統計局立項課題,主持人。
《心理教育測量理論的綜合套用研究》,國家統計局立項課題,主持人。
《數理統計在教育測量中的套用研究》,國家統計局立項課題,主持人。
《教育測驗的等值研究》,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 Z04JY01),主持人。
《高教自學考試成績的等值研究》,教育部考試中心立項課題。第二主持人。
《標準參照測驗試卷質量與水平標準控制的研究》,福建省自考“十五”課題,主持人。
《現代測驗理論及其套用研究》,福建省社科課題,主持人。
獲獎情況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獲莆田市拔尖人材稱號,莆田市市委、莆田市政府。
獲莆田市優秀共產黨員,莆田市市委。
《教育心理測驗中的信度研究》,全國統計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統計局, 排名第一。
《項目反應理論與測驗等值》,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統計局, 2000.6,第一
《心理教育測量理論的綜合套用研究》,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國家統計局, 2002.6,排名第一。 《高等代數》,浙江省精品課程,浙江省教育廳, 2004.9,排名第一
《高等數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福建省教育廳, 1997.1,第一
《高等數學》,福建省高校優秀課程,福建省教育廳, 1996.2,排名第一
《數理統計在教育測量中的套用研究》,全國套用統計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 1995.8,排名第一。
論文清單
《不同測驗模型的信度估計及統計性質》;《套用機率統計》, 2002,18(2)《標準參照測驗中的統計推斷問題》;《數學年刊》,2001,22(4)
《關於測驗等值幾個問題的研究》; 《套用機率統計》,2000,16(2)
《測驗等值的誤差估計》;《套用機率統計》,2000,16(4)
《TheDeviation Between the LSE and BLUE of the Mean Vector》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自),2001,4
《一些統計量的漸近分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自),2000,4
《Reliability Estim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Decision》;《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Institute》, 2001
《The Standard Error of Several Equating Equation》; 《The Seventh Japan-China Symposium on Statistics》 , 2000年11月, 第三
《鉚測驗設計下確定IRT等值常數的新方法》;《數理統計與管理》增刊 , 2005年7月
《Cramer法則的行列式證明》;《高等數學研究》,2006年
《不等信度下等值轉換的新公式》;《中國考試》,2006年
《不等信度下等值新公式的標準誤及其估計》;《統計與決策》,2006年
訪談錄
抓住流失的十年名片陳教授的書房裡,三個大書櫃堆得滿滿的,從原先業已發黃甚至磨破了的《高等數學》書,到現在的最新版本,倒是很好地記載了陳教授的教書生涯。
問:你好!你是什麼時候來溫州的,在這裡的生活還適應嗎?
陳希鎮:2003年過來的。溫州跟我老家福建莆田比,各方面都差不多,沒什麼不適應的,在溫州的教學、科研要忙碌得多。
問:在溫大執教,能談談你的學生嗎?
陳希鎮(笑呵呵地):我的學生都很活躍。我現在教本科的高等數學等課程,還帶研究生。雖然我做學問很嚴謹,但我的課堂還是比較活躍的。有時候,學生提的問題很靈活,要是沒準備我一下子還回答不上來,這讓我很自豪,證明學生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但是我經常建議我的學生,多學些文科的知識。文理互補,這樣發展才會比較全面。
問:你看起來很年輕啊!聽你同事說,你總是把自己年齡減下10歲來要求自己,是為了保持年輕的心態嗎?
陳希鎮:也不完全是。我們這一代人被文革耽誤了10年,不減10歲怎么行呢(笑)?我是1977年參加高考的,將近30歲才讀上大學,跟很多比自己小10來歲的年輕人在一起,起步比較遲。其實我高中才讀了一年,當時高考都是自學的,上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啊!
問:當老師一直是你的理想嗎?
陳希鎮:其實我的初衷並不是當老師。當年高考我報的是工業自動化專業,高考成績也很好,但因為我有色弱,生活上沒有問題,但化工對顏色的辨別要求是很高的,因此沒有被自己所喜愛的專業錄取,後來就被師範的數學專業錄取了。沒想到一當老師就成了我的終身職業了。我覺得當老師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是教書育人,二是科研。在我看來,教書育人為首位,但是為了更好地教書育人,科研是必不可少的。我現在還做了很多課題。
問:能談談你的家人嗎?
陳希鎮:來溫州後,全家都跟著搬過來了,就在這裡安家了。女兒一直讓我比較省心,現在上海交大讀研。我想是和身教有關吧!她看我一直在做學問,潛移默化有所影響吧!特別是老伴的精心照料,對我也是極大的支持。平時就和老伴兩個人在家,早上沒課就一起去爬爬山,鍛鍊身體很重要。
■採訪後記
陳教授平易近人,我們的採訪一直很順利。他說,他曾經上山下鄉,去農村插隊落戶,還當過工人,一直就是自己找書看。言談間,他總是不斷地強調自己起步比較遲。他總想抓回那流失的10年。
是的,他也為此一直努力著:從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到工廠當工人,自學考大學讀碩士,他一直兢兢業業,絲毫不敢鬆懈。特別是對待從教26年的數學,總想不斷更新有所突破。他主持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統計局的全國統計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因為他的突出貢獻,1997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記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陳希鎮教授
陳希鎮,男,福建莆田人,1986年雲南大學數學係數理統計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統計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浙江省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同時兼任全國教育統計和管理學會理事;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研究會理事、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浙江高校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元統計,參數估計,教育統計與測量、金融統計等。他主持過國家統計局立項課題四項、浙江省社科重點課題一項、還有全國教育考試十五規劃等省市級課題十幾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統計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全國套用統計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在全國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教材二部,《高等數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省精品課程《高等代數》等。
嚴於律己,兢兢業業,對社會,對學校,對學生始終不忘一個教導者,一個引路人,一個園丁的職責,熱愛教育事業,這就是陳希鎮老師留給我們的印象。他的藏書極其豐富,能裝得下三個滿滿的大書櫃。從陳老師原先業已發黃甚至磨破了的高校數學教材和參考書,到現在的許多新教材和專著,給了我們很多啟示。要適應一屆屆新的學生,就必須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理念。這就是陳希鎮老師,一個嚴謹治學,淳樸待人的學者。
平凡樸實,卻藏著睿智無數
也許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很喜歡那些風趣幽默,笑侃人生,豪爽健談的老師們,他們也許年輕,也許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但給學生的印象總是如沐春風一般的爽快,上他們的課,即使你神遊窗外,幾句幽默精緻的話語馬上就能把你拉回課堂,讓你的眼睛乖乖地注視於老師。但是無論再幽默,再健談,當一個老師最基本的仍應該是學識,如果只是上課插科打諢之輩,到頭只會落得一個誤人子弟之稱。在我們面前的陳希鎮老師,正體現了一種學術的強大魄力,以至於我們沒有過多地了解他的生平人格,也依稀尋到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他的學識智慧足以讓人感慨佩服,雖然沒接觸他所有的人生軌跡,但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和聆聽者,感受到的不只是他的學識,更多的是他精彩人生的啟示,讓人深深著迷。
當我們走近陳希鎮老師,看到他平凡的外表下深藏的智慧,而且見識到他所做出的貢獻為大家認可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浙江省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他,是一個平凡但也不平凡的老師。
作為一個老教師,他的職業是平凡的,新來的學生上他的課是數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高等代數》,雖然這是門抽象難懂的課程,同學們的反應卻是活躍的,他們會積極地思考、提問題,而陳希鎮老師也總是熱情地幫他們解答問題。他曾說:“我的學生都很活躍。我現在教本科的高等代數等課程,還帶研究生。雖然我做學問很嚴謹,但我的課堂還是比較活躍的。有時候,學生提的問題很靈活,要是沒準備我一下子還回答不上來,這讓我很自豪,證明學生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我也經常建議我的學生,多學些文科的知識。文理互補,這樣發展才會比較全面。”他對學生的諄諄教導,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們被他深深感動了,學生們感動於陳希鎮老師不論對基礎好,還是基礎差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他都會認真教導著他們,教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不喜好講些大道理,經常都是從小事入手,然後讓學生們從心底里知道這些簡單卻實在的摯理。愛因斯坦曾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這是教學育人之經典話語,對陳老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是整體,他們作為一個求知個體進入大學殿堂都是不容易的,讓陳老師擁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陳老師自己的經歷。
陳希鎮老師經常說應該把自己的年齡減掉十歲,也許是為了保持年輕的心態,是一段人生經歷導致的。文革時中國的大學教育也被硬生生地拉後了十年,也許是比十年更嚴重的損失,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在這之前,無論是上山下鄉,還是在工廠當工人,他都一直堅持看書學習,他相信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被耽誤了十年的陳老師參加高考時已經將近30歲了,所以,陳老師覺得上大學十分不容易,也是很幸運的。因此,他認為應該給每一個上大學的人有學好知識的條件和機會。關於這個問題,陳希鎮老師曾說:“我是1977年參加高考的,將近30歲才讀上大學,跟很多比自己小10來歲的年輕人在一起,起步比較遲。其實我高中才讀了一年,當時高考都是自學的,上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啊!”
在教學方面,陳希鎮老師一直擔任高等代數、數學分析、實變函式、複變函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數理統計、多元統計分析、教育統計與測量、金融市場的統計分析、高等數理統計等課程的主講,並積極參加教學改革,進行課程建設。關於他的職業,陳老師說:“我覺得當老師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是教書育人,二是科研。在我看來,教書育人為首位,但是為了更好地教書育人,科研是必不可少的,我現在還做了很多課題。”正是這樣本著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結合,多年優異的教學成績證明他的課程是優秀的且深受廣大學生歡迎。同時,他還經常把自己的教學心得、教學經驗與其他教師共享、共勉,從而提高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種種事例好像都在講述陳老師的不平凡,展現他精神與智慧的影子。
投錯專業找對門,教學道路樸實感人
陳希鎮老師是屬於那種學識淵博,專業知識異常牢固的老師。很多老師當年都是本身喜歡老師而選擇的這個職業,他們相信當老師是為了成為人類偉大的靈魂塑造者,把一身知識教授,看著學生一個接一個在自己的教育中走向社會,把能力投向社會,投向祖國現代化的建設是十分光榮的職責。陳老師從教28年,兢兢業業,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陳老師原本並不想選擇老師這個職業。
1977年高考恢復後,高校的招生工作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文革過後,百廢俱興,能為振興國家直接起作用的工業自動化專業當年是高校招生的熱門,引導著工業強大的自動化專業也深深吸引陳老師的心,於是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他填報了福州大學的工業自動化等相關專業。陳老師當年的高考成績很好,進入工業自動化專業這個熱門專業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體檢時卻發現問題。陳老師的視力是色弱,雖然色弱對生活並無影響,但是對色彩分辨要求很高的工業自動化專業陳老師是沒有希望進入的,所以只好仰天長嘆。後來他被師範學院錄取,從此走上了一條教學的道路。對於這樣的安排,陳老師曾說:“沒想到當老師就成了我的終身職業了。”雖然被安排在另外的專業,然而陳老師卻有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思想。他對教師這個行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才能,覺得教師這個職業是自己喜歡的,從此把教書育人看作自己的事業。正所謂“投錯專業找對門”。
陳希鎮老師是福建莆田人,到溫州任教的時候,全家也搬了過來,他的女兒在上海交大讀研究生,陳老師相信女兒是受到自己的影響才去搞學問的,說起這個的時候,陳老師滿臉笑容。而平常陳老師都與他的老伴一起,沒課的時候便去爬爬山,鍛鍊身體,生活過得愜意幸福。家庭的支持往往是一個人成功的支柱,陳老師的成功便印證了這一點,陳老師女兒和老伴的支持讓他可以把精力全放在教學科研上,無須為生活瑣事所煩惱,這給他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好處。有人說,凡事注重平常心,困難的事情也許有一天會讓你不經意間解決,因為沒有利慾的誘惑,沒有假模假樣的面具,可以把真我表現給學生看,把真心奉獻給事業。陳老師帶出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而不求什麼回報,他認為學生本來就是應該交給老師塑造的,塑造出什麼樣子,有老師的一方面努力,更多的是學生這一方面的努力,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前途的學生,才能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找到前進的方向。
陳老師十分喜歡新來的大學生,在去年的開學典禮上他就曾經說過一些經典的話語來鞭策新學生:“經歷過高考的洗禮,同學們理應知道任何成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些都是努力、勤奮的結果。收穫與付出是一個正比函式。切勿產生志得意滿、大功告成,可以歇一歇的想法,更不應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我們要抱著堅定的信念開始新的長征。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懂得:大學生活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領悟、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不僅要掌握好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具有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精神和能力。大學時光未必是最幸福的,因為在校園裡我們還要經歷成長的磨難;大學時光也不是最燦爛的,因為現在要為明天走出校園的輝煌奠定堅實的基石;但是,大學時光必定是最值得我們懷念的,因為它承載著我們最寶貴的、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歲月。為了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年華,為了實現我們共同的希望和輝煌,讓我們師生攜手並肩,腳踏實地,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相信,溫州大學的明天更美好。我們的希望、理想一定會實現。”陳老師正是通過這一席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放在自己“教學與育人結合”的道路上。
人生和努力是成正比的,只有努力才能有輝煌的人生,才會不後悔,才能把簡單平凡的生活過得十分有意義,陳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努力著,雖然已有著很多的榮譽,但是他仍然在學術的道路上兢兢業業。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陳老師給了我們指引,指導著我們這群就要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
(《溫大青年》第14期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