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魯
陳小魯(1904—1951)原名陳余,字光裔,浙江瑞安人。
其父陳魯夫系瑞安名儒,擅詩文,知音律,曾與瑞安名流王岳嵩、周國琛、李瘦梅、洪炳文、項崧、項壽俠、李逸伶、鍾芷甫等人共同創辦業餘音樂組織“清音社”,實際上這是一個以鄉紳與文人為主體的文藝俱樂部,即民間所稱的“彈詞班”,陳魯夫、周國琛都是其中的中堅人物。該社原為崑曲曲社,後逐漸演變為京劇票房,陳小魯從小耳濡目染,對戲曲音樂特別是崑曲與京劇有特殊的親和力。在校期間帶頭組織振林京劇社,曾演出《四郎探母》《捉放曹》等劇,親自操琴。在滬期間還和譚富英的琴師趙喇嘛經常往來,相互切磋琴藝。
簡介
陳小魯畢業於瑞安中學,因家貧,曾一度輟學,後得瑞安望族項氏資助,才得以進入劉海粟創辦的“上海圖畫美術院(即上海美專)”深造,除學習繪畫外,兼學戲劇與音樂。在校期間帶頭組織振林京劇社,曾演出《四郎探母》、《捉放曹》等劇,並親自操琴。在滬期間還和京劇名家譚富英的琴師趙喇嘛經常往來,相互切磋琴藝,著有《皮黃琴譜》一書。
《皮黃琴譜》為16開本150頁,由開明書局1931年出版。這是溫州學者繼瑞安學人鄭劍西《二黃尋聲譜》之後又一京劇力作。《皮黃琴譜》開頭詳述胡琴的構造與演奏要領,還收有“百代”、“高亭”各唱片公司錄製京劇名伶唱段44段,牌子曲18支,這是中國藝術家首次將京劇音樂用簡譜方式演繹的出版物。
抗戰
抗戰期間,陳小魯回到瑞安,組織抗日宣傳隊,深入山區宣傳抗日。勝利後曾應聘擔任甌海中學、溫州中學等學校音樂教師。在10多年的藝術實踐中,他深切體察到,溫州民間蘊藏著深厚的藝術資源,可惜限於條件,未能有效地發掘。1946年,他打算創辦一所“溫州藝術學校”,希望能藉此廣泛培養溫州的藝術人才,為此,他賣掉家中僅有的3畝水田作為辦學經費。此舉得到溫州許多士紳的贊助,楊雨農、劉景晨、方又圓、翁來科等都曾慷慨解囊;溫州藝術界人士謝印心、許達初、徐堇侯等都表示願意來學校無償兼課。同年9 月,溫州藝術學校申報浙江省政府,獲準成立。陳小魯在市區城西飛鵬巷選擇了一處民房作為臨時校址,並在靠城西街的飛鵬巷口豎起了一座木製牌樓,上面是溫州著名書法家楊樹猷所書的“溫州藝術學校”6個大字。由於當時的溫州行政督察專員張寶琛從中作梗,處處刁難,陳小魯志不得申,憂鬱成病,進而發展成精神分裂症,經常獨自一人在大街小巷高唱抗日歌曲,瘋瘋癲癲。
據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張寶琛阻撓陳小魯創辦溫州藝術學校,乃是公報私仇,事出有因。1945年,上海京劇名伶海碧霞剛剛出道,首次來溫州演出,傾倒了溫州戲迷。海碧霞之母與陳小魯在上海時就相識,故人相見,倍感親切,為了給海碧霞捧場,陳小魯連續兩個晚上到南市大戲院(即後來公園路的東南劇院)為海碧霞操琴。張寶琛雖身為專員,卻是個色中餓鬼,他也會哼幾句京戲,自稱“鐵桿票友”,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後台與海碧霞糾纏。海碧霞之母看在眼裡,卻是敢怒而不敢言,因張寶琛畢竟不比一般人,手中握有生殺大權,奈何他不得,於是就把此事告訴了陳小魯。陳小魯激於義憤,到後台當眾對張寶琛進行嚴厲指責。在場的人都為陳小魯捏著一把汗,得罪了這個“要人”,以後絕對沒有好果子吃。而張寶琛面對陳小魯的指責,居然面不改色,依舊談笑風生,顧左右而言他。最後卻在陳小魯創辦“溫州藝術學校”這個關鍵問題上設定重重障礙,讓陳小魯吃不了兜著走。
1951年7月21日,陳小魯在瑞安家中病故,年僅47歲。其抱負隨著生命而逝,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