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德(化學家)
陳天德 男,1942年5月出生。研究員,現任中國科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科博大創新科技中心高級工程師、香港科學院顧問、河南禹州市創新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業績:發明的"一種液休含碳燃料"適用於柴油處,還可廣泛代替柴油,煤油燃燒。這種燃料既節約了國有資源,對淨化城市環境也具有重要意義。研製成功的"J3、J4烴基液體燃料"獲第六屆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金獎。
陳天德(革命烈士)
陳天德(1905-1936),福建省周墩(今周寧)縣泗橋鄉紅陽村人。1934年春參加革命鬥爭,曾任工農赤衛隊隊員、閩東工農游擊隊第七支隊戰士。參加了周墩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安德(福安、寧德)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初閩東紅軍主力轉戰外線後,隨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轉移到周墩東區堅持革命鬥爭。1936年1月編入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第三縱隊,隨部轉戰閩東、浙南遊擊區,參加了閩東、浙南遊擊區的三年游擊戰爭。1936年6月在周墩葡萄洋下村被敵抓捕殺害,壯烈犧牲。
陝西醴泉義士
陳天德(1888—1928),男,醴泉縣(今禮泉縣)阡東鎮北寨村人,家道貧寒。1925年,北寨村自衛團成立,他被推選為團頭,經常帶領30多名青壯年,學拳練武。同時,還與徐家自衛團頭徐連寬、力士村自衛團頭雷德田結為好友,經常在徐家娘娘廟聚會練武,聯合行動。
北寨村有個叫金遇曹的兵痞,經常攔路搶劫,拐騙婦女,無惡不作。1926年秋的一天晚上,金遇曹酗酒滋事,被其兄金三持刀砍死在陳天德的家門口,全村人無不稱快。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會給北寨村帶來一連串的災難。首先盤據在阡東鎮的駐軍連長楊布藩聞訊,前來鬧事。他硬說金遇曹是他們連的一個逃兵,帶去了一枝槍,立逼北寨村民眾交出,身為自衛團頭兼鄉約的陳天德為了北寨村老幼避免一場災難,從各戶湊集三百銀元,親自送給楊布藩,總算免除了一場災難。接著,黨毓琨部一個姓蘇的連長又以金遇曹帶去他連一枝槍為由,派兵把陳天德和農民王友銀捆綁施刑,逼迫北寨村民用銀元來贖人命。北寨村父老,忍氣吞聲,把各戶僅可餬口的小麥,運到鹹陽西關村出售,籌集了二百銀霓,從蘇連長那裡贖回了兩條人命。禍不單行,就在陳天德和王友銀被贖回不久,縣知事陳鍾秀又派惡差來北寨村催糧要款。陳天德說:“駐軍把北寨村勒索得十室九空,民眾既無米下鍋,又無半兩文銀,那有錢交糧?”惡差聽後大怒,把陳天德綁進縣城,毆打後釋放。土匪、兵痞和縣府的種種欺壓勒索,使陳天德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滿腔怒火,於1928年5月1日晨,同其他村的自衛團,一鼓作氣,衝到縣城裡。5月2日,陳天德被俘,當晚被槍殺在縣城東門外,年40歲。
優秀專家盤點12
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人才,這個任務就是用來盤點這些專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