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龍

陳吉龍

陳吉龍,福建長樂人。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008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引進回國。2013年1月10日擔任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 。2017年12月當選福建省僑聯第十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 。 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福建省閩江學者講座教授,福建省“百人計畫”入選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博士生導師。擔任十三屆、十四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評審組成員(二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函評專家,中央組織部青年拔尖人才計畫評審專家,美國微生物學會和美國細胞生物學會會員。 中國致公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92年 北京大學 博士

1992-1993年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93-1994年 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破格提拔)

1994-1998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生物化學系 博士後

1998-2000年 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組負責人、青年科學家創新小組負責人

2000-2008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醫學院訪問學者 研究員

2008年-至今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負責人、博士生導師

福建省僑聯第十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

中國致公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研究內容

主要從事腫瘤免疫學、腫瘤分子生物學、抗病毒免疫學等領域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研究方向:

1)病毒和癌基因誘發腫瘤發生的分子機理:研究癌基因誘發淋巴癌/白血病的信號轉導通道與分子機制;研究病毒或癌基因誘導腫瘤發生過程中伴隨的遺傳變異及其作用的分子機理;研究癌細胞凋亡的調控機制;研究免疫系統腫瘤幹細胞。

2)抗病毒免疫的信號轉導通路研究:T細胞特異性識別APC所提呈的抗原肽-MHC複合物,並被活化而最終成為效應細胞。我們重點研究T細胞活化的信號轉導通路及其作用的分子機理。研究細胞因子信號轉導通路的調控機制。

陳吉龍 陳吉龍

3)小分子GTPase作用機理研究:研究小分子GTPase(Cdc42, Rac1, ARF1)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與機理。研究小分子GTPase、分子馬達蛋白在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穿膜、病毒顆粒的裝配、病毒的出芽和釋放過程中的作用與機制 。

承擔課題

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國家“973” 計畫項目子課題、主持與企業的橫向合作項目、參加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點項目和“百人計畫”啟動經費支持課題等。

學術成就

從事腫瘤免疫學、抗病毒免疫學和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於國際權威學術刊物Blood,J. Cell. Biol., PNAS,J. Biol. Chem.等上,以合作作者發表研究成果於國際第一流學術刊物Nature Cell Biology和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套用小鼠A-MuLV為模型研究淋巴系幹細胞轉化的機制 。

在國際上首次套用Knockout小鼠模型,揭示了PIM激酶家族在Abl癌基因誘發淋巴細胞癌/白血病中的關鍵性作用。套用Knockout小鼠模型,揭示了Abl癌蛋白持續激活JAK/STAT信號通路的分子機理。系統地研究了病原微生物入侵機體後,T細胞活化的信號轉導通路。揭示了Itk/SLP76/PLC1信號通路的活化機制。系統地研究了一些小分子GTPase、分子馬達蛋白在細胞內物質轉運及其與細胞轉化癌變關係的分子機理。揭示了Cdc42和dynein在細胞內物質轉運中的關鍵性作用。深入地研究了細胞因子信號通路的負調控機制。闡明了細胞因子信號的抑制因子(SOCS1)的功能,並在國際上首次鑑定了SOCS1的磷酸化位點 。

發表著作

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SCI研究論文23篇。先後十餘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四次在大會或分組會上做學術報告。發表了20餘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摘要。此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專著(主編)。

個人榮譽

北京大學光華獎

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作者)

《發育生物學進展》獲國家教委第三屆優秀教材中青年獎(第一作者)

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先進工作者

中國動物學會優秀論文報告獎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獎(Research award)

專業學術團體

美國腫瘤研究協會正式會員(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

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