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教授]

陳吉,男,漢族,1974年10月出生,博士學位,中共黨員,1995年9月參加工作。現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人物經歷

1991-09至1995-06,東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本科;

1995-09至1998-06,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金屬材料疲勞與斷裂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

1998-09至2004-06,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著名納米材料專家盧柯院士研究組,材料學博士;

2005年9月赴德國斯圖加特馬普金屬研究所(Max-Planck Institute for Metals Research)材料力學國際知名學者高華健教授研究組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8年3月以高級人才引進的方式到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工程系工作。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納米金屬材料學,主要包括高性能納米金屬材料的熱穩定性、力學性能、耐蝕性研究。

主要貢獻

做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盧柯院士主持的科技部973計畫“金屬材料結構納米化動力學過程及納米金屬體材料的綜合性能研究”。做為主要人員,參加“用納米壓痕儀研究納米晶體銅的變形機制”、“高緻密納米晶Al材料的巨觀拉伸性能及變形機制”、“單壁納米碳管增強納米Al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強韌化機制”等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1項德國馬普協會博士後基金項目“Modeling of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and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s”的研究。此外,還參加過一項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富硼渣制硼砂硼酸工藝試驗研究”,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研究成果鑑定(研製人)。

在多年科學研究活動中,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研究結果發表在材料專業國際著名雜誌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等。至今已發表論文18篇,其中SCI/EI收錄15篇,總引用次數超過160次(其中被SCI收錄文章引用超過110次)。在國際上首次報導利用納米壓痕技術研究納米晶體材料的起始范性變形過程,測量起始范性的臨界剪下應力,研究結果以約稿方式發表在Scripta Materialia,至今被國內外同行引用超過32次(其中被SCI收錄文章引用23次)。在同一雜誌(2006年6月)發表的“Hardness &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of nanocrystalline Cu”(納米晶體銅的硬度和應變速率敏感指數),首次從實驗上將傳統Hall-Petch關係延伸至10 nm晶粒尺寸處, 這對於揭示納米晶體材料變形本質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該論文進入Scripta Materialia 2006年第二季度Top 25 Hottest Articles,至今被國內外同行引用超過75次(其中被SCI收錄文章引用62次),被國際材料研究專家John Hirth和Ladislas Kubin教授編寫的教科書《Dislocation in Solids, Volume 15》(Elsevier, 2009)引用。

當前負責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定向生長納米孿晶對銅薄膜熱穩定性影響的研究”,項目編號50801036。另一研究方向是石油化工裝備材料,主要研究各種管線鋼及壓力容器材料的焊接性能、腐蝕與防護技術。2009年獲得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委訪問學者基金資助。

獲獎記錄

2009年度入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優秀教師,入選第五屆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並獲得第四屆撫順市自然科學金屬材料學科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