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堅[原湛江專區副專員]

陳中堅(1913—1972),乳名添華,字剛象,廣東珠海斗門區月坑村人。出生農家,幼在鄉讀書,歲在鄉當國小教師。其父陳錦彪於民國13年(1924)參加月坑村農會,任自衛軍連民國16年(1927),參加共產黨領導的中山縣賣蔗埔農民起義。家庭的革命氛圍給他深刻影響。

生平介紹

民國28年(1939)初,參加中山青年抗日先鋒隊八區區隊,在月坑村成立59人的抗先隊,並任隊長。同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9月28日,按照八區區委指示,成立八區第一支為共產黨直接掌握的抗日武裝隊伍(或稱“十人武裝”),任隊長,駐新會縣境的合盛圍。民國30年(1941)4月,中山八區抗日游擊隊在月坑村正式成立,他任大隊長,黨代表兼副大隊長是鄭少康。它對外掛國民黨第七戰區挺進第三縱隊第八支隊第二大隊番號(1942年又改為“挺三”縱隊第九支隊的番號),開展抗日武裝鬥爭。

民國29年(1940)8月,侵華日軍出動200多人圍攻月坑村,妄圖消滅游擊隊於搖籃之中。中堅率隊與黃貫夫、黃伯靈一起在東閘和八卦山迎擊,連斃日軍數名,後由於兵力懸殊,游擊隊部撤退,日軍焚中堅房屋,家人生活無著,但中堅意志益堅,激勵妻子熱心革命,其妻亦深明大義,努力支撐家庭,支援部隊。

中堅治軍,每天堅持“兩操兩講”,親自上課,處處注意言傳身教,平易近人,常對士兵進行階級教育,並通曉軍事,熟練使用多種槍械,部隊上下精誠團結,鬥志旺盛。游擊隊處在各種政治派系控制的武裝勢力夾縫之中,他貫徹黨“孤立敵人,團結友軍”的指示,常冒險到各派武裝駐地做統戰工作。為了打擊頑敵,民國32年(1943)10月某夜,與新會國民黨政府軍趙仕濃部一起出擊,重創吳全部隊。

民國33年(1944)夏,吳全獲悉游擊隊在黃楊山活動,便勾結日軍以及梁渭祥、賴少華等共1000餘人,於6月上旬,向駐西坑的游擊隊40多人圍攻。中堅臨危不懼,機智戰鬥,斃敵40多人,其中陳中堅擊斃敵10餘,取得突圍的勝利,受到廣東省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的表揚。黃楊山戰鬥後,由於鬥爭形勢需要,八區抗日游擊隊於同年6月,奉命轉移新會崖南、台山赤溪,開闢四邑游擊區,游擊隊易名為台山第三區抗日聯防大隊,中堅任大隊長。

民國34年(1945)1月,聯防大隊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第四團(五團),中堅任團長。該部戰鬥在濱海地區,一舉擊敗日軍,收復天亭、雙水,光復台城。次年6月,中堅奉命隨軍北撤,參加解放戰爭,曾一度因病在醫院療養。建國後,轉業到地方工作。1956年9月,任湛江專署副專員、專署黨組委員,分管政法、肅反、文教等工作。1958—1970年,先後調任合浦專署文教處處長、中共茂名市委文教部部長、市委候補委員。1971年因病不能工作,經廣東省革委會批准離休。1972年11月8日病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