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CCTV特邀心理專家李子勛帶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解讀成長煩惱,講述溝通技巧,為父母提供陪孩子長大的實用方法。本書精選成長個案,幫父母解讀親子問題的深層意義,濃縮36講精華,拓展家庭的快樂生活之旅。
子勛的修煉不在一日之功。每當朋友請我推薦家族治療師時,我都是第一個想到子勛,因為,他是中國最出色的家族治療之一。
——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劉丹
內容簡介
讀書最容易引發的一種心理情景是催眠,尤其讀我們所欣賞的人的書,我們會無條件地接納,失去通常的判別力。當某些信息激發我們內心的異議時,意識會幫助我們將這些信息合理化,感覺一定是自己錯了。所以,就一個個案引出話題時,要時刻敏感地覺察到,每個個案發生的情景是不一樣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文化背景也是不一樣的,更不必說還有好多心理醫生自身的風格特點。所以,心理學家在某個個案中使用的方法,我們不能想當然地推而廣之。
本書也是按照個案方式寫成,為了不誤導讀者,我儘可能採用解釋的方式,讓讀者自己去選擇怎么來應對相似的情景,而不把所謂的治療方式直白地寫出來。同時,我們有些個案後面加上了一些觀點,來補償解釋的不足。
作者簡介
李子勛,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中日友好醫院專職心理醫生,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心理協會北京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 百科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273203.htm
英視《心理訪談》、北京電視台《心理時間》特邀心理專家之一,《父母必讀》、《女友》、《時尚健康》等健康與時
尚雜誌的專欄作家。
目錄
序:教育方式決定孩子未來
第一章 溫暖的港灣
1、親情濃於血
2、靠愛心包容
3、關注閃光點
4、改譯他的行為
5、快樂療法
6、無條件的愛
7、批評也是親密
第二章 空間無價
8、重視他的需要
9、男女有別
10、放開手來愛
11、引導孩子的欲望
12、教導社會原則
13、保持適當距離
14、鼓勵孩子交朋友
15、孤獨是金
16、學會說愛
第三章 成長的煩惱
17、重視孩子的需要
18、創造獨立空間
19、無條件的接納
20、幫孩子建構樂園
21、欣賞重於一切
22、成長始於崇拜
23、關愛的力量
24、換一種視角看“早戀”
25、吵架也是因為愛
第四章 長大成人
26、擔憂也需要委婉
27、獎勵的力量
28、拓寬成功之路
29、逆境中成長
30、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31、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32、成長也需要創傷
33、給孩子時間
34、說話也要學
35、成長需要經驗
36、責任也是權利
結語:陪孩子長大
書摘插圖
說到雙親對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個故事叫“臨江之麋”。講一隻小鹿從小與幾隻小狗作伴,在它看來狗是一種友善的動物。長大以後,主人帶它重返森林,回歸自然。不久,它遇到幾隻獵狗,兒時的記憶讓它自然地把狗看成是朋友,結果慘遭厄運。
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種“印刻效應”,剛睜眼的小鴨會把孵蛋的母雞看作媽媽,長大的魚會游回它的出生地去產卵。人類在幼年時期,雙親與環境對其心身體驗產生的影響很像這種“印刻效應”。如果說孩子的心理、個性在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到五歲時可能已被雙親想當然地胡亂塗鴉到無處可再下筆。一位女性告訴我:“兒時非常痛恨母親因為煩心之事打我出氣,曾經發誓為人母時決不動手。不想世事難料,我的女兒依舊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兒淚眼汪汪且膽顫心驚,我真感覺是造化弄人。”記住,你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來源於你對兒時經歷的反芻。
記得小時候,我的鄰居娶了一位二十歲的漂亮媳婦,行的乖巧,深得大夥喜歡。但她有個怪癖:極其怕貓,怕到望貓即逃的地步。住宅院裡,本有兩戶人家養了貓,一黃一黑,習慣了邀歡取寵,遊手好閒。看到那女子避貓時那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慌亂樣,鄰居們甚覺好笑,常裝貓叫來逗趣她。一晚納涼,大家圍坐一起,天南海北談興正濃,突然“喵嗚”一聲,那隻黑貓從天而降,正好掉在這女子的頭上,只聽一聲驚叫人便倒了。肇事者這才明白玩笑開過了頭,急忙將這女子送往醫院,守了兩天兩夜她才從歇斯底里的狀態下復原。從此,人們逗她的膽子已不再有,兩隻驕傲的貓也被主人送往他鄉退避三舍,以免再生事端。同院的人都很好奇,不明白為什麼她那么怕貓,後來才知這女子的母親有潔癖,厭惡一切小動物,從小就經常危言聳聽來恐嚇她。若干年後,女士雖不再怕貓,但她的兒子長到十二歲連剛出殼的小雞都不敢碰,那種對小動物的恐懼,與其母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想見,女士也用她的母親曾經用過的恐嚇方法,來教育兒子,對待兒子,恐嚇也許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經常使用、也是最無賴的殺手鐧。使用不當,孩子心靈深處就會留下難以消除的恐懼體驗。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遠大於人們的想像。親職教育可能包含一些傳統、習俗的東西,也有一些家庭規則。這些規則反映雙親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我有一個朋友,她出身於個開明的知識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與博愛。她的丈夫卻是東北人的後代,夫權意識明顯。他們在大學相識、相愛。戀愛時節,兩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