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除熱蠲痛湯(《金匱翼》卷六)、除濕捐痹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三)。
【處方】 蒼朮(米泔浸,炒)6克 羌活 茯苓 澤瀉 白朮各4.5克 陳皮3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主風濕外客,周身骨節沉重酸痛,天陰即發。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薑汁、竹瀝各20~30毫升同服。
上肢痛,加桂枝、威靈仙、桔梗;下肢痛,加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四
除濕蠲痛湯 《準繩·類方》卷四
【別名】除熱蠲痛湯、除濕捐痹湯、除濕蠲痹湯
【處方】 蒼朮(米泔浸,炒)2錢,羌活1錢半,茯苓1錢半,澤瀉1錢半,白朮1錢半,陳皮1錢,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痹症,濕邪偏重,身體沉重酸痛,天陰加重或發作。風濕痛痹。
【用法用量】
除熱蠲痛湯(《金匱翼》卷六)、除濕捐痹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三)、除濕蠲痹湯(《類證治裁》卷五)。按:《靈驗良方彙編》有威靈仙、桂枝。
在上痛,加桂枝、威靈仙、桔梗;在下痛,加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摘錄】《準繩·類方》卷四
除濕蠲痛湯 《便覽》卷一
【處方】 蒼朮1錢5分,羌活1錢,茯苓1錢,澤瀉1錢,白朮1錢,陳皮8分,防己7分,木通7分,黃柏(鹽酒炒)7分,牛膝(酒焙)8分,檳榔5分,大腹皮(酒洗)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中濕。
【用法用量】上水2鍾,煎至1鍾,臨服入薑汁3茶匙。
【摘錄】《便覽》卷一
除濕蠲痛湯 《濟陽綱目》卷七十八
【處方】 羌活1錢,蒼朮1錢,當歸8分,川芎8分,白芷8分,防己8分,黃柏8分,南星8分,威靈仙6分,紅花6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濕熱流注經絡,四肢百節流布走痛,紅腫或死血。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水煎,食遠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七十八
相關詞條
-
蠲痹湯
蠲痹湯是一中藥方劑,由當歸、羌活、薑黃、防風等組成,主治風溫相搏,身體煩疼,項臂痛重,舉動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
簡介 方義 蠲痹湯(程鍾齡方) 其他藥方 -
痹病
痹病是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濕熱外邪,阻滯經絡,痹阻氣血,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等部位酸痛、麻木、重著、腫脹、屆伸不利或關節腫大、變形為臨床表現的病證,隨著病...
疾病簡介 文獻摘要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診斷要點 -
除濕蠲痛湯
除濕蠲痛湯,中醫湯劑,用於風濕外客,周身骨節沉重酸痛,天陰即發。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 用法 -
著痹
病證名。痹病中的一種。風寒濕三氣合而致病,以濕邪為主,表現肢體疼生酸困、病處不移的一類痹證。《素問·痹論》:"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
基本概述 病因病機 辨證施治 預防護理 中醫診斷 -
蠲痹鎮痛湯
蠲痹鎮痛湯用於散寒除濕,通痹止痛。主治寒濕閉阻。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 -
濕痹
濕痹之因,或身居卑濕,濕氣襲人;或衝風冒雨,濕留肌肉,內傳經脈,或雨濕之年,起居不慎。”《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則謂:“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
基本概述 基本病理 診斷治療 -
肩痹
肩痹就是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
解釋 參考資料 -
肌痹
肌痹,病症名稱,外因是風寒濕邪痹阻脈絡、肌腠。內因是脾虛,氣血不足,不能榮養肌腠,是一個虛實夾雜性病理機轉。
病因病機 診斷 診斷要點 辨證治療 -
寒濕痹沖劑
寒濕痹沖劑適用於肢體冷痛沉重,或腫脹,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弦緊或沉遲者。
基本信息 治療及用法 方義分析 臨床運用 用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