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院概況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的前身是1989年4月成立的陝西省文物保護技術中心。1996年至1998年,陝西省文物局與義大利外交部合作發展司、義大利非洲和中遠東研究所合作,以義大利環境和文化遺產部“羅馬修復中心”為模式,在原陝西省文物保護技術中心的基礎上建成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整個合作項目包括考古實驗室、科學實驗室和文物修復室建設,考古科學分析和修復技術培訓,以及合作研究3個部分。通過引進義大利設備和技術,該中心承擔著全省乃至西北地區文物的各項任務,是當時國內第一所現代化的文物保護修復研究中心。
2006年,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磚石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此後又成功申報成為“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09年,申報成為陝西省委、省政府首批設立的“三秦學者”設崗單位。2012年,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更名為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自成立以來,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開展了多項文物保護基礎、套用技術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成果,其中“古建油飾彩畫保護技術及傳統工藝科學化研究”和“古代壁畫脫鹽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二等獎;“水陸庵泥質彩繪壁塑硝蝕機理及加固技術研究”獲得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三等獎,“缺損青銅器和斷裂青銅器的修複方法研究”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古建彩畫、雷射清洗等申報了多項專利。
在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文物局的指導和幫助支持下,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擁有“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甲級資質”、“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甲級資質”和“可移動文物修復一級資質”等行業最高等級資質。建成了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文物科技大廈。擁有掃描電鏡實驗室,傅立葉顯微紅外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磚石材料性能研究室,數位化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和陶器、絲綢、金屬、壁畫、泥塑、木質文物、石質文物、雜項和紙質文物修復室,文物庫房,文物修復標本室,機械車間,文物照相室,圖像處理室,以及X光衍射儀、X螢光儀、離子色譜、X光探傷儀、熱釋光儀、磚石力學試驗機等現代化設施與設備。
多年來,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先後承擔了近百項各類文物的保護修復項目;編制文物保護修複方案20餘項;實施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程近60餘項;修復各類館藏文物近2000件;承擔了中國政府對外援助項目2項;編制了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7項;舉辦了學術交流與培訓活動多項。2009年,聯合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舉辦了保護工程碩士班。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內設部門8個,主要的業務部門有分析檢測中心、文物保護修復部、文化遺產調查部、文物傳媒與科技勘探部等。有正式職工80人,其中專業技術崗位66人,其中研究員11人,副研究員15,中級職稱18人。學科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環境、建築、計算機,以及文保、考古、藝術等相關專業。
組織架構
院班子及中層成員
院長 | 趙強 |
書記 | 王繼源 |
副院長 | 馬濤 |
副院長 | 韓建武 |
副院長 | 王保平 |
總工辦
科研辦
文物修復一部
文化遺產保護部
文物修復二部
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科技勘探中心
信息資料中心
辦公室
人力資源部
財務部
工會
職能科室
科學實驗室
該部擁有一整套對文物進行分析研究的儀器設備,這些設備的系統性與配套性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可滿足對文物保護和修復前的科技鑑定、探測、診斷及分析研究,開展了多項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領域及前沿性課題的研究,對各類文物保護修復、科技考古、科技鑑定等提供所需的科學數據和技術支持。
修復研究部
含一部、二部。該部運用現代科學修復的理念和方法,發揮“中心”分析檢測手段和多學科的綜合優勢,完成了多項省部級文物修復科研項目,為省內外文博單位保護修復了大量的各類文物,同時積極承擔了省內外多項文物保護修復工程,文物修復的技術和質量受國內領先。
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該部主要負責全省地面文物資源的調查研究工作,包括文物普查、文物單位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及開發利用,以及全省省保單位、國保單位的評審論證及上報推薦等。該科室承擔了多項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文物調查研究項目,同時還承擔了多項省內外文物考古調查、遺址保護規劃等任務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