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阿道爾夫·阿根塔(Ataulfo·Argenta,1913-1958);西班牙指揮家,生於西班牙北大西洋海岸一個名叫加斯托·烏迪爾勒斯的小漁村;他13歲在馬德里開始在音樂學院學習,之後又到比利時和德國繼續深造;由於西班牙,佛朗哥與第三帝國的特殊關係,阿根塔能夠在戰時德國完成自己的實習期;當盟軍炸彈越來越近時,他起身返回了西班牙。
1946年他成為西班牙國家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他對西班牙和法國音樂的詮釋受到了世人高度的稱讚。他的錄音包括與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合作演奏的《幻想交響曲》,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據說這一演奏曲調歡快,還有著名的與倫敦交響樂團和奧托·坎波利一起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Beulah公司曾以編號3PD10重新發行),他還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李斯特的鋼琴協奏曲,鋼琴獨奏卡琴。
阿根塔錄製了大量的西班牙音樂,包羅了所有的名家,如圖里納、羅德里格、古里迪、烏塞迪扎加、法雅、阿爾夫特、格拉那多斯等一應俱全;拉威爾的錄音包括《帕凡舞曲》、《西班牙狂想曲》和《鵝媽媽》。這些錄音曾出現在DECCA公司的鑽石王牌LP上;歐哈納早期的《鬥牛士悼歌》也錄了音。
其中,阿根達在逝世前一年於倫敦錄製了經典的傳奇錄音“西班牙狂想曲”,此錄音的LP版長久以來高掛TAS金榜,DECCA唱片公司後成功將其轉製成CD。
此外,阿根塔總共錄製了20部說唱劇LP,作者包括維瓦斯(Vives),傑梅那茲以(Jimenez),塞拉諾(Serrano),布列頓(Breton)和恰皮(Chapi)。
人物評論
阿爾道夫·阿根塔錄製了古典音樂史上的經典錄音“西班牙狂想曲”,雖然倫敦交響樂團的那種像是過於龐大的樂隊編制,對於演奏出熱烈而活潑靈動的西班牙風情來說,未必十分合適,然而阿根塔在此注入了一股熾熱之氣,倫敦交響樂團像是被灼得按捺不住了,因而旋轉而起舞,又舞得非常的暢快。
在阿根塔魅力四射的指揮下,連安塞美創建的那支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在演奏德彪西《意象集》時,也使之生生塗上了熱烈得有點兒令人暈眩的濃烈色彩。
總的來說,這張唱片就是由阿根塔詮釋下的幾部有關西班牙的作品,確是有那種人們想像中的伊比利亞半島在驕陽下不斷蒸騰閃爍翻動著的熱風,這熱風甚至把夜空也染得激動不安並充滿了各種願望,使那暗中偷出的光也像是變得更有魅力、更有神秘的氣息。
《留聲機》雜誌評論如下:DECCA LP名盤;夏布里耶的《西班牙》輕快宜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西班牙狂想曲》演奏出色,且不失敏銳、色彩與活力。DECCA錄音師完美捕捉驚人的打擊樂,即使至今其效果仍令人讚嘆;集中莫舒柯夫斯基的《西班牙舞曲集》,具有令人懷念的老錄音質感,而其充滿活生感且色彩瑰麗的演奏於今仍給人無比歡愉的感受。
企鵝唱片評鑑如下:1957年在京士威音樂廳的錄音充滿打擊樂器令人目眩的燦爛音效,…DECCA的錄音小組應該為這個早期立體聲錄音感到驕傲;CD收藏家最迷人的選擇。
人物錄音
經典錄音
西班牙狂想曲集——TAS、企鵝、CD聖經、留聲機雜誌等榜上的發燒名盤。
唱片名稱:Espana
唱片公司:DECCA
唱片編號:466 378-2
錄音時間:1957
發行時間:1995
唱片長度:71'56
指揮:阿爾道夫·阿根塔
演奏:倫敦交響樂團
這張CD的原版錄音是DECCA公司長據TAS榜的天碟,音場寬大,樂器結像精準,動態驚人。此片是1957年的天碟LP翻成的CD,重現的寬大音場、豐富空氣感與強勁的衝擊力獲眾評論家的大加讚賞,雖然CD碟中的高音有點生硬,但由於其它方面實在太好,因而也沒有人會在意。三十多年的LP能做出這么好的CD我們還能說什麼?只是它驚人的動態與結象力就足夠我們慢慢品味了。
音樂方面,最為精彩的是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西班牙隨想曲》,這是作曲家為一交響樂團而作。作曲家是一配器大師,在這部作品中,他有意識地讓樂團的各個部分輪流演出,充份發揮各組樂器的特色。大師的作品是如此精彩,以至於當年首排結束,全體樂隊成員起立向大師鼓掌致謝。碟中還收錄有格拉多斯的《西班牙舞曲第五號》、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莫什科夫斯基的《西班牙舞曲》。對於發燒友,錄音優異,旋律活潑動聽;交響樂團各組樂器輪翻上陣,盡顯其動人音色,這是一張無論音響迷,音樂迷都不應錯過必買之碟。
這張《西班牙》是DECCA1995年最新再版的“黑膠經典”—“The Classic Sound”中的一張,亦是阿根塔最口碑載道的錄音之一。它的選曲包括夏布里埃爾的《西班牙》;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西班牙隨想曲》;格拉那多斯的《西班牙舞曲》No.5、《安達魯西亞》;莫斯高夫斯基的《西班牙舞曲》No.1和得彪西的交響詩《意象》。這些音樂管弦樂色彩異常豐富,效果瑰麗,節奏微妙多變,旋律充滿拉丁情調,可以說十分切合阿根塔的“戲路”。
阿根塔的指揮痛快淋漓,情趣橫溢。像那首夏布里埃爾的《西班牙》,阿根塔的搶板運用十分大膽,他利用聲部之間的“時間差”來營造耀目的效果,多一分嫌過火,少一分嫌保守,難怪這首6分30秒左右的作品,幾乎每一個音符都令人感到熱情亢奮,仿佛置身於歡騰的西班牙人群之中。
傳奇錄音
EMI 20世紀大指揮家系列唱片(阿爾道夫·阿根塔專集)
演奏: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李斯特,法雅),管弦樂團(拉威爾,舒伯特)
錄音地點:巴黎Mutualit大廈,1955年6月10/11,13/14日(李斯特);香榭里舍劇院,1951年1月30日(法雅),1956年11月19日(拉威爾);巴黎Salle Wagram,1957年11月8日(舒伯特);
立體聲(舒伯特)/單聲道
唱片編號:EMI CLASSICS CZS5 75097 2 2CDs
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
拉威爾:丑角晨歌
舒伯特:第九交響曲
法雅:魔法師的愛情
隨著“20世紀偉大指揮家”前12套唱片的發行,EMI公司的古典系列採用了與Philips公司出品的“偉大鋼琴家”系列一樣的高水準。我不知道這以後還會出版多少套唱片。古典論壇將會充斥有關其的爭論——為什麼有的指揮家有幸被收納,而有的則被悲哀地拋棄在了一邊?為什麼選用這種版本,而不選另外的一版?我可不想被遺漏。諸如此類等等。
就更廣大的歐洲和世界市場而論,阿根塔遠沒有獲得象庫貝利克、西爾韋斯特里、馬凱維奇所贏得的美譽,更不用說斯托科夫斯基和瓦爾特了。這套唱片的發行將使他的聲望大大提升。
阿根塔的《浮士德交響曲》具有強烈的藝術衝擊力,感情熾熱,充滿自信,把人帶進一種自己無法獨立攀登的藝術境地。我敢說當你聽到此首時,肯定會想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或是《曼弗雷德交響曲》。這是最初的版本,在魔鬼終曲里沒有合唱,阿根塔是第一個對它做錄音的指揮家。
阿根塔所指揮的舒伯特《偉大交響曲》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其節奏的緩慢,我並不喜歡它。在4分19秒布魯克納式的高潮處節奏有所加強,隨後的樂章選擇了較快的節奏。在行板中,節奏精確無誤,效果很好。諧謔曲刺耳、犀利。在我看來,這並不是首傑出的《偉大交響曲》。
阿根塔的《魔法師的愛情》緊跟著排在舒伯特之後是一大敗筆。舒伯特的交響樂是本套碟中唯一的立體聲,其音質非常好,可以與李斯特的相媲美。法雅是本套碟中最早的錄音,其弦樂的音質稍嫌破碎。奇怪的是,這次錄音是與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合作,而實際上阿根塔自己的西班牙國立樂團則應是更為自然的選擇。但這是法國Columbia公司發出的邀請,阿根塔不得不唯命是從。結果證明該樂團的確水準一流。
這是我長久以來一直愛慕的一個版本,其對作品的詮釋極為中規中矩,我並不是說它死板一塊,它也有延伸和迴旋,例如在Pantomima中法雅的旋律有如天賜。此處的小提琴合奏掩蓋住了它的一些光彩。至於女中音阿娜·瑪麗亞·艾瑞亞塔(Ana Maria Iriarte),她的表現絕佳,喉部的音色恰當地表現了吉普賽人因抽菸而變得沙啞的嗓音,且絲毫沒有顫音的痕跡。她的唱腔比我最近聽到的艾尼斯·里文丹尼亞(Ines Rivandeneyra)在馬凱維奇於1966年錄製的《雄辨者》中的表現要更勝一籌。
《浮士德》和《晨歌》在這一套唱片中的音響效果極其逼真,《晨歌》中的嘶聲比《浮士德》的更加明顯。20世紀50年代音響工程師們為高潮時的動態而對錄音電平的削減沖淡了《晨歌》中的一些熱烈和光芒。
注釋極為豐富、詳盡。我還要感謝桑德斯先生,因為他我才可能告訴你們管弦樂團在這裡只是個假名,在不同場合用於代替諸如拉慕魯管弦樂團、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或一個偶然合作的樂團。另外,這本有三種語言的小冊子還配有五幅清晰的照片。錄音的著作權是Decca,Musidisc和法國EMI授權給EMI公司的。
李斯特的發燒友有必要聽一下阿根塔的《浮士德》。他的《魔法師的愛情》或許可以被稱得上是迄今為止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