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被戰爭改變的人生
阿莫斯·吉泰是建築師維恩勞布(Munio Weinraub)和以色列政治活動家瑪格麗特(Efratia Margalit)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父親曾是名噪一時的“包浩斯運動”的發起人之一,阿莫斯出生那年,父母把德文姓氏“Weinraub”,改作“Gitai”,也就是這個姓氏的希伯來文翻譯。
阿莫斯在大學時也選擇了建築專業,1973年應召入伍,參加了第四次中東戰爭。母親送他一台超8攝影機,阿莫斯帶它上了前線。1973年10月11日,阿莫斯的23歲生日,他服役的直升機被敘利亞的飛彈擊落,他幸運生還,卻因此改變了人生。
戰後阿莫斯留學美國,讀取了伯克利大學建築學博士後學位(PHD),他告訴本刊記者:“曾經的伯克利留下很多有趣的經歷,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中心,聚集著新法蘭克福學派的人們,那是刺激的年代,很多時候,咖啡館和派對上的給養比在課堂上的教條還要豐盛。馬克思、弗洛伊德、費耶阿本德對我影響至深,他們告訴我一些人生應該遵循和尋找的精神,而不是急切地實現所謂的成功。”
阿莫斯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戰場歸來的紀錄片《救贖日戰爭的記憶》,7年後,他又用同名劇情片《救贖日戰爭》完整了自己的訴說。那是一部相當與眾不同的戰爭片,開場在救贖日假期的早晨,青年溫勞布(Weinraub)穿過假日裡死寂的小城去和戀人相會,他們在混合了各種顏色的畫布上做愛,聆聽戰爭的警報由遠及近,青年參軍到了前線,泥濘血泊和壯美自然的對照割裂了一切,時間的感覺漸漸失去。幾經生死,終於歸來,再見昔日的戀人,已經無法肯定自身存在的真實。
在接受三聯周刊採訪時,他說道:“戰爭回來,我只想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有些事實親身經歷後的內心感受是任何幻想、規則、美學所不及的,那場戰爭叫我意識到我需要拍電影,相對建築,它給我一種更加激進而強烈的表達可能。”
這段具有自傳色彩的戰爭往事,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出現在阿莫斯·吉泰的電影裡,甚至被用成喜劇色彩的橋段和插曲。《流離家族》(Désengagement,2007)里,阿莫斯客串了一位以色列軍人,為了讓士兵放朱莉婭·比諾什進門,講起的也還是這段經歷:“我試圖用電影解決很多問題,既然問題至今存在,那我的訴說就沒有理由停止。我呈現的戰爭,都在說同一個觀點——戰爭是對生命的浪費。我常想,如果我被殺了,我也就不會拍電影,而我要拍電影,也因為我要對抗被戰爭消耗掉的自我。我們應該警醒,應該找到更好的解決衝突的方式。如果衝突不可避免,那可否不一定要互相廝殺。”
紀錄如考古,劇情如建築
以戰爭作為起點,自然會有“家園”、“邊界”等主題進而成為關注對象。1979年阿莫斯·吉泰導演了他的第一部長篇紀錄片《房屋》,那本來是一部受僱於以色列公共電視台的作品,但年輕的阿莫斯卻執意記錄了耶路撒冷第14街上一所房屋的歷史——1948年前就擁有了那所房子的阿拉伯大家庭,還有聚集在周圍勞動的巴勒斯坦人,他們的猶太老闆,最早的猶太占有者,以及隨著時間推移,房子如何面臨永無止境的紛爭,一些人的希望,就是另一些人的惱怒。
以色列當局自然拒絕了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的播放,甚至銷毀了電影膠片,阿莫斯千辛萬苦保存下來VHS格式的母帶,並帶它遊歷了若干國際性的電影節,也因此收穫了屬於年輕以色列導演的聲譽。
1988到1997年,阿莫斯·吉泰又花了幾乎10年時間去記錄那幢房子的故事,房子四周的猶太鄰里,曾經阿拉伯家族的後人,甚至那些由暴動(1987年底爆發的以色列占領區內巴勒斯坦人的暴動)喚醒的巴勒斯坦勞工們的生活。
又10年後,阿莫斯再次把攝影機對準那所房屋,他找到了曾經阿拉伯屋主的女兒,在她彌留之際,請她講述了自己的人生,這位阿拉伯老婦的講述,照應出的是來自土耳其、比利時、南非的猶太遷移史,於是,《來自家園的訊息,來自房子的訊息》(News from Home,News from House,2006),震撼了世界。
“雖然看上去這是一系列在探討領土問題的電影,用到了地理學、倫理學,甚至是生物學,界定和討論也是越來越龐雜,但結論顯而易見——邊界是多么現實又多么虛幻的概念,幾乎是一種神秘主義的命題。電影不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記錄就是一種考古,發現一些東西,也毀掉一些東西,不同的是,電影相比古蹟,更像是一棵樹,它能在環境中生長,我覺得終於有一天,人們會因此而看到什麼。”阿莫斯這樣告訴本刊記者。
阿莫斯·吉泰對於所謂民族導演身份的否定,是決絕而鮮明的,他說:“我只關心現實本身和現實的出路。純粹民族主義的觀點很愚蠢,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是高度混雜的,‘民族’只能是個代表鄉愁的詞語。觀察一下西方的影響,在所有地方,乃至整個世界並沒有差別,看看我們的周圍,建築、服裝、任何東西,我們都無法得到一個純粹的民族的概念。這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傷感,但對我而言,絕對不足以作為電影的主題。我自己出生在以色列,父親來自柏林,外祖父母則來自華沙,我成長在中東,可以講阿拉伯語,但我到過美國伯克利大學學習,定居在巴黎工作,所以我認為我的文化應該是開放的,因為這就是現實。也只有如此,我們可以尋找途徑去人性地看待問題,並且以這種方式來製作電影,而不是炮製純粹民族主義的作品,雖然那么做顯然更加簡便。”
因此,阿莫斯·吉泰更願意把自己的劇情片創作形容為建築的過程,他說:“建築是和他人一起合作的過程,劇情片尤其也是這樣。”
人物評價
與阿莫斯合作了差不多20年、共同完成作品超過10部的編劇瑪麗·喬詩(Marie Josee)說到:“阿莫斯可以把劇本寫得很好,但他的知識分子氣質體現在,唯恐自己的任何偏見干擾了一部作品本身的完整和表意,所以他選擇和我一起創作。通常是這樣,阿莫斯提出問題,我們一起思考,我很清楚阿莫斯需要我什麼,因為我是女性,成長在完全和平優越的歐洲社會,對於以色列和中東生活懷有情感和一定程度的了解(曾在法國駐以色列使館工作過4年),更重要的是又同時保持著距離,必要時,可以謹慎地抽離於問題之外。我想,阿莫斯期待的就是,我能提供另一個視角中所看到的世界。你能在他的創作中看到他如何時刻提醒自己,要克制地捲入作品中。”
甚至,諸如此類的審慎而克制的態度,也延伸成為對觀眾的某種要求——理性地觀看。攜手法國女皇級老牌影星讓娜·莫娃的《歲月慈心》,恰是最好的佐證。故事發生在“里昂屠戶”的蓋世太保頭目克勞斯·巴比(Klaus Barbie)接受審判的日子,有關於此的新聞是那日母子晚餐的背景,兒子想就此解開有關身份的心結,了解父親所簽署的那份雅立安人種的聲明的前因後果,而母親只在抱怨,竟把豆子煮得像菠菜一樣軟爛,一次次地搪塞迴避,更激起兒子的好奇和不安。影片裡讓娜·莫娃所扮演的老婦,有老派法蘭西女人的嫵媚講究,她樂於把羊肉烤得恰到好處,並裝飾典雅,或者給兒媳展示件件引以為傲的首飾,私下卻鄭重地把孫輩們帶去猶太教堂,認真地要孩子們發誓:“永不忘記,保持寬容,拒絕偏見。”
拍一個猶太家庭對於歷史的面對,沒有煽情,沒有控訴,甚至不見一滴眼淚,在這部電影裡,阿莫斯·吉泰那種招牌似的水平移動鏡頭被發揮到極致,很多細節似乎是誤打誤撞中被拍進了攝影機。“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理性觀看,我不希望觀眾被捲入的程度過深,讓娜·莫娃是魅力四射的女人,但我想她也會同意我的說法,沒有必要非請她來只是演一位慈祥祖母,鏡頭表達著複雜的情緒,不忍觸碰與鋪陳現實,相對於故事本身,我更看重電影給觀眾帶來的理性層面的思考。”他說。
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顯然,當下世界,這樣的電影形式,絕對不是主流,但不僅僅是諸如讓娜·莫娃,經歷過法蘭西電影最光榮時代洗禮的女星,或者朱利婭·比諾什(《撤離加薩走廊》,2007)、娜塔麗·波曼,這些紅遍世界、無論在藝術電影領域或者好萊塢商業體系,都站穩了腳跟的演員們,甚至諸如貝爾托魯奇、菲利浦·加萊爾,或者馬賽琳·洛里丹(Marceline Loridan,伊文斯的妻子)(《哥連,放逐的靈魂》〔Golem,the Spirit of Exile,1991〕),這些已然功成名就的導演、藝術家,也常常出現在阿莫斯·吉泰的“邊緣電影”里。
有些時候,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為此表現出令人感嘆的堅持。比如娜塔麗·波曼,曾經給阿莫斯·吉泰發了整整6個月的郵件來推薦自己,阿莫斯·吉泰說他對這位好萊塢大明星的了解並不多,所以並沒有處理其中的任何一封信,直到他的製片人跑來說:“得了,你必須見見這個女孩!”當然,因此《自由區》(Free Zone)里就有了那驚世駭俗的側臉長鏡頭。
至於這種吸引力的原因,瑪麗·喬詩用“烏托邦”的比喻為本刊做了解釋:“阿莫斯·吉泰就是一個用電影實現自己烏托邦夢想的人,因為他一直如此,從不妥協,所以吸引著抱有同樣幻想的人們。”
1991年,阿莫斯·吉泰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AGAV,希伯來語意為“順便”,但這並不是一個實體的辦公室,因為大家分散在很多地方,阿莫斯說自己偏愛和各種各樣的人一起工作,但他並不願意用辦公室圈住別人的生活。“比如我的助手名叫桑德琳,是一個單身母親,有時候她想和她的女兒去動物園,她就沒時間來給我打電話。當她要陪女兒去學校,她也不會來接我電話,我不介意。因為我知道至少晚上,她就會幫我處理郵件,每個人可以安排自己的日程。瑪麗不僅給我寫劇本,她同時也是雜誌的編輯,我喜歡這種狀態。每個人都會有其他的事情,都在生活,因此我們的創作也生機勃勃。”他說。
瑪麗·喬詩如此描述“烏托邦”里工作的趣味:“通常阿莫斯提出問題,我們會在咖啡館,在任何時候聊起,可能圍繞著一個想法,各自去查找資料、歷史,尋找出頭緒。之後阿莫斯會請我寫出文學劇本,但這絕對不是結束,直到電影拍完最後一個鏡頭,甚至直到剪輯的最後一分鐘,創作才最終完成。他總是會和我們在一起,把很多想法分享給我們,並且十分尊重別人的意見,那是一種智者的尊重。”
“阿莫斯·吉泰是理想主義的,這毫無疑問,因此,他的電影、他的烏托邦是很多人的嚮往,但是支持這種理想主義成長和生存的,恰恰是阿莫斯·吉泰的現實意識,他有能力利用非常腳踏實地的現實主義方式去對抗現實本身。比如,任何人都明白拍電影的現實常常是一場和金錢的搏鬥,但是阿莫斯似乎從來不會被其困擾,他總是很明智而清醒地利用現有的條件,無論是較大的預算,還是較小的預算,他都能遊刃有餘其中。”
阿莫斯坦言,年輕時也經歷過找不到投資的尷尬,但是他關心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比如和電視台合作等)去解決問題。當時,很多電影界的前輩勸過他走另一條道路,比如先在商業片領域成功,再回頭展開自己想說的話題,但阿莫斯的態度向來堅決:“電影於我是一種媒介,其中的關鍵是我對它的操控和利用,進入商業流程,這種本末倒置就難糾正。對我來說,實際上並不存在商業和藝術的區分,我不這么想,所以即便我請來很大牌的明星,有很大預算地製作一部電影,但只要我自己的處理方式和主動地位沒受影響,那么這就是阿莫斯·吉泰的電影。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09 | 以色列電影史 | ---- | 拉菲爾·納賈利 | ---- |
2007 | 撤離加薩走廊 | ---- | 阿莫斯·吉泰 | 朱麗葉·比諾什, 讓娜·莫羅 |
1999 | 禁城之戀 | ---- | 阿莫斯·吉泰 | 雅艾爾·阿貝卡西斯 |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 | 電影 |
2014年 | 《與神對話》 | 電影 |
2013年 | 《威尼斯70周年:重啟未來》 | 紀錄片 |
《我是阿拉伯人》 | 電影 | |
2010年 | 《玫瑰信貸》 | 電影 |
2009年 | 《卡梅爾》 | 電影 |
2008年 | 《之後》 | 電影 |
2007年 | 《每人一部電影》 | 短片 |
《撤離加薩走廊》 | 電影 | |
2005年 | 《自由地帶》 | 電影 |
2004年 | 《承諾之地》 | 電影 |
2003年 | 《阿麗拉》 | 電影 |
2002年 | 《九一一事件簿》 | 短片 |
《凱德瑪》 | 電影 | |
2001年 | 《伊甸園》 | 電影 |
2000年 | 《贖罪日》 | 電影 |
1999年 | 《禁城之戀》 | 電影 |
1998年 | 《日復一日》 | 電影 |
1995年 | 《追憶似水》 | 電影 |
1993年 | 《尋找格爾木》 | 電影 |
1992年 | 《人偶,流放的精神》 | 電影 |
1991年 | 《人偶的誕生》 | 電影 |
1989年 | 《柏林耶路撒冷》 | 電影 |
1982年 | 《戰地日記》 | 紀錄片 |
1980年 | 《房屋》 | 紀錄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 | 電影 |
2013年 | 《我是阿拉伯人》 | 電影 |
2010年 | 《玫瑰信貸》 | 電影 |
2009年 | 《卡梅爾》 | 電影 |
2008年 | 《之後》 | 電影 |
2007年 | 《撤離加薩走廊》 | 電影 |
2005年 | 《自由地帶》 | 電影 |
2004年 | 《承諾之地》 | 電影 |
2003年 | 《阿麗拉》 | 電影 |
2002年 | 《九一一事件簿》 | 短片 |
《凱德瑪》 | 電影 | |
2000年 | 《贖罪日》 | 電影 |
1999年 | 《禁城之戀》 | 電影 |
1998年 | 《日復一日》 | 電影 |
1993年 | 《尋找格爾木》 | 電影 |
1992年 | 《人偶,流放的精神》 | 電影 |
1991年 | 《人偶的誕生》 | 電影 |
1989年 | 《柏林耶路撒冷》 | 電影 |
1982年 | 《戰地日記》 | 紀錄片 |
1980年 | 《房屋》 | 紀錄片 |
製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 | 電影 |
2014年 | 《與神對話》 | 電影 |
2013年 | 《我是阿拉伯人》 | 電影 |
2009年 | 《卡梅爾》 | 電影 |
2005年 | 《自由地帶》 | 電影 |
2004年 | 《承諾之地》 | 電影 |
2003年 | 《阿麗拉》 | 電影 |
2002年 | 《凱德瑪》 | 電影 |
2000年 | 《贖罪日》 | 電影 |
1999年 | 《禁城之戀》 | 電影 |
1993年 | 《尋找格爾木》 | 電影 |
1991年 | 《人偶的誕生》 | 電影 |
1989年 | 《柏林耶路撒冷》 | 電影 |
1982年 | 《戰地日記》 | 紀錄片 |
1980年 | 《房屋》 | 紀錄片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91年 | 《人偶的誕生》 | 電影 |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人物評價
阿莫斯·吉泰是以色列首屈一指的電影大師 ,他有著“以色列張藝謀”之稱 ,其電影作品在風格和思想方面都很寬泛,反映出其對中東歷史豐富而獨特的見解 。 (國際線上、騰訊娛樂、東方網評)
阿莫斯·吉泰的作品以流亡、猶太民族、烏托邦和中東歷史為主題,常常通過"三部曲"的電影結構對同一核心命題展開思考與追問,他的電影的敘事風格及其就以色列和猶太民族在女性、國土和宗教問題上的特殊性觀照,都顯示出其作品在電影史和當代文化研究上的不可或缺和關鍵意義 。 (《當代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