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斯·吉泰

阿莫斯·吉泰

阿莫斯·吉泰,1950年10月11日出生於以色列海法,以色列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以色列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80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處女作《房屋》 。1989年,憑藉劇情片《柏林耶路撒冷》獲得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評人獎 。1999年,執導劇情片《禁城之戀》獲得第52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 2000年,編導劇情片《贖罪日》獲得第53屆坎城電影節弗朗索瓦·加萊獎 。2002年,與10位導演共同拍攝紀錄片《九一一事件簿》獲得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2003年,憑藉劇情片《阿麗拉》獲得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提名 。2004年,執導驚悚片《承諾之地》獲得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2005年,憑藉劇情片《自由地帶》獲得第58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2007年,拍攝了“慶祝坎城電影節60周年”的3分鐘短片《每人一部電影》 。2010年,擔任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成員 。2013年,憑藉劇情片《我是阿拉伯人》獲得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2015年,憑藉傳記片《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獲得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

基本信息

生平介紹

被戰爭改變的人生

阿莫斯·吉泰是建築師維恩勞布(Munio Weinraub)和以色列政治活動家瑪格麗特(Efratia Margalit)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父親曾是名噪一時的“包浩斯運動”的發起人之一,阿莫斯出生那年,父母把德文姓氏“Weinraub”,改作“Gitai”,也就是這個姓氏的希伯來文翻譯。

阿莫斯在大學時也選擇了建築專業,1973年應召入伍,參加了第四次中東戰爭。母親送他一台超8攝影機,阿莫斯帶它上了前線。1973年10月11日,阿莫斯的23歲生日,他服役的直升機被敘利亞的飛彈擊落,他幸運生還,卻因此改變了人生。

戰後阿莫斯留學美國,讀取了伯克利大學建築學博士後學位(PHD),他告訴本刊記者:“曾經的伯克利留下很多有趣的經歷,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中心,聚集著新法蘭克福學派的人們,那是刺激的年代,很多時候,咖啡館和派對上的給養比在課堂上的教條還要豐盛。馬克思、弗洛伊德、費耶阿本德對我影響至深,他們告訴我一些人生應該遵循和尋找的精神,而不是急切地實現所謂的成功。”

阿莫斯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戰場歸來的紀錄片《救贖日戰爭的記憶》,7年後,他又用同名劇情片《救贖日戰爭》完整了自己的訴說。那是一部相當與眾不同的戰爭片,開場在救贖日假期的早晨,青年溫勞布(Weinraub)穿過假日裡死寂的小城去和戀人相會,他們在混合了各種顏色的畫布上做愛,聆聽戰爭的警報由遠及近,青年參軍到了前線,泥濘血泊和壯美自然的對照割裂了一切,時間的感覺漸漸失去。幾經生死,終於歸來,再見昔日的戀人,已經無法肯定自身存在的真實。

在接受三聯周刊採訪時,他說道:“戰爭回來,我只想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有些事實親身經歷後的內心感受是任何幻想、規則、美學所不及的,那場戰爭叫我意識到我需要拍電影,相對建築,它給我一種更加激進而強烈的表達可能。”

這段具有自傳色彩的戰爭往事,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出現在阿莫斯·吉泰的電影裡,甚至被用成喜劇色彩的橋段和插曲。《流離家族》(Désengagement,2007)里,阿莫斯客串了一位以色列軍人,為了讓士兵放朱莉婭·比諾什進門,講起的也還是這段經歷:“我試圖用電影解決很多問題,既然問題至今存在,那我的訴說就沒有理由停止。我呈現的戰爭,都在說同一個觀點——戰爭是對生命的浪費。我常想,如果我被殺了,我也就不會拍電影,而我要拍電影,也因為我要對抗被戰爭消耗掉的自我。我們應該警醒,應該找到更好的解決衝突的方式。如果衝突不可避免,那可否不一定要互相廝殺。”

紀錄如考古,劇情如建築

以戰爭作為起點,自然會有“家園”、“邊界”等主題進而成為關注對象。1979年阿莫斯·吉泰導演了他的第一部長篇紀錄片《房屋》,那本來是一部受僱於以色列公共電視台的作品,但年輕的阿莫斯卻執意記錄了耶路撒冷第14街上一所房屋的歷史——1948年前就擁有了那所房子的阿拉伯大家庭,還有聚集在周圍勞動的巴勒斯坦人,他們的猶太老闆,最早的猶太占有者,以及隨著時間推移,房子如何面臨永無止境的紛爭,一些人的希望,就是另一些人的惱怒。

以色列當局自然拒絕了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的播放,甚至銷毀了電影膠片,阿莫斯千辛萬苦保存下來VHS格式的母帶,並帶它遊歷了若干國際性的電影節,也因此收穫了屬於年輕以色列導演的聲譽。

1988到1997年,阿莫斯·吉泰又花了幾乎10年時間去記錄那幢房子的故事,房子四周的猶太鄰里,曾經阿拉伯家族的後人,甚至那些由暴動(1987年底爆發的以色列占領區內巴勒斯坦人的暴動)喚醒的巴勒斯坦勞工們的生活。

又10年後,阿莫斯再次把攝影機對準那所房屋,他找到了曾經阿拉伯屋主的女兒,在她彌留之際,請她講述了自己的人生,這位阿拉伯老婦的講述,照應出的是來自土耳其、比利時、南非的猶太遷移史,於是,《來自家園的訊息,來自房子的訊息》(News from Home,News from House,2006),震撼了世界。

“雖然看上去這是一系列在探討領土問題的電影,用到了地理學、倫理學,甚至是生物學,界定和討論也是越來越龐雜,但結論顯而易見——邊界是多么現實又多么虛幻的概念,幾乎是一種神秘主義的命題。電影不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記錄就是一種考古,發現一些東西,也毀掉一些東西,不同的是,電影相比古蹟,更像是一棵樹,它能在環境中生長,我覺得終於有一天,人們會因此而看到什麼。”阿莫斯這樣告訴本刊記者。

阿莫斯·吉泰對於所謂民族導演身份的否定,是決絕而鮮明的,他說:“我只關心現實本身和現實的出路。純粹民族主義的觀點很愚蠢,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是高度混雜的,‘民族’只能是個代表鄉愁的詞語。觀察一下西方的影響,在所有地方,乃至整個世界並沒有差別,看看我們的周圍,建築、服裝、任何東西,我們都無法得到一個純粹的民族的概念。這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傷感,但對我而言,絕對不足以作為電影的主題。我自己出生在以色列,父親來自柏林,外祖父母則來自華沙,我成長在中東,可以講阿拉伯語,但我到過美國伯克利大學學習,定居在巴黎工作,所以我認為我的文化應該是開放的,因為這就是現實。也只有如此,我們可以尋找途徑去人性地看待問題,並且以這種方式來製作電影,而不是炮製純粹民族主義的作品,雖然那么做顯然更加簡便。”

因此,阿莫斯·吉泰更願意把自己的劇情片創作形容為建築的過程,他說:“建築是和他人一起合作的過程,劇情片尤其也是這樣。”

人物評價

與阿莫斯合作了差不多20年、共同完成作品超過10部的編劇瑪麗·喬詩(Marie Josee)說到:“阿莫斯可以把劇本寫得很好,但他的知識分子氣質體現在,唯恐自己的任何偏見干擾了一部作品本身的完整和表意,所以他選擇和我一起創作。通常是這樣,阿莫斯提出問題,我們一起思考,我很清楚阿莫斯需要我什麼,因為我是女性,成長在完全和平優越的歐洲社會,對於以色列和中東生活懷有情感和一定程度的了解(曾在法國駐以色列使館工作過4年),更重要的是又同時保持著距離,必要時,可以謹慎地抽離於問題之外。我想,阿莫斯期待的就是,我能提供另一個視角中所看到的世界。你能在他的創作中看到他如何時刻提醒自己,要克制地捲入作品中。”

甚至,諸如此類的審慎而克制的態度,也延伸成為對觀眾的某種要求——理性地觀看。攜手法國女皇級老牌影星讓娜·莫娃的《歲月慈心》,恰是最好的佐證。故事發生在“里昂屠戶”的蓋世太保頭目克勞斯·巴比(Klaus Barbie)接受審判的日子,有關於此的新聞是那日母子晚餐的背景,兒子想就此解開有關身份的心結,了解父親所簽署的那份雅立安人種的聲明的前因後果,而母親只在抱怨,竟把豆子煮得像菠菜一樣軟爛,一次次地搪塞迴避,更激起兒子的好奇和不安。影片裡讓娜·莫娃所扮演的老婦,有老派法蘭西女人的嫵媚講究,她樂於把羊肉烤得恰到好處,並裝飾典雅,或者給兒媳展示件件引以為傲的首飾,私下卻鄭重地把孫輩們帶去猶太教堂,認真地要孩子們發誓:“永不忘記,保持寬容,拒絕偏見。”

拍一個猶太家庭對於歷史的面對,沒有煽情,沒有控訴,甚至不見一滴眼淚,在這部電影裡,阿莫斯·吉泰那種招牌似的水平移動鏡頭被發揮到極致,很多細節似乎是誤打誤撞中被拍進了攝影機。“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理性觀看,我不希望觀眾被捲入的程度過深,讓娜·莫娃是魅力四射的女人,但我想她也會同意我的說法,沒有必要非請她來只是演一位慈祥祖母,鏡頭表達著複雜的情緒,不忍觸碰與鋪陳現實,相對於故事本身,我更看重電影給觀眾帶來的理性層面的思考。”他說。

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顯然,當下世界,這樣的電影形式,絕對不是主流,但不僅僅是諸如讓娜·莫娃,經歷過法蘭西電影最光榮時代洗禮的女星,或者朱利婭·比諾什(《撤離加薩走廊》,2007)、娜塔麗·波曼,這些紅遍世界、無論在藝術電影領域或者好萊塢商業體系,都站穩了腳跟的演員們,甚至諸如貝爾托魯奇、菲利浦·加萊爾,或者馬賽琳·洛里丹(Marceline Loridan,伊文斯的妻子)(《哥連,放逐的靈魂》〔Golem,the Spirit of Exile,1991〕),這些已然功成名就的導演、藝術家,也常常出現在阿莫斯·吉泰的“邊緣電影”里。

有些時候,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為此表現出令人感嘆的堅持。比如娜塔麗·波曼,曾經給阿莫斯·吉泰發了整整6個月的郵件來推薦自己,阿莫斯·吉泰說他對這位好萊塢大明星的了解並不多,所以並沒有處理其中的任何一封信,直到他的製片人跑來說:“得了,你必須見見這個女孩!”當然,因此《自由區》(Free Zone)里就有了那驚世駭俗的側臉長鏡頭。

至於這種吸引力的原因,瑪麗·喬詩用“烏托邦”的比喻為本刊做了解釋:“阿莫斯·吉泰就是一個用電影實現自己烏托邦夢想的人,因為他一直如此,從不妥協,所以吸引著抱有同樣幻想的人們。”

1991年,阿莫斯·吉泰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AGAV,希伯來語意為“順便”,但這並不是一個實體的辦公室,因為大家分散在很多地方,阿莫斯說自己偏愛和各種各樣的人一起工作,但他並不願意用辦公室圈住別人的生活。“比如我的助手名叫桑德琳,是一個單身母親,有時候她想和她的女兒去動物園,她就沒時間來給我打電話。當她要陪女兒去學校,她也不會來接我電話,我不介意。因為我知道至少晚上,她就會幫我處理郵件,每個人可以安排自己的日程。瑪麗不僅給我寫劇本,她同時也是雜誌的編輯,我喜歡這種狀態。每個人都會有其他的事情,都在生活,因此我們的創作也生機勃勃。”他說。

瑪麗·喬詩如此描述“烏托邦”里工作的趣味:“通常阿莫斯提出問題,我們會在咖啡館,在任何時候聊起,可能圍繞著一個想法,各自去查找資料、歷史,尋找出頭緒。之後阿莫斯會請我寫出文學劇本,但這絕對不是結束,直到電影拍完最後一個鏡頭,甚至直到剪輯的最後一分鐘,創作才最終完成。他總是會和我們在一起,把很多想法分享給我們,並且十分尊重別人的意見,那是一種智者的尊重。”

“阿莫斯·吉泰是理想主義的,這毫無疑問,因此,他的電影、他的烏托邦是很多人的嚮往,但是支持這種理想主義成長和生存的,恰恰是阿莫斯·吉泰的現實意識,他有能力利用非常腳踏實地的現實主義方式去對抗現實本身。比如,任何人都明白拍電影的現實常常是一場和金錢的搏鬥,但是阿莫斯似乎從來不會被其困擾,他總是很明智而清醒地利用現有的條件,無論是較大的預算,還是較小的預算,他都能遊刃有餘其中。”

阿莫斯坦言,年輕時也經歷過找不到投資的尷尬,但是他關心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比如和電視台合作等)去解決問題。當時,很多電影界的前輩勸過他走另一條道路,比如先在商業片領域成功,再回頭展開自己想說的話題,但阿莫斯的態度向來堅決:“電影於我是一種媒介,其中的關鍵是我對它的操控和利用,進入商業流程,這種本末倒置就難糾正。對我來說,實際上並不存在商業和藝術的區分,我不這么想,所以即便我請來很大牌的明星,有很大預算地製作一部電影,但只要我自己的處理方式和主動地位沒受影響,那么這就是阿莫斯·吉泰的電影。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09 以色列電影史 ---- 拉菲爾·納賈利 ----
2007 撤離加薩走廊 ---- 阿莫斯·吉泰 朱麗葉·比諾什, 讓娜·莫羅
1999 禁城之戀 ---- 阿莫斯·吉泰 雅艾爾·阿貝卡西斯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電影
2014年《與神對話》電影
2013年《威尼斯70周年:重啟未來》紀錄片
《我是阿拉伯人》電影
2010年《玫瑰信貸》電影
2009年《卡梅爾》電影
2008年《之後》電影
2007年《每人一部電影》短片
《撤離加薩走廊》電影
2005年《自由地帶》電影
2004年《承諾之地》電影
2003年《阿麗拉》電影
2002年《九一一事件簿》短片
《凱德瑪》電影
2001年《伊甸園》電影
2000年《贖罪日》電影
1999年《禁城之戀》電影
1998年《日復一日》電影
1995年《追憶似水》電影
1993年《尋找格爾木》電影
1992年《人偶,流放的精神》電影
1991年《人偶的誕生》電影
1989年《柏林耶路撒冷》電影
1982年《戰地日記》紀錄片
1980年《房屋》紀錄片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電影
2013年《我是阿拉伯人》電影
2010年《玫瑰信貸》電影
2009年《卡梅爾》電影
2008年《之後》電影
2007年《撤離加薩走廊》電影
2005年《自由地帶》電影
2004年《承諾之地》電影
2003年《阿麗拉》電影
2002年《九一一事件簿》短片
《凱德瑪》電影
2000年《贖罪日》電影
1999年《禁城之戀》電影
1998年《日復一日》電影
1993年《尋找格爾木》電影
1992年《人偶,流放的精神》電影
1991年《人偶的誕生》電影
1989年《柏林耶路撒冷》電影
1982年《戰地日記》紀錄片
1980年《房屋》紀錄片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伊扎克·拉賓的最後一天》電影
2014年《與神對話》電影
2013年《我是阿拉伯人》電影
2009年《卡梅爾》電影
2005年《自由地帶》電影
2004年《承諾之地》電影
2003年《阿麗拉》電影
2002年《凱德瑪》電影
2000年《贖罪日》電影
1999年《禁城之戀》電影
1993年《尋找格爾木》電影
1991年《人偶的誕生》電影
1989年《柏林耶路撒冷》電影
1982年《戰地日記》紀錄片
1980年《房屋》紀錄片

剪輯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1年《人偶的誕生》電影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2005 第5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自由地帶 (提名)
  • ▪ 2002 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凱德瑪 (提名)
  • ▪ 2000 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弗朗索瓦·加萊獎 贖罪日 (獲獎)
  • ▪ 2000 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贖罪日 (提名)
  • ▪ 1999 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禁城之戀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2015 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拉賓,最後一天 (提名)
  • ▪ 2013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特別榮譽獎 我是阿拉伯人 (獲獎)
  • ▪ 2013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綠色水滴環保電影獎 我是阿拉伯人 (獲獎)
  • ▪ 2013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我是阿拉伯人 (提名)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電影未來獎-電影和平獎 承諾之地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承諾之地 (提名)
  • ▪ 2003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阿麗拉 (提名)
  • ▪ 2002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九一一事件簿 (獲獎)
  • ▪ 2001 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Eden (提名)
  • ▪ 1999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Zion, Auto-Emancipation (獲獎)
  • ▪ 1989 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Bastone Bianco評論獎-特別提及 柏林耶路撒冷 (獲獎)
  • ▪ 1989 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柏林耶路撒冷 (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2003 第2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歐盟電影獎 九一一事件簿 (提名)

人物評價

阿莫斯·吉泰是以色列首屈一指的電影大師 ,他有著“以色列張藝謀”之稱 ,其電影作品在風格和思想方面都很寬泛,反映出其對中東歷史豐富而獨特的見解 。 (國際線上、騰訊娛樂、東方網評)

阿莫斯·吉泰的作品以流亡、猶太民族、烏托邦和中東歷史為主題,常常通過"三部曲"的電影結構對同一核心命題展開思考與追問,他的電影的敘事風格及其就以色列和猶太民族在女性、國土和宗教問題上的特殊性觀照,都顯示出其作品在電影史和當代文化研究上的不可或缺和關鍵意義 。 (《當代電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