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特徵

中俄分界河

自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簽訂後,江北土地被割讓給俄國,黑龍江開始成為中俄大部分地區的邊界。1900年八國聯軍向中國開進時,俄國以保護中東鐵路為由出兵越過黑龍江,放火燒毀當時屬於清朝的璦琿城,並製造了海蘭泡慘案,並深入清朝國境約40公里。不久戰事結束,並將原屬清政府管轄的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北岸)以武力占領。1907年江南部分建黑龍江省。簡稱黑。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以黑龍江為基本邊界,擱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權爭議。但自珍寶島事件後中蘇關係逐漸惡化,兩國軍隊開赴黑龍江沿岸,導致黑龍江地區局勢危急。自20世紀80年代末才有所緩和。
197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強,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簽訂大量貿易協定,並將黑河市、同江市等數個沿江城市與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等遠東城市闢為邊境互貿城市,利用互補的資源優勢帶動黑龍江流域地區經濟的發展。
中國與俄羅斯在90年代至21世紀初相繼確定了東端邊界的走向。中國方面放棄了自19世紀中葉被俄國取得的大量土地的主權要求,以及被強占的江東六十四屯。同意將兩國邊界以實際控制線,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為主要依據進行劃分。目前邊界走向已確定完畢。但中華民國方面對俄國占領江東六十四屯的合法性從未予以承認。
2004年,中國和俄羅斯簽署最後邊界協定,將兩國國界以黑龍江為基本界限劃清。
水系
南岸
漠河縣、塔河縣、呼瑪縣、黑河市、遜克縣、嘉蔭縣、同江市、撫遠縣
哈巴羅夫斯克(Хаба́ровск,原中國名為伯力),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
北岸
下列寧斯克耶
共青城(Комсомо́льск-на-Аму́ре)
尼古拉耶夫斯克(Николаевск-на-Аму́ре,原中國名為廟街,黑龍江之入海口)
布拉戈維申斯克(Благове́щенск,原中國名為海蘭泡,阿穆爾州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