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崑崙大山深處的阿爾塔什村,地處崑崙山板塊的新疆葉爾羌河流域,惠及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經過五年精心準備,總投資86.62億元,於2011年10月10日開工建設。

項目概況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承建者是新疆新華葉爾羌河流域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灌溉、改善生態併兼顧發電等綜合效益。主要開發目標是將葉爾羌河下游一般防洪保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從不足2.5年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重點防洪保護對象的標準從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水庫總庫容22.49億立方米,年均向塔里木河輸水3.3億立方米,灌溉保證率提高到75﹪,控制灌溉面積630.89萬畝。能有效緩解轄區電力吃緊態勢,工程總工期為74個月。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惠及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建設與發展,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經濟意義和現實意義。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喀什地區莎車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交界處,是葉爾羌河幹流山區下遊河段的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是葉爾羌河幹流梯級規劃中“兩庫十四級”的第十一個梯級,主要由攔河壩、泄水建築物、發電引水系統、電站廠房、生態基流放水洞等建築物組成,規划水庫正常蓄水位1820米,最大壩高164.8米,水庫總庫容22.49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755兆瓦,設計年發電量22.6億千瓦時。工程總投資86億元,總工期為74個月,是目前我區最大的水利工程,並由於在設計、施工等方面面臨諸多技術難點,被業內專家稱為“新疆的三峽工程”。

項目規模

該工程在保證向塔里木河生態輸水的同時,具有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功能,建成後可大大調節葉爾羌河徑流在年內的分配。據介紹,該工程可有效控制上游山區洪水,結合規劃堤防建設將下游重點防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從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一般防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從2.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工程可解決葉爾羌河流域灌區春旱缺水和灌區農民民眾沉重的防洪負擔,改變流域和南疆三地州電力短缺狀況,改善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和葉爾羌河流域生態環境,推動流域和南疆三地州國民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工程通過水庫調節,在保證年均向塔河輸水3.3億立方米的前提下,具有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作用。葉爾羌河流域是全國第四大灌區,該工程投入運營後,灌區灌溉保證率將從目前不足50%提高到75%,農田灌溉條件將得到明顯改善。工程同時可以為南疆提供清潔能源、緩解當地用電緊張的狀況,還可以改變當地貧困面貌,增加農民收入。

該項目對於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以及惠及百姓民生具有重大意義。促進南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建設和諧社會,特別是對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全國水利援疆工作會精神,加快新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好喀什特殊經濟開發區作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項目奠基

2011年10月11日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專程來到葉爾羌河畔,揮鍬培土,在群山聳峙的擬建壩處舉行奠基儀式。

數據

為大(1)型I等工程。控制流域面積4645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66.1億m。建成後控制灌溉面積651.47萬畝,多年平均供給葉爾羌河灌區用水50.75 億立方米,增供水量4.17億立方米,灌區灌溉保證率將從目前不足50%提高到75%。正常蓄水位1820米,相應水庫面積31.06km,相應庫容12.61億m,回水長度44.49km。防洪高水位1817.63米(抵禦50年一遇)。汛限水位1813.0/1817.30米。防洪庫容1.14億m。死水位1770.0米,死庫容8.69億m。水庫總庫容(校核洪水位以下)22.45億m。設計抵禦千年一遇洪水,設計洪水位1821.65米,洪峰流量13540m/s,七日洪量17.20億m,最大瀉量5911m/s。校核洪水為萬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823.64米,洪峰流量18403m/s,七日洪量20.38億m,最大瀉量6697m/s。

下遊河道安全瀉量現為2.5年一遇的1750m/s,灌區防洪工程完成後可達10年一遇的4272m/s。水庫建成後可把20年一遇洪水削減為2.5年一遇,20-50年一遇洪水削減到10年一遇。

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保證葉爾羌河年均向塔里木河輸水3.3億立方米。

樞紐建築物包括:

•攔河壩: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堆石壩。壩頂高程1825.8米,最大壩高164.8米。壩頂長795m。壩址的砂卵礫石覆蓋層最大厚度93.9m。設防地震烈度8度。

•泄沙泄洪洞:深孔放空沖沙洞2條,分別長1445.919m和656.82m,井口高程為1715米。瀉量分別為928.6與890.2m/s。

•中孔泄洪洞:1條,進口高程1750m,長573m,寬8米,高8米。瀉量2300m/s。

•岸邊式表孔溢洪洞:兩條,堰頂高程1805.5米,長度分別為773.124m和824.141m,寬15米。單洞設計瀉量1983m/s;單洞校核瀉量2361m/s。

•發電引水洞:兩條壓力輸水管線,平行布置於右岸。全長分別為6.01km和5.95km。進口高程1750m。單洞設計流量222.4m/s。一洞二機布置。

•右岸地面電站廠房:水輪機安裝高程1601.7米。總裝機容量4X175MW,設計年發電量17.81億千瓦時。

•壩後生態基流放水洞及其電站廠房:流量49.4m/s,水輪機安裝高程1663.8米,生態電站裝機2X27.5MW,設計年發電量4.0億千瓦時。

水庫移民4000餘人。

歷史

1981年初開始前期勘測設計。2006年6月18日,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喀什行署三方簽訂《新疆葉爾羌河、塔什庫爾乾河綜合開發合作意向書》。2006年11月,新疆新華葉爾羌河流域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註冊成立,開展項目各項前期工作。2008年10月完成項目建議書階段的勘察工作。2010年8月26日-29日,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諮詢公司組織專家組對《新疆葉爾羌河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建議書》進行評估。2011年10月10日開工建設。總投資100.2338億元,其中淹沒與征地投資18億元。總工期74個月。2012年5月6日至10日,新疆葉爾羌河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報告審查會在喀什召開,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對《新疆葉爾羌河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審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