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1949年8月27日,新疆三區革命領導人之一達列力汗·蘇古爾巴也夫和阿合買提江等三區革命領導人應毛澤東邀請,乘飛機在取道蘇聯赴北平(今北京)參加新政協會議途中,不幸失事遇難。1950年,達列力汗·蘇古爾巴也夫的遺體被送運回他的家鄉——阿勒泰,安葬在阿勒泰第一座水電廠附近的山丘上。1959年,中共阿勒泰地委、專署修建了阿勒泰地區烈士陵園,將達列力汗·蘇古爾巴也夫遺骨遷葬於此。陵園主要包括烈士墓、烈士紀念碑、弔唁平台、烈士紀念館、綜合管理層、陵園綠地等基礎設施。建園

陵園內還安葬著新中國解放初期在剿匪戰鬥中光榮犧牲的騎七師二十團副團長王金玉烈士和三區革命烈士馬向·艾得力拜也夫,恰熱甫·斯徒瓦尼;1998年與犯罪份子搏鬥英勇犧牲的阿勒泰市團結路派出所所長韓新忠烈士;2000年為搶救落水兒童而犧牲的地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幹部徐華勝烈士;2003年為救火而犧牲的現役士兵汪琦烈士;2008年8月遭遇喀什“8.4”爆炸襲擊而犧牲的王都慶烈士。
此外,烈士陵園內還安葬著在阿勒泰工作去世的老紅軍、老八路,解放戰爭時期的離休老幹部以及對邊疆的革命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專家、老教授,曾經擔任過地直、阿勒泰市直副縣級以上職務的領導幹部和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知識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