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羅夫模型

阿克羅夫模型又稱檸檬模型(lemon模型)。阿克洛夫提出了一個逆向選擇的簡單模型(“檸檬”市場):在一個二手汽車市場中,賣者比買者更加了解產品特性,並以舊車為例對此進行了經典分析。

原理簡介

阿克羅夫模型又稱檸檬模型(lemon模型)。
阿克洛夫提出了一個逆向選擇的簡單模型(“檸檬”市場):在一個二手汽車市場中,賣者比買者更加了解產品特性,並以舊車為例對此進行了經典分析。

詳細內容

在舊車市場上,既定的舊車賣者和關心車子質量的買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已經在車行里工作多年的賣者對舊車的性能、保養程度或損壞程度了如指掌,而買者卻無從得知這些信息。阿克洛夫把這種市場描述為“檸檬”市場,把舊車比喻為“檸檬”。

理論發展

“檸檬”(有缺陷的車子的口語用詞)就成了每位經濟學家辭彙中一個眾人熟知的比喻說法。阿克洛夫認為,買者常常必須依賴各種近似估計的技巧,使他們能從有形到無形作出推斷。如果對一輛雖有少許凹坑和劃痕但裝飾很好的汽車和一輛明顯破舊的汽車進行比較,買者可能會推斷前者比後者保養得好,據此估計汽車的技術可靠性。然而,大多數人很快意識到這種推斷是犯了Ⅰ型錯誤(指在統計檢驗中不接受正確的零假設),即提出了錯誤的主張,認為一輛漂亮的車等於一輛好車。於是,涉及一些更重要的交易方面,消費者根據可靠性等近似估計技巧推測對一輛舊車作出的報價,可能會比那些知道舊車前主人如何小心翼翼地保養這輛車的人要來得低。人們會預料到市場上的汽車外表華麗,但保養不當或有瑕疵。如果購車者是個風險中性者,在他不能確知所購車輛的內在價值的前提下,他願意接受的價格也只是所有舊車價值按機率加權計算的一個平均值,即預期價格,而不管購得的舊車質量如何。結果,過了一段時間,這種預測增加了買者對產品質量的不確定性,進一步降低了合理的報價。隨著時間的流逝,買者通過經驗發現賣者把低於中等水平的產品投入市場,這種認為產品質量遞減的意識反過來又會使產品的價格下降。這一過程不斷持續,最後市場上只剩下損壞最嚴重的舊車,所有稍好一點的舊車都會從市場上消失。

模型實例

阿克洛夫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他的觀點。假設一種產品以不可分割的單位進行買賣,並且具有固定比例λ和1-λ的低和高兩種質量。每個買者潛在地有興趣購買一輛汽車,但在購買時無法識別兩種質量之間的區別。所有的買者對兩種質量作出相同的估價:對買者來說低質量的車值WL美元,而高質量的車值WH美元,且WH>WL。每個賣者了解他所賣的汽車的質量,評價低質量汽車的價格為VL美元(VL<WL),而高質量汽車的價格為VH美元(VHW(W=λWL+(1-λ)WH)。如果貿易在這種條件下發生,買者的(理性)質量預期將會嚴格地為W。換句話說,市場價格不可能超過W(假定消費者是風險厭惡者或風險中性者)。高質量產品的賣者就會因此退出市場,僅留下低質量產品的這種逆向選擇。

模型結論

在市場上用“檸檬”進行欺詐的賣者,將促使整個市場趨於瓦解,因為他們逐漸將合法交易活動逐出市場。經濟主體又具有強烈的動機來消除這種不良影響,許多市場機制可以被看作是為了增加信息的確定性而出現的:比如二手市場的專業銷售商、品質保證書、品牌產品、連鎖店、各種技術教育認證等。

現實套用

阿克洛夫繼而指出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逆向選擇在現實的各種交易市場中是普遍存在的。諸如在保險市場中,由於投保人比保險公司更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保險公司只能提高醫療保險的價格來匹配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只有認為自身健康狀況較差的人才會繼續投保,於是參加保險者的平均健康狀況隨著保價的提高而下降,最終導致保險公司經常拒絕年老的投保人,這一現象的存在也為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據。文中所舉的例子還包括欠已開發國家的金融市場,以及少數民族受到的就業歧視問題。
他在論文中總結道:“這(逆向選擇)可能解釋許多經濟制度”。這種預言已經成為現實,他成為分析經濟制度如何緩和不對稱信息後果的重要工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