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傘形科防風屬植物]

防風[傘形科防風屬植物]
防風[傘形科防風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防風( (Trucz.) Schischk.)多年生草本,根粗壯,細長圓柱形,淡黃棕色。莖單生,自基部分枝較多,與主莖近於等長,有細棱,基生葉叢生,有扁長的葉柄,基部有寬葉鞘。葉片卵形,有柄。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較小,頂生葉簡化,有寬葉鞘。復傘形花序多數,生於莖和分枝,頂端花序梗長2-5厘米;傘輻無毛;小傘形花序有花4-10;無總苞片;小總苞片線形,先端長約3毫米,萼齒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無毛。雙懸果狹圓形,幼時有疣狀突起,成熟時漸平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產中國黑龍江、吉寧、遼寧、內蒙古、河北、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山東等省區。生長於草原、丘陵、多礫石山坡。根供藥用,用於治感冒、頭痛、周身關節痛、神經痛等症。(概述圖片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防風 防風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粗壯,細長圓柱形,分 歧,淡黃棕色。根頭處被有纖維狀葉殘基及明顯的環紋。莖單生,自基部分枝較多,斜上升,與主莖近於等長,有細棱,基生葉叢生,有扁長的葉柄,基部有寬葉鞘。葉片卵形或長圓形,長14-35厘米,寬6-8(-18)厘米,二回或近於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長圓形,有柄,長5-8厘米,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狹楔形,長2.5-5厘米,寬1-2.5厘米。

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較小,頂生葉簡化,有寬葉鞘。復傘形花序多數,生於莖和分枝,頂端花序梗長2-5厘米;傘輻5-7,長3-5厘米,無毛;小傘形花序有花4-10;無總苞片;小總苞片4-6,線形或披針形,先端長,長約3毫米,萼齒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長約1.5毫米,無毛,先端微凹,具內折小舌片。雙懸果狹圓形或橢圓形,長4-5毫米,寬2-3毫米,幼時有疣狀突起,成熟時漸平滑;每棱槽內通常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坦。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產中國黑龍江、吉寧、遼寧、內蒙古、河北、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山東等省區。生長於草原、丘陵、多礫石山坡。

生長習性

防風耐寒、耐乾旱,忌過濕和雨澇, 防風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但應選擇地勢高燥的向陽土地,土壤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適宜。粘土、澇窪、酸性大或重鹽鹼地不宜栽種。

繁殖方式

播種

秋播與春播均可。中國北方秋播多於晚秋上凍之前,秋播宜用乾種子,來春出苗,出苗齊、出苗率高,根部質地堅實,粉性足,品質好。春季播種應在5月中下旬,即在地溫達到15℃以上時播種。春播發芽出苗率低,播前先將種子置於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稍晾乾外皮再行播種。播種時,於做好的床內,按行距20厘米,開深3-5厘米的淺溝,覆土1-1.5厘米,稍加鎮壓。每畝播量2千克左右。

移苗

育苗可春播或秋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15厘米橫畦開溝,深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2厘米,稍加鎮壓,畝播量6-8千克。畦上蓋草苫保溫保濕,澆透水,播後20-25天即可出苗。播後遇春旱時要及時澆水,使土壤含水量達40%,以利出苗。出苗後要連續除草鬆土3次,使畦面無雜草。苗高8厘米時追肥,畝施廄肥10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

根段

在秋季或早春收穫時,選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條,截成3-5厘米長的小段,按行株距50×15厘米挖穴栽植,穴深6-8厘米,每穴栽入一個根段,不能倒栽,再覆土3厘米。畝用種根50千克左右。也可於晚秋將種根按10×3厘米的行株距假植,待根段上段長出不定芽或翌日春長出1-2片葉子時再定植。

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

人工栽培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壤土、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做床。畝施農家肥2000千克。採用大壟高床,床寬130-140厘米,長度視需要而定,床高10-12厘米,床間距30厘米。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6月前需進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間清潔。植株封行時,先摘除老葉,後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時結合清理場地,再次培土以利於根部越冬。

間苗、定苗與補苗。苗高5厘米時,按株距10厘米間苗;苗高10-13厘米時,按30厘米株距定苗。對缺苗部位進行移栽補苗。要帶土移栽,栽後及時澆水,以利成活。

追肥。在基肥足、生長健壯時,第一年可不追肥。否則,可在叢生葉封壟前畝追施腐熟的餅肥50千克或尿素5-10千克加磷酸二銨7千克。第二年返青時,畝追施人糞尿1000千克加磷酸二銨7千克,或每畝追施硫酸銨15千克加磷酸二銨7-8千克。

灌水與排水。播種後至出苗,應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表面板結,影響出苗。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澇,以免爛根死苗。

摘薹。對兩年生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開花時,除留種外,發現花薹時應及時將其摘除。

1.

中耕除草。6月前需進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間清潔。植株封行時,先摘除老葉,後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時結合清理場地,再次培土以利於根部越冬。

2.

間苗、定苗與補苗。苗高5厘米時,按株距10厘米間苗;苗高10-13厘米時,按30厘米株距定苗。對缺苗部位進行移栽補苗。要帶土移栽,栽後及時澆水,以利成活。

3.

追肥。在基肥足、生長健壯時,第一年可不追肥。否則,可在叢生葉封壟前畝追施腐熟的餅肥50千克或尿素5-10千克加磷酸二銨7千克。第二年返青時,畝追施人糞尿1000千克加磷酸二銨7千克,或每畝追施硫酸銨15千克加磷酸二銨7-8千克。

4.

灌水與排水。播種後至出苗,應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表面板結,影響出苗。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澇,以免爛根死苗。

5.

摘薹。對兩年生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開花時,除留種外,發現花薹時應及時將其摘除。

採收加工

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在萌芽前採收。用種子繁殖的防風,第二年就可收穫。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風,在水肥充足、生長茂盛的條件下,當根長30厘米、粗1.5厘米以上時,當年即可採收。秋播的於翌年10-11月採收。採收時須從畦一端開深溝,按順序挖掘,根挖出後除去殘留莖和泥土。每畝可收乾品藥材200-300千克。

病害防治

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和嫩莖,發病初期在葉片及嫩莖上產生白色近圓形的點狀白粉斑,以後逐漸蔓延,全葉及嫩莖被白粉狀物覆蓋。發病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及嫩莖枯死。此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以閉囊殼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年春溫濕度條件適宜時釋放出子囊孢子,從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發病植株上產生的分子孢子,通過風雨傳播,進行頻繁的重複侵染。
防治方法:⑴農業防治。加強田間管理,秋冬季及時清除病殘體可減少越冬菌源,注意田間通風透光。⑵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噴施40%氟矽唑懸浮劑1萬倍液、12.5%志信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3次。

斑枯病

主要危害葉片,莖稈也可受害。葉片染病病斑生在葉兩面,圓形至近圓形,大小2-5毫米,褐色,中央色稍淺,上生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該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或病莖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措施:⑴農業防治。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氣;科學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入冬前清潔田園,燒掉病殘體,減少菌源。⑵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摘除病葉,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視病情噴2-3次,間隔7-10天,以防感染擴大。

主要價值

根供藥用,為中國東北地區著名藥材之一。有發汗、祛痰、驅風、發表、鎮痛的功效,用於治感冒、頭痛、周身關節痛、神經痛等症。

防風以根入藥。味辛、甘,性溫。有解表發汗、祛風除濕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關節酸痛、破傷風;此外,防風葉、防風花也可供藥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