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56年,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建校。1978年,安徽師範大學阜陽分校(專科班)創建。
1980年,安徽師範大學阜陽分校(專科班)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阜陽專科學校)。
1981年,安徽師範大學(阜陽專科學校)改建為阜陽地區中學。
1983年,阜陽地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升格阜陽教育學院。
1984年,阜陽教育學院通過教育部備案。
1998年,開始舉辦高等職業教育,是安徽省起步較早的兩所高職院校之一。
1999年,阜陽教育學院、阜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阜陽衛生學校合併組建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籌建)。
2001年6月,更名為阜陽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被授予安徽省首批6所省級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之一。
2009年,阜陽建築學校併入。
2010年,列入國家百所骨幹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3年9月,阜陽衛生學校併入。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2院4系2部,專科常設專業42個。
系部 | 專業名稱 |
---|---|
生化工 程學院 | 園藝技術 |
園林工程技術 | |
設施農業技術 | |
微生物技術及套用 |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 |
護理 | |
醫學檢驗技術 | |
工程科 技學院 | 數控技術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
套用電子技術 |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
工程造價 |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
計算機系統維護 | |
網路系統管理 | |
圖形圖像製作 | |
經濟 貿易系 | 會計電算化 |
市場行銷 | |
物流管理 | |
導遊 | |
酒店管理 | |
人力資源管理 | |
法律事務 | |
人文 社科系 | 文秘(辦公自動化方向) |
傳媒策劃與管理 | |
新聞采編與製作 | |
動漫設計與製作 | |
環境藝術設計 | |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 |
影視廣告 | |
初等教育(中文與社會方向) | |
基礎教學部 | 初等教育(數學與科學方向) |
外語系 | 套用英語 |
英語教育 | |
基礎教學部 | 社會體育 |
師資力量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專兼職教師500多人。專任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的71.51%,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的49.45%,正高職稱15人,博士2人。雙師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為92.59%,有4個省級教學團隊,13名省級專業帶頭人,4名省級教學名師,6名省級教壇新秀,3名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名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1名市級拔尖人才。
省級教學名師:慕燦、王明躍、徐哈軍、龔雪梅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 薛海 | 2015年 |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宋朝偉 | |
機電一體化技術教學團隊 | 慕燦 | 2014年 |
計算機套用技術教學團隊 | 童德茂 |
教學建設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設有省部級精品課程10門,省校兩級質量工程項目196門。
國家重點建設專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築工程技術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
安徽省特色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酒店管理、食品生物技術
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護理、物流管理、市場行銷、會計電算化、學前教育、國小教育、食品營養與檢測、園林工程技術、園藝技術、工程造價
安徽省高職教育創新發展建設專業:學前教育
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名稱 | 負責人 | 年份 |
---|---|---|
花卉園藝學 | 龔雪梅 | 2009 |
微生物學 | 張新紅 | 2009 |
數控編程與操作 | 楊輝 | 2009 |
學校榮譽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先後被評為阜陽市園林式單位、社會治安治理先進單位、城市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和安徽省首批50家“花園式”單位之一。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14年,學校獲得安徽省自然科學重點項目1項,阜陽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4項。新增校級產學研項目6項,自然科學項目9項,人文社會科學項目7項,3名教師申報11項專利成功獲批。
2010年,安徽省教育廳下發了《關於下達2010年度高校省級科學研究項目的通知》(皖教秘科20105號),學院3個項目立項,其中,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項,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項,王明躍老師的《高羊茅草坪草在淮北地區適應性研究》、張新紅老師的《活性污泥成分分析及在雙孢蘑菇栽培中的套用研究》獲得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立項,葉樹斌老師的《科學發展觀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獲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立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館藏圖書67萬冊,電子圖書6500GB。學術期刊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開設有思想政治研究、高職教育教學、技術套用與開發以及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文學等人文社科研究欄目。該刊已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龍源期刊網”和“台灣華藝線上圖書館”等資料庫,並藉助超星“域出版”平台進行移動互動式傳播。
2013年10月,該刊榮獲“安徽省高校學報優秀編校質量獎”;2014年11月,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優秀期刊”;2014年11月成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第一批學術期刊;2015年11月,被安徽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認定為A類期刊(皖新廣發[2015]60號),成為安徽省首批認定的學術期刊;2016年6月,在新修訂的“安徽省高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條件”中被列為三類期刊。
對外交流
2014年12月31日,該校工程科技學院在實訓樓會議室舉辦了“科技發明與專利申請”的學術報告會。工程科技學院和生化工程學院的科研骨幹、企業技術人員共70餘人聆聽了阜陽市智慧財產權領域專家主講的報告會。
2014年3月28日,合肥工業大學韓江教授應邀到該校工程科技學院進行學術交流。機電工程系全體教師和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代表共70餘人參加了交流會。
2015年10月15日下午,安徽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碩士生導師王仕傳副教授應邀與該校建築工程系教師就建築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和發展方向作交流。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標誌由阜陽師範學院藝術系曲強教授設計,由暖黃色背景襯托的雙“T”組構和“阜陽職業技術學院”中英文組成。
(1)標誌的形態追求昂揚的動感,以體現學院的朝氣、個性與自信;
(2)藍色“T”是英文單詞Technical的第一個字母,表示職業技術;灰色“T”象徵“灰領”的培養目標。雙“T”組構,一是為合成“F”,體現出地域性;二是為凸顯阜陽職業技術學院“以農學為基礎,以工科為主幹,多科類協調發展”的辦學特色。
(3)暖黃色背景既顯示了學院溫暖人心、充滿活力的氛圍,又展示了學院面向未來的發展智略,同時也寓意著學院方正厚重。
敦品勵行技強業精
校訓詞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辦學道路;以農學為基礎,以工科為主幹,多科類協調發展;立足阜陽,服務區域經濟,培養適需對路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的辦學定位。
教書育人,啟智求真,既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自尊、自愛、自警、自勵,崇尚真理,完善人格,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工學結合,知行合一,通過經常性的實習、實訓和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活動,變知識為能力,縮短適應期,增強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突出專業技能和崗位能力培養,要求教師做“雙師型”教師,學生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業精於勤,愛崗敬業,教師教藝圓熟,學生熱愛專業,對所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精益求精。
校訓詞由4個二字格詞語構成,簡潔、勻稱,上口、易記,涵蓋了道德品行、能力素質、人才培養規格等方面的內容,集中概括了該院作為職業技術院校的辦學特點。
校歌
潁河歡歌文峰笑迎
潁河歡歌文峰笑迎
迎來萬千莘莘學子
青春智慧豪邁激情豪邁激情
在明媚的陽光下成長
在和美的春風裡前行
敦品厲行是我們做人的準則
技強業精做高等職教典型職教典型典型
晨迎朝陽夜伴青燈
晨迎朝陽夜伴青燈
駐守萬千青春學子
自尊自愛自勵自警自勵自警
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
向科學的高峰攀登
勤奮敬業為母校增光添彩
業有所成為祖國貢獻畢生貢獻畢生畢生
社團文化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青年志願者協會、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大學生新航線藝術團、碎風吉他協會、健美操協會、舞蹈協會、交誼舞協會、校園風文學社、輪滑社等。2012年4月13日,為幫助阜陽市翔飛殘障學校的殘障兒童,經過為期一周的準備,工程科技學院的青年志願者們於3月9日在校園內開展了義賣捐助活動。
2009年12月11日,為了宣傳共青團知識和當代大學生精神,工程科技學院團總支和學生會在該校D樓報告廳開展了共青團員知識競賽。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王顯義 | 黨委書記 |
鄒斌 | 院長、黨委副書記 |
李光宇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鹿 琳 | 副院長、黨委委員 |
劉家潁 | 副院長、黨委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