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阜東村地處石岐偏西、阜沙鎮中部偏東處,東、東南接阜沙村,西、西南接牛角村,北隔羅松皮河與羅松村相望。村民委員會駐東阜公路張字號段,東距離中山城區15.5公里,距阜沙鎮府1.5公里。有大小河涌8條,總長9.07 公里。下轄張字號、寒字號、掘尾河等三條自然村,總面積2.06平方公里,2008年戶籍數728戶,戶籍人口2717人,外來、暫住人口 498 人。
歷史沿革
歷史上阜東村屬牛角沙範疇,成圍(永勝圍)後屬牛解圍的東閘段,基本包括:張、寒、來、生、旺等字號。清宣統二年(1910年),永勝圍立名牛角鄉,隸屬香山縣第九區(第十一段)浮墟段。民國25年(1936年)立力第九區 牛角鄉。民國38年9月(1949年),牛角鄉劃入中山縣鳳儀鄉。1951年1月,牛角鄉劃入中山縣第九區鳳鳴鄉。1953年6月,立為中山縣第十四區(直管)牛角鄉(歸阜沙片)。1957年2月,立為中山縣阜沙鄉牛角村,1958年8月改稱黃圃人民公社阜沙耕作區第三生產營。1961年8月,第三營(即牛角圍)分出牛一、牛二、牛三、牛四等四個生產大隊(俗稱“四條牛”),阜東村範圍是“牛三大隊”。1966年5月阜沙公社從大黃圃公社析出,牛角圍的四個生產大隊易名:牛一大隊稱衛民大隊;牛二大隊稱牛角大隊;牛三大隊稱東升大隊;牛四大隊稱南強大隊。1981年全國寺名普查時,中山縣有四個“東升大隊”,阜沙鎮的東升大隊更名“阜東大隊”。1984年2月,阜沙鎮改稱阜沙區,阜東大隊改稱阜東鄉。1986年12月,阜沙撤區建鎮,阜東鄉改設阜東村。1990年12月,阜東村政府改稱村民委員會,轄10個村民小組。阜東村曾稱阜東管理區。1989年10 月,廣東省老區建設委員會把阜東村列為“抗日游擊區”,評為革命老區村,享受革命老區政策待遇。
發展情況
耕地、土特產
阜東村2002年耕地面積2584畝,2008年保持不變。
人口、戶數、姓氏、民族、僑情
土地改革時人口數1253人,2003年農業人口數2639人,非農業人數10人, 外來人口 785 人。2008年戶籍人口2717人,外來人口 498人。2008年比2005年新增戶籍人數78人,人口均為漢族。
2003年有34個姓氏,2008年增加到60個姓氏,其中梁、李、馮、陳、吳、黃姓氏均超100以上。阜東華僑及港澳同包15人,地區包括港澳及英國。
產業發展
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第三產業(服務業)發展及其特色。
改革開放前是以農業為主的時期,1980年全村總耕地面積3013畝,主產稻穀、塘魚、甘蔗和蔬菜,全村總產值為6.3萬元,均為農業收入。
改革放開後,大力發展養殖業魚業,以工業帶動第一產業。全村約三分之一農戶從事個體水上運輸,載貨量6噸以上的個體運輸般共219艘,成為村中“先富裕起來”的佼佼者。2002年全村總耕地面積2584畝,工業徵用地開發429畝,飲用自來水廠一間,私有企業52間,中企9間,中石化加油站一個,造船廠五間等,全村總產值1439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898萬元,第二、三產業12500萬元,占總產值86.8%,人均收入4935元。2005-2008年在市鎮相關單位支持下投入500多萬元建設村級公有物業廠房5100平方米,為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50多萬元。
鄉村建設
2004年,全村進行了自流水水管更換,同時為阜東村內共有 22 條道路、街、巷,安裝路燈。2005-2008年期間,阜東村在得到市鎮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先後共投入 210 萬元,建設一河兩岸,將原有1.5米寬的道路擴建成3-4米寬的水泥路,改造橋樑16座,共84萬元,清理、疏通河道 10.7 公里,約合140多萬元。
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2005年村民人平均純收入達6435元,2006年70836元,2007年7853元,到2008年村人民均純收入達到了 8779元。全村80%以上為一層以上混凝土結構樓房。2005年,62%村民參加了合作醫療,五保戶、低保戶、特困戶由政府集體資助,建了磚房。2008年全村70%以上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城鄉醫療保險,參保老人退休每月可領取171元的養老金。轄區內共建有10個小型健身場所,一間農家書屋。1995年阜東村投入 180 萬元,遷址擴建阜東國小,充實各項教學設施,成為市級“四優達標學校”,2006年,阜東國小由於生源不足與羅松國小合併更名為阜沙鎮羅松國小阜東分校。2007年,投入 43 元重建阜東衛生站。成立環衛處,有保潔工人 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