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據雍正年間的《阜城縣誌》記載,當時的完整的阜城文廟大門叫欞星門,門外東西有兩個牌坊,分別是德配天地坊和道貫古今坊。欞星門內一座狀元橋,過了橋就是如今倖存的大成殿。大成殿後是明倫堂,明倫堂後是鑾駕庫。大成殿是中軸建築,東側是縣學宮,學宮後是訓導官署。大成殿的西側建築由南向北是忠義祠、節孝祠、縣教諭官署。
如今的阜城文廟僅剩大成殿,它坐北朝南,周圍是枯黃的雜草和低矮的平房。兩塊石碑立在殿前,乃大明萬曆年間(公元1612年)重新修繕文廟時所留,上面的字跡因風化嚴重已經變得模糊,主要記載了修建文廟的經過和捐資修建人的名字。
建築情況
阜城文廟大成殿是一座磚木結構建築,殿高18米,長25米,大廳面積204平方米。灰色磚瓦,木結構的房梁,屋頂兩端有溫獸。殿內的地面鋪著30厘米的方磚。八根約40厘米的立柱直衝房梁,下面墊有石鼓墩,上面還刻有荷花的圖案,紋路清晰可見。
現狀
阜城文廟於今年8月份開始修繕,預計2011年6月份將完成整修,屆時阜城文廟將重新煥發光彩,文廟也有望成為當地青少年教育基地。
自1991年對大成殿進行大修後,至今十幾年中,只是偶爾小修小補,維修經費一直是困擾大成殿保護的問題,阜城縣多名政協委員也連年提案對文廟進行修繕。
阜城文廟是衡水唯一一座古建築文廟,對研究阜城當地歷史文化有重要意義。今年8月份,由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專業施工隊,使用傳統工藝,對阜城文廟進行全面修繕,本著不改變文物原貌,不毀壞原材料的情況下,進行修繕填充。預計修繕工程將於2011年6月份完成,屆時阜城文廟將重新煥發光彩。
修繕完成後的文廟將成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讓青少年可以認識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為日後的個人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