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文

關文

舊時官府間的平行文書,多用於互相查詢。清代運用範圍擴大。

名詞釋義

關文是古代官府間相互質詢時所用的一種文書。《文心雕龍·書記》中說:“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牒。”《唐書百官志》云:“諸司相質,其制有三:一曰關,二曰刺,三曰移。”宋、明因之,清朝關文的用途進一步擴大,凡府、廳、州、縣正印官行文佐貳、佐雜,府、廳、州、縣與兩司首領相互行文,都用關文。另外,副將行文非所屬之游擊,府、廳行文參將、游擊,府、廳、州、縣行文都司、司、道、運司,府、廳行文副將,司道、運司、州、縣行文參將、游擊,司、道、運司行文都司,都用平關。

關文關文

關文程式

關文的程式:文首用“某某官署為關查事”開始,接敘事由緣起,然後敘明關查事項。以“須至關者”結束,文尾寫“右關某某官署”,具關年月日,並加蓋官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