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其思

關其思

關其思,男,鄭國武公時期的謀士,一直是武公最寵幸的鄭國大臣。

基本信息

關其思是鄭國武公時期的謀士,時稱大士。這位謀士一直是武公最寵幸的鄭國大臣,出現在史書上的則是一筆帶過。現在請隨我一起走進現場:
“鄭國要發展,該如何辦呢?”鄭武公說。
“攻打胡國!”一個叫關其思的老臣站出來說。
鄭武公因考慮胡國是女婿國,怎么能攻打呢?便下令把關其思的人頭砍了;並把人頭送到胡國。
這是史書上有確鑿記載的史實。這樣,也因砍掉大臣人頭並順利滅掉胡國的歷史事實便讓鄭武公扣著又一頂殘忍至極的帽子。我不是要去為鄭武公開脫什麼罪責,而這裡的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歷史漏洞:關其思是何許人?他的死為什麼對取得滅胡有關鍵的作用?
順滕摸瓜我們知道:關其思是鄭國大夫。也因諫言攻胡而被鄭武公砍掉腦袋,那么此人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也會足以麻痹胡國君的意志。
但一個更為客觀的特殊歷史背景是不能忽視的:這就是公主姬前腳嫁給胡國君,而鄭武公後腳便向大臣們要計。身為朝廷大臣恐怕都清楚急於擴張的鄭國君主內心真正的盤算。那么這個關其思是糊塗喪命呢?還是邀功心切?難怪有人評價說:關其思這個老實巴交的臣子就成了鄭武公吞併胡國的屈死鬼。
表面這么看來似乎是這樣,但也進一步思考問題便浮上來了——
雖說殺死一個臣子而換來胡國版土鄭武公可以說當然毫不足惜,也是絕對做得出來的,但鄭武公面對鄭國君主缺席(因為他自己是忠於職守輔佐周平王的卿士)卻要做出令群臣寒心的事來究竟是否可信?僅憑一顆腦袋而成功地接收胡國版土這可能嗎?鄭武公寄居(即桓公寄孥)於鄶國和虢國期間使計滅國同現在滅胡是不一樣的。天子尋求鄭武公保護但還是懂分寸才是。關其思在高層會議上準確猜出武公用意並敢大膽直言這怎么會是糊塗的人呢?說了實話就遭殺頭這行為背後一是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才對。
為什麼這么分析?到底有什麼根據?
鄭武公審時度勢最看重的就是建國人才。關其思有幸參加高層會議那肯定不是等閒之輩。鄭武公再求胡心切,但他的謀略絕不會做破壞自己在朝野的高大形象的事來。真要不擇手段對待大臣,勢必造成群臣分野。而此刻太子年幼,武姜還深鎖後宮。得不償失的作法對深謀遠慮的鄭武公說來是不可能的。他的令人矚目的卿士位置又不能讓諸侯抓住任何把柄直接發動軍隊征討,最好的辦法是妙計圖謀。
既然是妙計圖謀,鄭武公又不可能獨立去實施,那么大臣的參與就是必然的。大臣又是如何去實施這一計策的呢?歷史沒有明確交待,這便又只好讓我回顧到本文開篇的歷史現場。
一種可能是:除了關其思不知情,其餘的都是具體執行者。因為死掉一個快要死的人(關其思當時是老年人),比死掉一個年輕人划算;
另一種可能是:關其思當然也是知情人。是關其思主動請死。
第一種情況很冒險。假如關其思等人怕死而佯裝獻不出計便出現僵局。在其位謀其政的士大夫又有誰又看不出實話實說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呢?或者說不相信說出實話而招來殺身之禍,的確就這么糊塗地送死。這種情況的後果是給參與的大臣認清鄭武公的內心世界,這不是鄭武公期待的。他為了給兒子今後創造紮實的台階,絕不能在朝野埋下可怕的種子。朝野忠誠力量比什麼都重要。
當時還有兩位深受鄭武公寵幸的大臣:一位是穎考叔,另一位是祭仲。鄭武公去世之後,這兩位健在的臣子都對鄭國的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而謀略上給我們留下的是:穎考叔獻掘地見母;祭仲獻計割周谷麥。這同滅胡謀略比較起來,顯然風格各異。
綜上所述,關其思獻人頭成為最佳的方案凸現在我的腦海,莫名被殺的疑雲也頓消。接下來那推行武公之略的系列舉措便在這一獨特的塑造下完成。神秘而神奇的千尊國寶也就應運而生了。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且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昔者鄭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問群臣曰:“吾欲用兵,誰可伐者?”關其思曰:“胡可伐。”乃戮關其思,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而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然而甚者為戮,薄者見疑。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矣。——————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