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美術

最早的關公形象見之繪畫起於何時,無文獻可考。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中稱其“美須髯”,而到明初羅貫中編著《三國演義》時,關羽的形象則被說成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加重棗,身長九尺五寸,髯長一尺八寸”。

概述

從西晉到《三國演義》成書的明嘉靖年間,經歷長達1200 餘年,關羽的地位亦由一名東漢武將演化成受官民崇拜的神人、聖人,其藝術形象(包括繪畫、雕塑及戲劇形象)亦經歷了一個逐步完善、定形的過程。據《解梁關帝志·圖像》載,方正學撰海寧關廟詞,稱關羽“虬髯虎眉面赤”;商輅撰成都關廟碑,稱“帝修髯如戟”;李東陽擬古樂府則謂“帝髯如虬,眼如炬”;翁大立撰餘姚關廟碑說:“帝鳳目虬髯”。虬髯,即蜷曲的鬍鬚,特指頰鬚。長著這樣鬍鬚的人一般好武勇,善騎射。以上四處對關羽面部形象的描述皆提到鬍鬚,這與《三國志》中的描述是一致的,因而這便成了繪畫藝術家塑造關羽形象必須把握的一個特點。虎眉鳳目與虬髯相配,就成了畫師們創作關羽面部形象的基本要素。同書還有這樣兩條記載:“都城舊有帝像,言先朝從大內出者,其面色正赤,面有七痣,鼻凖二痣尤大,須髯則稀疏而滿腹,非五縷也。”“世傳關夫子像甚多,今閱解廟石刻為五十三歲真容,與果親王所繪大略相仿,雄偉壯雅。”看來,關羽面部有痣,其身材雄偉莊重,亦是畫師們創作關羽形象時要把握的重要特徵。

從現有的資料看,域內第一座關廟,建於南朝陳光大年間(567—568),解州關帝廟和常平村關聖家廟次之。廟宇建成之後,或敬奉關公的掛像,或祭祀關公的塑像,這當是最早的關公形象的美術作品。進入五代時期(卯7——960)各地盛行懸掛關公的畫像,前蜀主王建令畫師趙忠義畫關將軍像懸掛於後宮。這時,關公畫像的美術作品已經比較普及了。

清代以後,特別是進入現當代,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美術技巧的提高,以關公形象創作的繪畫種類日漸繁多,數量大增,國畫、年畫、版畫、工筆畫、水墨畫、連環畫,以及由國外傳人的油畫等,均有一些好的作品,關公或立馬橫刀賓士戰場,或戰袍鎧甲主帥軍中,或龍袍冕旒端坐廟堂,皆栩栩如生,逼真傳神。以《三國演義》為題材的連環畫冊一套36本,數千幅畫面,其中關公形象占到五分之三。解州關帝廟午門東西兩壁繪於民國時期的關公故事連環畫,布局嚴謹,色彩優美,形象逼真,堪稱現代壁畫的珍品。近年來還印製了多種以關公繪畫形象為內容的年曆、掛曆,多姿多態,畫技高超,製作精美,很受民眾歡迎。

關公雕塑

關公雕塑形象出現的時間大致與繪畫相同,或者還要稍早於繪畫。因廟宇與祠堂不同,廟宇祭祀的多是一方神主的雕像、塑像,祠堂敬奉的均是宗族歷代祖先的畫像、牌位。也就是說,關公的雕塑形象是與關廟同時出現的。關公的雕塑形象面部亦以美髯、虎眉、鳳眼為特色,其服飾卻因廟宇稱謂不同而各異,稱關帝廟、關王廟、關聖廟、關聖帝君廟的,其塑像多為頭戴冕旒冠,身著龍袍,腰系玉帶帝王裝,面部表情祥和、莊重;稱關侯廟、武廟、或將關公與其他神明合祀的廟宇,其塑像服飾則多為頭扎巾綸,身著戰袍,腳蹬戰靴,面部表情為怒目而視,蠶眉緊鎖,威武不可侵犯。廟宇內的關公神像多為泥塑,也有少量的木雕像、銅鑄像。近年來,隨著“關公熱”的再度興起,關公雕塑作為工藝品、紀念品暢銷市場,因而品種、數量大力增加,雕像有木質、石質,塑像多為臘質、石膏質,鑄像多為銅質。1991年5月,運城市政府籌資30萬元,在運城火車站廣場中心建造“關公提刀勒馬回首望故里”大型鋼像,該鑄像高12.5米,重6噸,底座為大理石貼面,為目前本區最大的關公鑄像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