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生造"解放牌關公"
製作這個高9.7米,重約4噸的大傢伙的,是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應屆畢業生畢橫。為了這個畢業作品,他構思四年、製作超過半年,期間搬遷過三個工作場地、參與一次藝術家抵抗拆遷運動,最後作品立在學院廣場上時,近20萬元人民幣已花得乾乾淨淨。
解放牌變形關公的製作者畢橫,坦言為了製作這個大傢伙花費了很多的心血。本報記者郭延冰攝
啟發:傳統與現代合二為一
畢橫是一名典型的“80後”,來自遼寧錦州的他,家境並不算富裕。高中開始就讀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他不僅對藝術興趣頗大,還有著一番自己的理解。在他看來,藝術是糖,社會就是水,糖始終要溶於水。更具體地講,畢橫覺得藝術和商業必須要結合。他認為,對青少年影響最大的商品是玩具,於是早在2006年,他就想將雕塑和童年最愛的玩具變形金剛進行整合。 不過在2007年的夏天,電影《變形金剛》的上映讓他很崩潰,“一方面我發現外國人已走在前面,另一方面我想肯定有很多山寨變形金剛出爐,於是只好將計畫先擱置。” 2009年下半年,他想了很久,最終決定用關公作為突破口。同時畢橫認為,解放CA10作為中國的第一輛汽車,它承載了中國人的汽車夢想。而關公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義的代表,加之變形金剛所代表的西方文化有著非常好的傳播性。 除此之外,畢橫還曾構思將北京奧運會期間英國贈送的計程車改造成孫悟空,把金箍棒改成火炬,但這個構想只停留在圖紙上。
製作:身體力行一波三折 與畢橫共同創作完成“變形關公”的還有兩名美院學生韓瀚、胡士強,其中韓瀚自學3D做的老解放變形金剛動畫短片,可與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媲美。 本來這段視頻短片,畢橫要請曾參與製作《瘋狂的的賽車》、《赤壁》的水晶石公司幫忙,後來覺得價錢實在是沒法承擔。於是他花費4000元去中關村親自攢了一台電腦,拉來版畫系的師弟韓瀚幫忙。 畢橫開玩笑說,工業光魔用500個人、16個月製作《變形金剛2》的特效,韓瀚一個人用半年做出這段視頻,不算丟中國人的臉。 從2009年底開始籌備,畢橫花費五萬元聘請包工頭進行木工初步加工和上漆,由於包工頭“偷工減料”,畢橫為保證質量只得“事必躬親”,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去年年底,畢橫在“創意正陽藝術區”租了一個小工作室。這期間由於研究生獲得保送,畢橫還將母親準備的六萬學費“挪用”。 正當畢橫幹得起勁,創意正陽又遭遇拆遷事件,畢橫和父親還要抽時間貼條幅,加入藝術家們的抵抗隊伍。幸好拆遷事件得到圓滿解決,獲得了13萬的賠償,也解了“變形關公”製作費缺口的燃眉之急。 2010年3月,畢橫和父親搬到東窯村進行最後的製作。5月20日,將半成品運到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大院內;5月30日,進行最後的裝卸;5月31日,展覽正式開始。為了讓大家知道“變形關公”來源於解放牌汽車後,他還花三萬塊在瀋陽買了一輛二手解放CA10,托親戚從瀋陽用火車運到北京,凌晨4點從京郊開著這輛沒牌照的老爺車來到中央美術學院。
後續:動畫長片初具雛形 在製作變形關公的基本手藝上,畢橫覺得自己不輸給真人變形金剛的建模團隊。“大黃蜂模型沒用一個雪佛蘭的零件,關公也沒有一個解放車的零件,全都是我事前設計製作的,看起來像是從解放車上拆下來的。” 畢橫說:“我花費如此大的代價,肯定不只是告訴大家我是變形金剛冬粉,這部作品是我對現階段中國的一個看法———傳統的傳承與發揚需要藉助西方先進形式,所謂‘師夷長技以自強’。” 5月31日正式開展後,“變形關公”通過網路傳播得到了很大的關注度,網友紛紛稱讚作者想法獨特。有網友甚至為作品取好英文名KWANSFORMERS。畢橫說,短短半個月已經有兩個買家上門商量收購一事,但畢橫覺得買家太精明,一直不出具體的價格,“我當然想為變形關公找到好歸宿,但希望是真正欣賞它的人來收藏,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我自己先藏一年也行。” 網友在對“變形關公”的討論中,有人提出將“變形金剛加三國演義,可以做成動畫長片”。其實在畢橫的腦子裡早有了關於關公動畫長片的劇本概念:一對男女開老解放車為戰區運送物資,解放車在森林中休息時突然被天空一道火球給砸中,而穿越時空的關公正好捲入其中,於是解放牌變形關公誕生了。
解析 變形關公主要成分是鋼筋、木板、亞克力、PVC等,其中關公的鬍子是由電機線組成。在畢橫的構想中,關公鬍子原本是電動控制,眼睛則裝兩個攝像頭可以記錄觀看它的人們,這些會在展覽進行過程中逐步完善。畢橫認為,《變形金剛》的造模組能做出來,他一個學生就能複製:“《阿凡達》不能追趕和超越嗎?我覺得中國人可以的。”
更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