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皮影[陝西關中地區民間藝術]

關中皮影[陝西關中地區民間藝術]
關中皮影[陝西關中地區民間藝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關中皮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劇藝術形式之一。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興起於北宋。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陝西關中皮影在全國久負盛名,除了表演時豪邁、厚勁、高亢的唱腔外,皮影還製作精美,引人入勝。 關中皮影刻繪善於動用冼煉的輪廓造型,誇張的裝飾紋樣,疏密相間、虛實有致的手法,精緻縝密的雕鏤功夫,以表達劇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著和性格,達到形神兼備,深刻感人。

定義

關中皮影 關中皮影

皮影又稱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具戲之一,通過燈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人映照在螢幕上,由藝人們在幕後操動影人,伴以音樂和歌唱,是一種深受人民歡迎的古老而又是奇特的戲曲藝術。 皮影在陝西又叫“ 影戲”、“ 影子戲 ”,幾乎遍及陝北 、陝南及關中各地 。陝西皮影有東、西、南三路,影人形制大小 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樣。東路一派主要在鹹陽以東、華縣、華陰、渭南、大荔一帶 ,以碗碗腔皮影為代表。其影人形制小巧、約28厘米左右、男性角色多豹頭深目、女性角色則妖媚秀麗。西路一派分布在鹹陽以西的寶雞、隴縣一帶。以弦板腔皮為代表。影人形制較大,約40厘米頭臉多刻通天鼻樑。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制介乎東西路之間,一般約24厘米左右 。

特點

中國皮影始於西漢,如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經歷代相傳,成為具有鮮明的傳統特色,飽含鄉土氣息的藝術品。它符合百姓的審美情趣,深為大眾喜愛。

史學大師顧頡剛經縝密研究後認為“中國皮影之發源地為陝西”。陝西皮影得益於關中地區深厚文化底蘊的滋養,風格獨特,名冠全國,是難得的原生態鄉土藝術珍品,深為藝術愛好者和收藏者喜愛。

《海陽竹枝詞》中有首描寫皮影戲演出的詩:“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環佩姍姍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漢武帝李夫人)這是皮影戲的初級階段,而鼎盛期為唐代,皮影造型優美,表演技術婦熟。以後的宋、元、明、清 均有皮影表演。

製作

關中皮影 關中皮影

皮影的製作是極為複雜的,從選皮到影人成形上戲,有許多工藝技巧。傳統的製作工序可分為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個基本步驟。 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皮影的製作十分精細,影子的材料選料講究,用上好的驢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軟後,經過泡製,使其光滑透明,然後精心雕刻,塗上 艷麗的色彩。人物、動物等均刻成側影,乾透後刷上桐油。四肢、頭 部可動,用細長很支掉牽制表演。

表演

演出時,用一塊白紗布作螢幕(屏 幕大小根據場地而定,基本像小電影的銀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把皮影貼到螢幕上,燈光從背後打出,觀眾坐在相對燈光方 向觀看。皮影戲以秦腔為主,演唱者和操縱者配合默契。表演技術 嫻熟的,關中人稱其為“把式”,一手拿兩個甚至三個皮影,廝殺、對打,套路不亂,令人眼花繚亂。

現狀

陝西皮影保留著民間說書的種種痕跡,它是近代陝西多種地方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造型質樸單純,富於裝飾性,同時又具有精緻工巧的藝術特色。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輪廓整體概括,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每一個形象不僅局部耐看,而且整體配合也美,既充實又生動,構成完整的藝術整體。圖中的出行圖,主體人物突出,無論在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較之儀仗人物醒目,線條的細密繁複、疏密層次以及工藝的細緻都可見一斑。

陝西皮影在民間較普及,東路皮影形體較大,多刻通天鼻形,圖案簡潔大方。西路皮影風格精巧細膩,形象多豹頭深眼。 人物形象雕刻細膩,桌椅道具花紋繁密,設色古雅,場面頗為壯觀。演出時,利用皮影半透明效果,不避影像重疊,例如穆桂英坐至椅上,因影像重疊變暗,並無不適效果。

陝西華縣位於中國陝西關中東部,是皮影的發源地。 中國皮影的國際正式名稱叫"華劇",即華縣皮影戲曲之意, 華縣皮影有 四絕: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 二是演唱功力極深, 三是表演者功力甚好, 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陝西皮影藝術表演:北京市前門大柵欄中華皮影文化城,熱河皮影劇團每天演出七場,袖珍皮影劇團。

代表作

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游西湖》、《哪咤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