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6年,閻超生於內蒙古哲里木盟(現通遼市)科左中旗的一個小鄉村。在他讀國中的時候,正逢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學在家放豬。這段時間,帶回家的課本己經被他翻爛了,背熟了,兩年後被旗(縣)里最好的中學——保康一中錄取,接受了正規的高中教育。但當高中畢業時,他依然沒有其它的選擇,還得回鄉務農。兩年里,他乾過農活,當過電工、民兵連長、治保主任、民辦教師,但是始終沒有放棄的還是讀書。1977年,恢復高考,閻超考入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化學系,成為文革後的首批大學生。閻超說,“雖然幸運地考上了大學,但英語成了我最大的難題。高中的時候,我們學的是俄語,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在課堂上好像成了啞子,聽不懂也說不出。”那時,閻超有那么股韌勁,越是不會的東西越要攻克。他從本來拮据的生活費里擠出幾塊錢,東拼西湊買了台收音機,聽吉林廣播電台的英語講座,愣是把英語趕上來了。英語的攻關,對他後來的出國求學和創新科研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大學畢業後,閻超留在母校做了名大學老師。
1984年,內蒙古招考公派出國留學人員。當時只有16個名額,英語是必考科目。聽力部分,是一部錄音機,監考放一句,考生聽寫一句。多年的積累終於派上了用處,聽著老式錄音機里流淌出的句句英語,閻超感到每個單詞都是那么親切。一路過關斬將,順利獲得了公派留學的名額。
1985年秋,閻超踏上了美國的國土,開始了他在國外的求知與創新研發之路。
1985年公費出國留學,1991獲美國喬治城大學博士學位,同年赴歐洲,在瑞士諾華製藥公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3年夏回美,在史丹福大學化學系Dr.Zare研究組做ResearchAssociate。
研究方向
微電動分離技術、雷射檢測及藥物分析等。先後主持10餘項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以及中科院、科技部及上海市的科技項目。
主要成就
閻超博士在色譜和電色譜領域申請和獲得30項國際和中國專利,發表160餘篇科學論文。自1996年以來,曾任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2000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任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1810課題組組長,博士生導師。兼任美國CaSSS學會的副理事,中國色譜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色譜》雜誌副主編,上海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
回國後主持國家科技部“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美以及中比等國際合作,以及上海市和蘇州市科技攻關項目等二十餘項。2004年獲中科院“百人計畫”優秀獎,2005年獲上海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獲上海優秀髮明人獎,2007年獲國家發明創業獎,2007年被授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7年入選姑蘇領軍人才,2008年入選江蘇省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由其參與撰寫的期刊文章有
《加壓毛細管電色譜——紫外法檢測複方維生》、《加壓毛細管電色譜法同時測定植物油中4種抗氧化劑》、《核殼液相色譜——蒸發光散射檢測法直接檢測20種胺基酸》、《加壓毛細管電色譜——雷射誘導螢光法檢測4種黃麴黴毒素》、《全自動定量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檢測化妝品中5種防腐劑》、《微流蒸發光散射檢測器與加壓毛細管電色譜聯用測定川貝枇杷糖漿中6種有效成分的含量》、《加壓毛細管電色譜——微流蒸發光散射檢測器聯用系統的構建及其套用》、《加壓毛細管電色譜——紫外法檢測複方維生素片中4種脂溶性維生素》、《硼酸親和整體柱在富集中藥活性物質中的套用》。
由其參與的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包括
《套用加壓毛細管電色譜技術檢測雞蛋中四環素類農獸藥殘留的研究》、《HPLC-ELSD法測定鹽酸大觀黴素及其有關物質》、《(S)-聯二萘酚印跡整體柱的製備》、《香蘭素印跡聚合物整體柱的製備和研究》、《非洛地平分子印跡整體柱的製備及識別性能研究》、《毛細管高效液相色譜分離蛋白質》、《加壓毛細管電色譜——電化學安培檢測系統研究》。
獲得榮譽
他領導的團隊在國際上首創集毛細管電色譜、微徑液相色譜和毛細管電泳三種分離模式於一體的新型加壓毛細管電色譜系統,廣泛適用於複雜實際樣品的分離分析。作為第一發明人完成的“Multiusepressureelectricchromatographicdevice”等2項發明獲美國專利。“多用加壓毛細管電色譜系統”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