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聊齋志異篇目]

閻羅[聊齋志異篇目]
閻羅[聊齋志異篇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閻羅》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卷三·閻羅》

原文

萊蕪秀才李中之(1),性直諒不阿(2)。每數日,輒死去,僵然如屍,三四日始醒。或問所見,則隱秘不泄。時邑有張生者,亦數日一死。語人曰:“李中之,閻羅也。余至陰司,亦其屬曹(3)。”其門殿對聯(4),俱能述之。

或問:“李昨赴陰司何事?”張曰:“不能具述。惟提勘曹操(5),笞二十。”

異史氏曰:“阿瞞一案(6),想更數十閻羅矣(7)。畜道、劍山,種種具在(8),宜得何罪,不勞挹取(9);乃數千年不決,何也?豈以臨刑之囚,快於速割(10),故使之求死不得也?異已(11)!”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注釋

“注釋”

(1)萊蕪:縣名,清屬泰安府,即今山東省萊蕪縣。

(2)直諒不阿:正直誠信,不曲徇私情。《論語·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商君書·慎法》:“夫愛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愛惡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3)屬曹:屬官;屬下分職辦事人員。舊時朝廷和各級官府分職辦事,稱分曹;其屬官稱曹官。

(4)門殿:閻羅王府的大門和正殿。

(5)提勘:提審。曹操,字孟德,漢沛國譙人。年二十舉孝廉。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後起兵討董卓,逼獻帝都許昌,擊滅袁紹、袁術、劉表,逐漸統一我國北部地區。位至丞相,大將軍,封魏王。曹丕代漢稱帝,追尊為魏太祖武皇帝。在多數舊史家、文人和人民民眾的心目中,曹操是惡行累累的奸臣。蒲松齡也持這種看法。

(6)阿瞞:曹操小字。《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7)更:經歷。

(8)“畜道、劍山”二句:意謂冥罰惡人轉生為畜牲或到劍山等處受酷刑,種種章程都很明確。

(9)“宜得何罪”二句:意謂曹操罪惡昭彰,量罪用刑並不費難。挹取,謂斟酌量刑。

(10)“臨刑之囚”二句:被判死刑的罪犯,以速死為快,以免零星受苦。

(11)異已:太奇怪了。已,同“矣”。

譯文

山東萊蕪有個秀才叫李中之,性格正直誠信,不循私情。每隔幾天,就會死去,身體僵硬的像屍體一樣,三四天后才醒來。有人問他見到了什麼,他也保密不說。同鄉有個張生,也幾天就死一次。(張生)對人說:“李中之,是閻羅。我到了陰司,也是陰司里他手下的辦事人員。”就連閻羅王府的大門和正殿的對聯,這個張生都能詳細的複述出來。有人問:“李中之昨 天去陰司有什麼事?”張生說:“不能詳細的告訴你。只知道他提審了曹操,還打了他二十鞭子。”蒲松齡說:“曹操一案,想來已經經過數十任閻羅審理了吧。處罰他轉生為牲口或者光腳在劍山上爬行等處罰都應該罪名成立吧,曹操罪惡昭彰,量罪用刑並不費難;可是幾千年過去都沒能判決出結果,原因何在呢?難道因為被判死刑的罪犯,以速死為快,以免零星受苦,所以才讓曹操在陰間遲遲不能被判決,讓他求死不得么?太奇怪了!”

《卷六·閻羅》

原文

沂州徐公星(1),自言夜作閻羅王。州有馬生亦然。徐公聞之,訪諸其家,問馬:“昨夕冥中處分何事(2)?”馬言,“無他事,但送左蘿石升天(3)。天上墮蓮花(4),朵大如屋”雲。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注釋

“注釋”

(1)沂州:清初州名。治所在今山東臨沂縣。

(2)處分:猶處置、處理。

(3)左蘿石:即左懋第(1601—1646),因其父死葬蘿石山,遂自號蘿石。山東萊陽人。明思宗崇禎四年(1631)進士。明亡後,奉福王朱由崧於南京繼位,官太常卿。後自請赴北京祭悼崇幀帝,即以乒部右侍郎銜使請。至京被拘執,不屈被害,時人以南來文天祥譽之。著有《蘿石山房集》四卷。事跡詳《明史》本傳。

(4)天上墮蓮花:謂左懋第得道成佛。蓮花,蓮花形的佛座,即蓮台。見唐釋道世《諸經要集·寶敬佛》。

譯文

沂州的徐星,自已說夜裡當了閻羅王。這個州里還有個馬生,也說自已夜裡當了閻羅王。徐星聽說後,就到馬家去拜訪,問馬生昨晚陰間處理過什麼事。馬生說:“沒有別的事,只是送左蘿石升天。天上掉下蓮花來,花朵和房屋一樣大。”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蒲槃原是一個讀書人,因在科舉上不得志,便棄儒經商,曾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等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貧困。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