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簡介
事件經過
7月9日晚,蘭州七旬老人閻政平,在所住小區門前人行橫道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連砸14輛闖紅燈的違章車,引起社會關注和熱議。
有人贊成他的行為,認為闖紅燈的司機拿他人性命當兒戲,應該得到教訓;也有人反對他的過激行為,認為砸車也是違法行為,不應提倡。
昨日,針對砸車引發的話題,本報記者電話採訪閻政平。
另據《蘭州晨報》報導,昨日,蘭州七里河交警大隊,加大對金港城北門前斑馬線上車輛不禮讓行人的查處力度,並派警到小區門前執勤,斑馬線上幾乎沒有了車輛闖紅燈的現象。
7月9日晚,在小區門口砸了14輛闖紅燈的汽車後,74歲的閻政平和他手裡的板磚,成了熱門話題。
他是蘭州市七里河區金港城小區居民,“多次在斑馬線上差點被撞死”的經歷,讓他萌生砸車念頭,意圖用這種激烈的方式,表達對違章司機漠視行人生命權的不滿。
自我剖析
閻政平承認,砸車是違法行為,但是他又反問,“有別的辦法嗎?”
這位退休語文教師,平日裡儒雅坦蕩,喜好文學和攝影。那一夜的砸車之舉,讓他博得了從“老英雄”到“瞎胡鬧”的諸多不同評價。
還沒有警察跟我正面接觸過
新京報:你砸車的時候害怕嗎?
閻政平:不害怕,我可以說是“蓄謀已久”,各種情況都想到了,不會怕。
我計畫好了砸車的時間、地點、砸車的部位,我要保證自己安全,也要保證車內人員安全,車窗玻璃我就不會砸。
媒體對話
新京報:砸了多久?
閻政平:7月9日晚上,從7點多砸到9點多,我自己數有14輛車被砸。
第一個被砸的是計程車,他下來找我理論,我問他是想找事,還是想賺錢?想賺錢,趕快開車走,吸取這個教訓;想找事,我打電話報警,讓警察過來評評理。
他聽了我的話,加上有民眾已經開始用拳頭砸他的車,他就只好走了。
新京報:現場民眾對你的行為有何反應?
閻政平:小區門口聚了很多人,我每砸一輛違章車,人們就叫好。有一輛車被砸後,開出好幾十米,司機停車報警,說是有人聚眾鬧事。不久,警察來了,還沒找到我,民眾就圍著警察說,為什麼要找人家老頭的事兒,這個司機闖紅燈,你們怎么不管?
警察可能發現事實與報警不符,就回去了。
新京報:後來警察沒再找你?
閻政平:時至今日,還沒有一個警察跟我正面接觸過。在我砸過的第二天,新聞鬧大了,砸車的地方來了5個警察維持秩序。
我想,警察一來,我再砸就不合適了,本來我想連砸一星期的。
新京報:很多人支持你,有沒有人跟你一起砸?
閻政平:有人想參與,我堅決反對。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別人一插手,製造出啥災禍來,我負責不起,也於心難安。
我砸車的那個路口,在附近民憤極大,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支持我。這個路口在去年年初,還沒裝紅綠燈,就撞死過一個老太太。誰知道裝了燈,照樣很危險。
砸車標準
砸不砸車以是否闖紅燈為標準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有了砸車的想法?
閻政平:有好長時間了。我退休十幾年來,一直喜歡攝影,還經常騎著腳踏車下鄉。這幾年,汽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講規矩。
我現在腳踏車是不敢騎了,但還是喜歡戶外運動,每天都要到小區對面的百合公園放風箏、散步。可是,好幾次差點被汽車撞死在斑馬線上,有紅燈,司機們好像看不到。
不光我們小區門口,市區很多路口,你要是怕死,二三十分鐘也過不了馬路,汽車根本不會讓你。
新京報:有沒有直接觸發你砸車的導火索?
閻政平:7月7日,本地的報紙說,今年前6個月,蘭州有6個人被撞死在斑馬線上。我就想,不能再拖了,決定在小區門口砸車。
早在今年春天,我氣不過,在這個地方也砸過一輛車,動靜沒這回大。
新京報:那天晚上,如果遇到特殊牌照的車闖紅燈,你還會砸嗎?
閻政平:我還砸。我開始砸車就想好了,砸不砸車,以車闖沒闖紅燈為唯一標準。
新京報:當時有人下車找你的事嗎?
閻政平:有兩個司機下車跟我吵,我說汽車應該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見到行人應該減速甚至停車,這是公認的文明準則,你們懂不?
但是,我發現,那些小車司機遇到有電子眼,和大貨車經過的路口,就會比較老實。他們也怕罰款,也怕被別的車撞上,也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可為什麼偏偏不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呢?
我砸車那天晚上,有一輛車闖線從我身後猛衝過去,擦過我的身體,等我反應過來,想扔磚頭過去,胳膊已經舉不起來,被擦傷了。
違規問題
都憋著一股氣,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
新京報:有人說,你可以舉報這些違章司機,不一定非要以身犯險。有沒有考慮過在路邊給闖紅燈的車拍照,再交給警察? 閻政平:我年紀大了,兩年來很少動相機,也沒時間和精力天天守在那裡。再說,我拍幾張照片給警察,即使處罰了他們,也造不成大的影響。他們下一次路過這裡,說不定還要闖。
新京報:你想要什麼樣的影響?
閻政平:全社會都正視這個問題,讓死在斑馬線上的人少一些,尤其像我這樣的老人,在馬路上規規矩矩走路,說不定就禍從天降。
你看,蘭州前半年死在斑馬線上的6個人,沒成大新聞;我一砸車,反倒成了大新聞。那6條人命,難道就沒我砸車重要嗎?
新京報:有人批評你,也有人支持你,網路調查顯示,78%的人投票贊同你的做法。你對此怎么看?
閻政平:大家都憋著一股氣。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我們小區和蘭州市的問題,是全中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類似經歷,大家應該站出來維護我們的權益。
新京報:你一名老翁上街砸車,來制止闖紅燈,有人認為是法治的悲哀,你覺得呢?
閻政平:這是“小事大問題”。警察也想管呀,可是管不住。我砸車第二天,來了好幾個警察執勤,我在旁邊站一會兒,發現只要警察一不留神,有的汽車還是能闖就闖。
所以,這個不能簡單地怪警察。
個人行為
我是個人行為,不鼓勵人們去砸車
新京報:可是有司機說,有的行人在過馬路時,很多人也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
閻政平: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交通安全並不只是汽車的責任,大家都要注意。具體到我本人,我從來不違反交通規則,我老老實實走路,還提心弔膽呢。
新京報:你的親戚朋友有沒有開車的,你坐他們的車,會禮讓行人嗎?
閻政平:兩個親戚有車,我一坐他們的車,就要求他們遵守交通法規,他們都聽我的。我覺得這個要將心比心,互相體諒,開車的人也有步行走路的時候。
新京報:家裡人支持你砸車嗎?
閻政平:不支持,兒女都勸我別再砸了,怕我被車撞,也怕人報復我。我看報紙說,這個路口準備裝電子眼,那就好了。我原來打算砸一個星期,現在就先緩緩吧。
新京報:有人說你砸車是違法行為,你怎么看?
閻政平:我承認我違法。事發後,親戚朋友,還有我的學生,都給我打電話。有個朋友說我是“以違法行為,制止違章行為”(記者註:機動車闖紅燈其實是違法行為),我認為說得非常好。
不過,我不激烈一點,又哪能造成這么大的影響?我不後悔,我也是被逼的。
新京報:如果對你的學生,你會不會鼓勵他們用砸車,來教訓闖紅燈的汽車?
閻政平:不會,我不願意看到學生去惹禍,我也並不鼓勵人們去砸車。我是個人行為,還是那句話,一人做事一人當,別人沒必要學我。
新京報:想沒想過,警方有可能拘留你?
閻政平:想過,但拘留並不是我考慮的首要問題。我主要目的是造成影響,讓全社會重視這個人命關天的斑馬線。我想找一個律師顧問,請教一些問題。我砸車,但我也尊重法律。
後期發展
我會不會再砸,也很難預料
新京報:被你砸過的車,後來有車主找你索賠嗎?
閻政平:有,我聽鄰居說有個小伙子過來找我,說那天晚上被我砸了車,想讓我賠。
新京報:你會賠嗎?
閻政平:賠不賠錢先不說,我會請媒體到場,咱們各擺各的理,看看究竟是誰的責任。
我要對被我砸車的人說,請諒解我的苦心,我沒有惡意,屬於被逼無奈。也請全社會重視交通安全,尊重生命,不要闖線闖紅燈。
新京報:現在你覺得砸車的目的達到了嗎?以後遇到汽車再闖紅燈,還會砸嗎?
閻政平:應該說初步達到了我的目的。媒體這么報導,這有轟動效應,會有一些作用的,但,是不是那個路口以後就安全了,這個很難說,我會不會再砸,也很難預料。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閻政平:我做了30多年語文老師,喜歡看書寫東西,寫我十幾歲從山西老家逃難到蘭州的經歷。這是我的一面,另一面,我喜歡打抱不平。
新京報:以前有過什麼打抱不平的事情?
閻政平:我每天過這條馬路,是要去對面的百合公園玩。這個公園是區政府建的開放式遊園,前幾年租給一個什麼嘉年華經營。
我就給政府寫信,公園是老百姓的錢建的,不能讓一個部門為了點租金租給私人,讓老百姓不能進去玩。
新京報:你的反映有用嗎?
閻政平:可能有點用。前年公園的租期結束,我聽說政府不同意續租,就又成了公共的地方了。
新京報:此前關於你砸車的報導都用了化名,你介意向公眾透露你的真實姓名嗎?
閻政平:事情到這個份上,我也不在乎了。我叫閻政平,政府的政,平安的平。
他不會再砸車了
據新華社電 在濟南等城市體驗了斑馬線安全問題後,因砸車守護斑馬線一夜成名的閻政平老人8月2日接受採訪說,他不會再砸車了,但希望斑馬線安全問題得到持續關注。
由於許多車輛違規闖紅燈、斑馬線前不減速,7月9日夜間,在蘭州金港城小區北門前的斑馬線上,忍無可忍的閻政平老人手持磚塊,怒砸14輛闖紅燈、不禮讓行人的車輛。這一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
現身說法
怒砸違章車後不久,很多外地媒體邀請他前去錄製節目。
他最終選擇了濟南、南京、杭州、北京、石家莊等5城市,半個多月後,於8月1日返回蘭州。
談起5城市之行的感受,閻政平說:“斑馬線安全問題全國都存在,但不同的城市程度不同,我的感受是南京、杭州等經濟條件好的城市要好於石家莊、蘭州等北方城市,這可能與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交通設施更好、更人性化有關。”
閻政平還表示:“中國從一個腳踏車王國向汽車王國的轉變太快,中國人又多,很多矛盾一時之間還難以解決。”
對於自身砸車行為該如何評價,閻政平說:“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不僅門前的斑馬線有交警值守了,還引起全國甚至國外媒體的關注。不過,要解決問題還很難,蘭州這兩天不是又有兩人被車撞死在斑馬線上嗎?”
吸取教訓
閻政平一返回蘭州,就聽說在蘭州市又有一名小孩和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姑娘被撞死在斑馬線上,這讓他很無奈。“畢竟,不是人人都會關注我砸車,也不是人人都能從中吸取教訓。”
閻政平說,“我不會再砸車了,但斑馬線安全問題仍然存在,需要媒體和社會持續關注,才能最終促進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