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

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

《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是“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之一。“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選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最具價值、最能展現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10個傳統營造技藝項目。“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根據營造技藝的特點,分類型、分地區選取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築,介紹其歷史、形制、結構、模數關係、加工方法、建造方式、工藝流程以及相關的文化習俗等內容。“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為傳統建築的保護和修繕提供了技術依據,對相關地區文化的形成給予建築層面的詮釋,深化了傳統建築營造技藝的研究,填補了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領域的學術空白,對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和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編著,奠定“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的權威地位,填補了傳統營造技藝領域的空白。
2.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一套十本,分別是: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蘇州香山幫建築營造技藝》
《徽派民居傳統營造技藝》
《閩南民居傳統營造技藝》
《窯洞地坑院營造技藝》
《清代官式建築營造技藝》
《婺州民居傳統營造技藝》
《蒙古包營造技藝》
《苗族吊腳樓傳統營造技藝》
《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
3.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選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最具價值、最能展現中國建築文化的10個傳統營造技藝項目。2009年,“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充分展示了中華各民族豐富多彩的建築營造技藝和傳統文化,將有力的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之一。
5.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圖文並茂,印刷精美,有利於對傳統建築的充分再現。

作者簡介

劉托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編委會主任。清華大學建築學碩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築藝術年鑑》副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名錄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專著主要有《建築藝術》、《園林藝術》、《濠鏡風韻——澳門建築》、《頤和園》、《澳門歷史城區》、《皇陵建築》等。合著主要有《建築美學》、《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主編的叢書主要有《中國古代園林風景圖匯》、《中國世界遺產叢書》、《清殿版畫彙刊》、《中國名山文化叢書》。參與了《中國美術史》、《中華藝術通史》、《中國建築史》等大型國家重點項目的撰寫工作,發表了數十篇有關建築文化、建築藝術、建築歷史的專業論文。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我國以往對傳統建築的保護主要通過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形式,側重物質和靜態的層面,而對非物質層面的營造技藝和傳承人的保護重視不足。目前傳統建築的許多做法已經失傳,雖有很多傳統建築類型的營造技術和工藝仍在各地延用,但大多是通過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傳承。“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的推出,及時有效地記錄和展示了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體系,並使這份豐富而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久遠傳承,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劉托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名人推薦

我國以往對傳統建築的保護主要通過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形式,側重物質和靜態的層面,而對非物質層面的營造技藝和傳承人的保護重視不足。目前傳統建築的許多做法已經失傳,雖有很多傳統建築類型的營造技術和工藝仍在各地延用,但大多是通過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傳承。“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的推出,及時有效地記錄和展示了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體系,並使這份豐富而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久遠傳承,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劉托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概述
第一節貫木拱廊橋的歷史沿革
一、汴水虹橋
二、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
第二節貫木拱廊橋的構成與分類
一、貫木拱廊橋的構成
二、貫木拱廊橋的類型
第三節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的基本特點
一、橋面坡度平緩
二、由兩個系統共同構成貫木拱系統
三、加強橫向剛度
四、榫卯接合
五、加強防水措施
六、加強防火
七、加強建築裝飾
第二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的地域分布與環境
第一節貫木拱廊橋的地域分布
一、貫木拱廊橋所在福建省北部、東部、南部市縣的基本情況
二、貫木拱廊橋所在浙江省南部市縣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貫木拱廊橋所處的自然環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氣候資源
三、水文特徵
第三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典型實例的分析
第一節現存貫木拱廊橋的分析
一、三節拱與人字拱系統組成的貫木拱廊橋的實例
二、兩個三節拱系統組成的貫木拱廊橋的實例
三、三節拱系統與四節拱系統組成的貫木拱廊橋的實例
四、三節拱系統與五節拱系統組成的貫木拱廊橋的實例
第二節已毀貫木拱廊橋的分析
一、福建省北部
二、浙江省南部
第四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分析
第一節貫木拱廊橋的建造技藝
一、選橋址
二、築橋台
三、造拱架
四、上剪刀苗
五、橋板苗與馬腿
六、鋪橋面
七、架橋屋
第二節貫木拱廊橋的建造活動
一、擇日起工
二、置辦喜梁
三、祭河動工
四、上樑喝彩
五、取幣賞眾
六、踏橋開走
七、上喜梁福禮
八、完橋福禮
第三節貫木拱廊橋的營造工具
一、貫木拱廊橋營造專用工具
二、沿用傳統大木工具
第五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的工匠
第一節造橋世家
一、周寧縣秀坑造橋世家
二、壽寧縣小東(東山樓)村造橋世家
第二節造橋木匠
一、福建省周寧縣造橋木匠
二、福建省壽寧縣造橋木匠
三、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造橋木匠
四、福建省福安市造橋木匠
五、福建省古田縣造橋木匠
六、福建省屏南縣造橋木匠
第六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的建橋組織與橋約
第一節建橋組織
一、修橋緣首
二、董事組織
第二節造橋橋約
一、福建省寧德地區
二、福建省南平地區
三、浙江省溫州地區
四、浙江省麗水地區
第七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的社會管理
第一節貫木拱廊橋的橋山
一、福建省的橋山
二、浙江省的橋山
第二節橋之田租
第三節橋與茶亭
第八章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第一節保護與傳承的現狀
第二節保護與傳承方式的多元化
一、貫木拱廊橋建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二、貫木拱廊橋建造活動的保護與傳承
第三節保護與傳承制度的規範化
一、申報制度化
二、保護規劃的完善化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 序 言
在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無疑將促進中國民眾對營造技藝遺產及與之相關文化習俗的重新審視。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制為尺度設計的建築營造技術體系。營造技藝以師徒之間“言傳身教”的方式世代相傳。由這種技藝所構建的建築及空間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和宇宙的認識,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等級制度和人際關係,影響了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和審美意象。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根植於中國特殊的人文與地理環境,是在特定自然環境、建築材料、技術水平和社會觀念等條件下的歷史選擇。這種技藝體系延承七千年,遍及中國全境,形成多種流派,並傳播到日本、韓國等東亞各國,是東方古代建築技術的代表。2010年韓國繼中國之後也成功申報了“大木匠與建築藝術”,顯示了這項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世界意義。
一、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無形、靜態與活態的關係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的“非物質”容易讓人理解為與物質無關或排斥物質。然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不是和物質完全沒有關係,只是強調其非物質形態的特性。“非物質”與“物質”是文化遺產的兩種形態,它們之間往往相互融合,互為表里。以營造為例,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側重建築實體的形態、體量、材質;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則側重營造技藝和相關文化,它們相互聯繫、互為印證。通過建築實體可以探究營造技藝,尤其對於只剩物質遺存而技藝消亡的對象;反之,也可通過技藝來研究建築。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也可相互轉換,當側重建築的類型學和造型藝術時,即為傳統文物意義上的物質遺產;而當考察其營造工藝、相關習俗和文化空間時,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稱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無形文化遺產也並非其沒有“形式”,只是強調其不具備實體形態。傳統營造技藝本身雖然是無形的,但技藝所遵循的法式也是可以記錄和把握的,技藝所完成的成品則是有形的,而且是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中隱含和沉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為活態遺產,這反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質,即強調文化遺產在歷史進程中一直延續,未曾間斷,且現在仍處於傳承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是傳承人,人在藝在,人亡藝絕,故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鮮活的、動態的遺產;相對而言,物質文化遺產則是靜止的、沉默的。然而二者之間也仍然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和轉換,如一件建築作品不但是活的技藝的結晶,而且其存續過程中大多經歷不斷的維護修繕,注入了不同時期的技藝的烙印;它同時又是一件文化容器,與生活於斯的人每時每刻相互作用,實現和完成其中的活態生活,是住居不可或缺的文化空間。
二、從營造技藝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性傳承的特點
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經過長期實踐而錘鍊成固定的程式,可以說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建築體系像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體系這樣具有高度成熟的標準化、程式化特徵。建築的布局、結構、技藝等都有內在的準則和規範。這套體系涉及院落組合方式、建築之間的對應與呼應關係、建築的體量與尺度、建築的結構和構造方式、建築裝飾的施用及題材等。這些準則和規範,在官方控制的範圍內成為工程監督和驗收的標準,在地方成為民間共同信奉和遵守的習俗。
早在唐宋時期,營造技藝已經有細緻的分工,如石、大木、小木、彩畫、磚、瓦、窯、泥、雕、镟、鋸、竹等作,至明清技藝更細分為大木作、裝修作(門窗隔扇、小木作)、石作、瓦作、土作(土工)、搭材作(架子工、扎彩、棚匠)、銅鐵作、油作(油漆)、畫作(彩畫)、裱糊作等。明清宮廷建築設計、施工和預算已由專業化的“樣房”和“算房”承擔。傳統營造業以木作和瓦作為主,集多工種於一體,具有典型的集體傳承形式。在營造過程中,一般以木作作頭為主、瓦作作頭為輔,作為整個施工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控制整個工程的進度和各工種間的配合。各工種的師傅和工匠各司其職、緊密配合,保證工程有條不紊進行,整個傳統營造工藝已經發展為非常成熟的施工系統和比較科學的流程。
三、整體性、活態性與營造技藝的保護
營造技藝的保護應注意整體性原則,傳統建築文化中本身包含多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不唯營造技藝一項,比如建築的選址、構成、布局等均涉及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中關於宇宙、自然、社會諸方面的認知;城市廣場、村寨水口、廊橋等空間場所及各種民俗、祭祀、禮儀活動(包括廟會)構成了典型的文化空間;還有伴隨營造過程的各種禁忌、祈福等信俗活動。這些內容實際上都依附於傳統建築空間及營造活動過程中,相互關聯,形成一個整體。
營造一詞中的“營”,相近於今天所說的建築設計,不同的是,它不是一種個體的自由創作,而是一種群體的制度性、規範性的安排,是一種集體意志的表達,同時也是技藝的一種表現形式。任何一種手工技藝都含有設計的成分,有的占據技藝構成的重要部分,體現了營與造的統一。
活態保護與整體相關,即整體保護中涉及活態與靜態保護的有機統一,但這裡的活態保護主要強調的是一種積極的介入性保護手段,即將保護對象還原到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環境中進行全面保護,或稱之為活化。過去我們拆了一些建築遺產,新建假古董,繼而又孤立地保留一些建築,割裂了其所依存的環境,並弱化了原有的功能和生活,文化遺產被變為沒有內容和活力的標本。現在已有一些地方進行了富有成果的嘗試,即成區片地整體保護傳統街區、民居、寺觀,並將之輻射為街區的整體生態保護。一些深刻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信俗項目及其建築空間可望加以恢復,其內容和功能將轉化為城市歷史記憶、社區文化認同與市民社會歸屬的文化空間,以及市民休閒交往的場所,這也將是多元社會價值取向的一種標誌。
相比一般性手工技藝的生產性保護,營造技藝有其特殊的內容和保護途徑。有別於古代大量的營造技藝實踐,當今傳統營造技藝只局限在少量特殊項目。然而舊有傳統建築的修繕卻是量大面廣,並且具有持續性特點,如果我們把握住傳統建築修繕過程中營造技藝的保護,將會有效地將營造技藝傳承好,保護好。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工作可以探討和實踐:一是在文物建築保護單位中劃定一定比例的營造技藝保護單位,要求保護單位行使物質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雙重職責。無論復建抑或修繕,將完全遵照傳統材料、傳統工序、傳統技藝、傳統工具、傳統習俗,使之同時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活化石。
另一方面,復建和修繕本身是技藝的實現過程,也是技藝得以傳承的條件。營造是一種兼具技術性、藝術性、組織性、宗教性、民俗性的活動,豐富且複雜,其本身就是一種可以觀賞和體驗的對象。可以探討一種新的修繕與展示相結合的方式,類似考古發掘和書畫修復的過程呈現,將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建設、修繕過程進行全程動態展示或重要節點展示,包括其中重要的習俗與禁忌活動。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是在我國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背景下,結合中國傳統建築研究領域的實際情況提出的。保護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是保護傳統建築的核心內容,雖然傳統建築的許多做法已經失傳,但也還有很多傳統建築類型的營造技術和工藝仍在中國各地延用,並通過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傳承下來,成為我們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這些營造技藝的系統整理和記錄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一個重要方面。鑒於此,我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開展的“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三維資料庫”課題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旨在加強對傳統建築營造技藝的研究,促進傳統建築營造技藝的傳承。
——劉托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