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審定(登記)年份: 2005
審定(登記)單位: 河南
選(引)育單位(人): 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父本豫花1號、母本83-13
是否轉基因: 否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河南省夏播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莢果272.91kg、籽仁210.09kg,分別比豫花6號增產7.31%和8.54%,莢果居10個參試品種第4位,籽仁居10個參試品種第1位;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莢果163.15kg、籽仁118.69kg,分別比豫花6號增產7.59%和7.17%,莢果居9個參試品種第5位,籽仁居9個參試品種第2位,莢果、籽仁比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4年參加河南省夏播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莢果256.1kg、籽仁188.5kg,分別比豫花6號增產11.4%和11.9%,莢果
栽培技術要點
1、夏直播種植6月10日左右播種,每畝10000~11000穴,每穴2粒;麥壟套種應於5月15-20日(麥收前10-15天)播種,每畝9000-10000穴,每穴2粒。2、基肥以農家肥和氮、磷、鉀複合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初花期可酌情追施尿素或硝酸磷肥10—15kg/畝。在花針期缺水,影響開花下針結果。3、防治病蟲害:生育期間應注意防治蚜蟲、棉鈴蟲、蠐螬等害蟲危害。生育後期注意防止葉斑病、鏽病等的發生。4、成熟後應及時收穫,以免影響產量和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河南各地麥套和夏直播種植。
選育單位: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親本來源:83-13×豫花1號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普通型疏枝直立小花生,生育期121天左右。連續開花,株型緊湊,生長穩健。主莖高37.96cm,側枝長40.69cm,總分枝8.24條。葉片橢圓形,葉色深綠色。莢果普通型,網紋較淺,百果重181.34g。種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百仁重79.03g,出仁率76.22%。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試,脂肪含量50.78%,蛋白質含量23.55%,油酸含量43.5%,亞油酸含量35.7%。抗旱性較強,網斑病抗性弱、褐斑病抗性中等。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全國北方片區小花生新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莢果222.36kg、籽仁169.04kg,分別比對照魯花12號增產3.88%和7.05%。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莢果273.68kg、籽仁209.16kg,分別比對照魯花12號增產7.94%和12.58%。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莢果237.56kg、籽仁181.07kg,分別比對照魯花12號增產6.12%和 10.01%。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夏直播種植應在6月10日左右播種,每畝10000~11000穴,每穴2粒;麥壟套種應於5月15-20日(麥收前10-15天)播種,每畝9000-10000穴,每穴2粒。2、施肥和澆水:基肥以農家肥和氮、磷、鉀複合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初花期可酌情追施尿素或硝酸磷肥10—15kg/畝。並視田間乾旱情況及時澆水。切忌在幼苗期漫灌,出現黃化苗,生長受阻,在花針期缺水,影響開花下針結果。3、防治病蟲害:花生生育期間,應注意防治蚜蟲、棉鈴蟲、蠐螬等害蟲危害。花生生育後期,注意防止葉斑病的發生。
鑑定意見:該品種於2005-2007年參加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的全國花生品種區域試驗,2008年5月經全國花生品種鑑定委員會鑑定通過,建議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東中西部的花生主產區推廣種植。生產上注意網班病等病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