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鐵塔公園

喻浩督造的靈感木塔,八角十三層,也有說十一層的,高360尺,上安千佛萬菩薩,塔下作天宮,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小塔。 所以說現在的鐵塔下不但有地宮,而且應藏有佛舍利。 可見,鐵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築藝術風格之奇特,實屬罕見。

基本信息

簡介

鐵塔以其卓絕的建築藝外,它設計精巧,
完全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木式結構形式,塔磚飾以飛天、麒麟等數十種圖案,磚與磚之間如同赴鑿,有溝有槽,壘砌嚴密合縫。建成九百多年來,歷經戰火、水患、地震等災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築專家和遊人嘆為觀止。“ 接引殿”在鐵塔的正前面,仿漢白玉砌成,系三門牌樓式仿宋建築,寬70米,高12米,大門左右牆壁上,對稱鑲嵌著8塊莊嚴、肅穆、聖潔青石神佛坐像,1986年為供奉北宋文物“接引佛”而建。該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築,殿前,石師雄踞,鼎香繚繞;殿周,24根大柱抱殿而矗;大殿台基,青石欄桿攔護,妙趣橫生的96隻小獅子環繞排開。“接引殿”的旁邊是“靈感院”。靈感院是為供奉白玉佛像而建。正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白玉佛像”是1933年由旅居緬甸的華僑捐贈。佛像高約1米,由整塊白玉精雕而成,秀麗端莊,晶瑩潔亮,堪稱佳品。

鐵塔歷史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鐵塔公園
鐵塔位於開封市東北角歸遠門裡原開寶寺東側.這座鐵塔的建造同一顆舍利有關.相傳釋迦佛舍利被古印度的8個國王均分.其中摩陀國中的一份在200年後被信仰佛教的阿育王所有.據說他取出佛舍利分藏在8.4萬個小塔內,運送到各地,其中一部分傳入中國.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就是因為得到一份阿育王的佛舍利而建造的.到了五代時期.占據浙江一帶的吳越王將阿育王寺的佛設立迎入杭州供奉,.後來宋朝軍隊逼近吳越,當時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匡胤就把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後來又命人在城內開寶寺的福聖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用作供奉,這座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
寶塔在建成55年後毀於雷火.1049年當時宋仁宗重修開寶塔,這次重修,換了地方,由福盛院改到了上方寺.為了防火,材料由木料改成了磚和琉璃面磚,這就是今天我們見到的鐵塔. ----------部分摘自<<圖說中國文化>

鐵塔風雲

在古城開封的東北隅,聳立著一座高大挺拔的古塔,它就是開封的鎮市之寶,被譽為國寶“天下第一塔”的開
封鐵塔。
鐵塔原名開寶寺塔,始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層,高55.63米,是開封僅存的兩處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 史書上說,開封鐵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於開寶寺福勝院內,始建於太平興國七年,也說是公元982年,建成於宋太宗端拱二年,謂之福勝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輪,車駕臨幸,舍利乃見,因賜名靈感塔”,是宋太宗用來供奉吳越國進貢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負責設計和監造的,是當時著名的木工喻浩。喻浩曾任杭州都料匠,“有巧思,超絕流輩”,著有《木經》三卷,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木工專著,惜其散佚,今已不存。喻浩擅長營造,但仍虛心好學。他十分讚賞唐人所造的相國寺門樓。多次自謙地對別人說,樓門別的部位他都能造,只是對於卷檐不解其意。所以他每次到相國寺樓門下,就仰起頭仔細觀看,站得累了就坐下看,坐得困了就躺下看,反覆琢磨以求其理。他還為相國寺聖容殿前東西兩旁的古井建造了井亭,極其工巧,為相國寺十絕之一。喻浩在林林總總的建築群里,尤善建塔,他在杭州建梵天寺塔時,就科學地解決了木塔的穩定問題,為時人所注目。
這次奉命為京都開寶寺督造木塔之前,為求縝密,曾先造一個小樣。施工時,
外設帷幕,暫隱其形,外面只聞斧鑿之聲,“凡一月而一級成”。遇有上下榫不合之處,喻浩環繞塔式邊看邊切磋,毛病一旦找準,鏇及拿起巨棰撞擊數十下,即皆牢整。靈感木塔監丞、畫家郭忠恕看後經過測算,從一級至上層,餘一尺五寸,收殺不得。問題提出後,喻浩因此而魂縈夢繞,數夕不寐,通宵達旦的認真核對,最後結果應驗了郭忠恕所言。次日剛剛黎明,喻浩即叩郭家之門,長跪以謝。
喻浩督造的靈感木塔,八角十三層,也有說十一層的,高360尺,上安千佛萬菩薩,塔下作天宮,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小塔。
塔初建成時,遠遠望去,塔勢偏西北傾斜,有人驚奇地問他,他說:“京師地平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也”。如今的鐵塔不僅被西北風吹正了,而且已向東南方向傾斜71厘米。可見他的用意精細,謀籌深遠。此塔極其偉麗,在京師諸塔中最高,且制度極精。“其土木之宏壯,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國,未之有也”。被贊為“一時之盛觀”,“天下之冠”,“巨細精巧,近代所無”。喻浩也因此飲譽“造塔魯班”之稱。可惜喻浩設計、監造的這座華美絕倫的靈感木塔,僅存世56年,就於宋仁宗慶曆四年六月,遭雷擊而焚毀了。
靈感木塔被“天火”焚毀後,宋仁宗曾派人將塔基掩埋的佛舍利掘出,迎入宮中供奉,令京王公貴人瞻禮,爭施金帛。隨後又送還開寶寺。傳言佛舍利在內廷時,曾發光顯靈。潛心於“神道設教”的仁宗趙禎又想重建靈感塔。當時不管是太宗時建的木塔還是仁宗時建的琉璃磚塔,都要從國庫中支出巨額資金,屬於重大建設項目,要召開大會商議,應相當於現代的專家論證會,大多數官員是贊同的,因為在封建社會,皇帝是金口玉言,可也有不怕死的諫官直言反對,如在木塔建好時,大家都在讚美說“其土木之宏壯,金碧之炳燿,在佛法傳入中國之未之有也”。可耿直敢諫的諫議大夫田錫在奏本中說:“眾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就是說建塔是浪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金錢。當仁宗提出來佛舍利不能永久存放在皇宮,要建塔供奉時,主持諫院的北宋著名書法家蔡襄,首先上書反對,對主張重建靈感塔的種種論點逐條批駁。他說,有人以為舍利在內廷發光,就是顯靈應驗。那么,舍利連自己居住的靈感木塔都不能佑護,大火襲來,一夕而盡,還算什麼神靈。對於舍利發光的物理現象,蔡襄是一無所知,解釋不通的,只好歸結到“妖僧”身上,他說:“枯久之物,灰燼之餘,或有光怪,多亦妖僧之所為也。”接著,蔡襄又批駁了靈感木塔系太宗皇帝主持所造,“祖宗”督做的事,不能更改,理應修復的觀點。他說,昭應宮、上清宮都是先朝所置.天火焚燒,滿室皆空,到現在也沒有修復,不是也沒有人非議嗎?專司向皇帝進諫奏事的諫院右正言官余靖也是多次諫言,抗聲力爭,反對建塔,認為佛舍利連一塔都不能保護,何況能藉福以民哉!
建塔之風乍起,朝堂上雲涌浪卷。畢竟是臣下投反對票的太多,仁宗只好息事寧人,暫緩建塔。但是,爭論畢竟是爭論,皇帝一心想建塔,到底是誰也阻擋不住。“仁宗皇佑元年,詔重建靈感塔藏舍利”。靈感塔的重建,就這樣隨著這封詔書的頒布正式施工了。
重新修建的琉璃磚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層。在近千年前就具有高超的建築技術價值、精美的建築藝術價值和技術含量很高的建築科技價值。從建築技術看,雖然用的是鐵色琉璃磚,但建築手法確是使用中國傳統的牆倒屋不塌的木架結構的原理建設的。塔幾十米高,當時又沒有腳手架,沒有現在的龍門吊,那是使用什麼方法修建的呢?爭論不休,有說用竹竿搭架的,有說用堆土法,還有的說是內建法等等。鐵塔通身用28種不同形狀的結構磚組合,在柱、枋、斗拱等咬合的結合處都是用特別燒制的有榫、有卯的子母磚緊緊的扣合在一起,嚴絲合縫,渾為一體,如鐵鑄一般。所以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特別是“宋神宗熙寧元年夏五月京師開化坊醴泉出,自秋七月至冬十一月地震者六、數刻不止,有聲如雷,樓櫓民舍摧折壓死者甚眾。”鐵塔確安然無恙。
元代開寶寺除鐵塔外,殿宇建築毀於戰火。到了明代,從明洪武十六年,到明萬曆十八年多次對鐵塔進行修繕,並重新修建了寺院的山門、鐘樓、殿宇等,恢復了昔日宏偉壯麗的規模,寺院改名為祐國寺,特別是在明天順元年英宗皇帝賜“祐國寺”匾額,影響很大。鐵塔也隨之稱為祐國寺塔。到了清代,寺院改名為大延壽甘露寺,因寺名太長,鐵塔仍保持原名為祐國寺塔。特別是在塔身內每層塔門對面的塔身牆壁正中,鑲有48尊明代祐國寺時修砌的黃色琉璃阿彌陀佛像,佛像旁刻有“命賜上方祐國禪寺……”字樣。
從建築藝術上講,鐵塔可稱上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巨型藝術品,遠望,鐵色琉璃瓦遍飾全身,色調具有鐵打銅鑄的深厚氣質,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協調自然,視覺差比例勻稱美觀,氣勢驚人。而走近細看,遍身裝飾都是琉璃浮雕藝術品,各種花紋磚有50餘種,有佛像磚,有菩薩、飛天、五僧、立僧、供養人、伎樂等;有動物圖案磚,有獅子、雲龍、降龍、雙龍、麒麟等;有花卉磚,有寶相花、海石榴花、蓮荷花、牡丹花、芍藥花等,還有瓔珞、流蘇等裝飾花紋磚。而在挑角、拔檐、轉角等處採用各種藝術裝飾磚,有嬪伽、麒麟、套獸、雲龍貓頭、重檐滴水等,共20多種,如每一個挑角處都是人頭鳥身的嬪伽領頭,後有獨角脊獸,下面是蟬肚老角梁伸出套獸頭,套獸口含風鈴,勾列出非常美麗的曲線。可以說每塊磚都是做工精細、栩栩如生,非常完美的琉璃藝術品。
鐵塔有技術含量很高的科學技術價值。在建塔選材上就吸取了其前身木塔雷擊燒毀的教訓,而採用了絕緣的、不導電的琉璃瓷磚,避免了大雨雷擊的可能性。瓷磚另一個特點是應壓強度高,堅固牢靠,在塔門的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不用發券的半圓門,而採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門,用五層雲紋磚逐層收壓,其外觀象佛龕,而更為堅固。
1938年6月5日,侵華日軍以鐵塔為目標發動猛烈的炮火襲擊,塔身中彈七、八十發,塔身北側遍體鱗傷,第八、九層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個2米大的深洞,而鐵塔滲透著開封人的錚錚鐵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戰士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
1952年10月30日,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來汴視察黃河時,順便遊覽了鐵塔和龍亭。遊覽鐵塔時陪同毛澤東主席的原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在塔側向毛主席介紹說:“塔上的大窟窿是1938年日軍侵占開封時,用大炮打的。”毛主席說:“這座鐵塔名不虛傳,代表我們中國人民是打不倒的,他們把它打不倒,我們把它修起來。”
在毛主席的關愛下,1953年7月,省文物局把維修鐵塔列為中南的名勝古蹟重點修繕工程。1954年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和考古人員對鐵塔進行全面勘察設計,1956年成立了由市政府建設科工程師田延壽等人組成的鐵塔修復委員會,由中央文化部和省計畫委員會撥21萬元專款,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制定了維修方案。特別是鐵塔硫璃磚的質量要求特殊,其磚胎為耐火鋼粗瓷胎,其釉面為鐵色硫璃瓷釉,先後聯繫北京、天津、江西景德鎮等磚瓷廠均無法燒制。最後在燒制宋瓷的河北省邯鄲市彭城鎮日用陶瓷廠找到專家和老工人,經10多次研製,才成功地燒製成和鐵塔基本相同的鐵色琉璃磚。於1957年6月11日開始動工,到10月底全部修復竣工。同時還安裝了104個鐵鑄風鈴,增裝了洞門鐵欄和避雷針。千年寶塔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太宗所建木塔是用來供奉阿育王佛舍利的,仁宗重建鐵塔也是用來供奉存放在宮中的佛舍利而重新修建。那我們開封鐵塔下有沒有地宮?有沒有收藏珍寶呢?宋代筆記明確記載的答案是“有”。《佛教對宋太宗的影響》一文寫到:“所以他在塔成之日,肩輿微行,親自手奉舍利塔,安放於靈感塔之下[天宮]。當時開封士庶聞訊圍觀,據說見‘白光起小塔一角,大塔放光,洞時天地。士庶焚香獻供者盈路。’”。綜上所述建塔的目的就是供奉佛舍利的,而且是太宗親手把佛舍利等寶物放入塔下[天宮]之內的。據載,木塔雷焚毀後把佛舍利收回皇宮,建琉璃塔後又放入地宮,上述的內容依據,是參照宋代筆記《楊文公談苑》,歐陽修《歸田録》、《玉壺清話》等筆記得知的。那么宋代筆記不是正史記載的是否準確呢?答案是應當是準
確的,因為宋代的文人筆記不是故事傳說,不是杜撰,更不是道聽途說,而應是他本人記錄的親歷親聞之事。
所以說現在的鐵塔下不但有地宮,而且應藏有佛舍利。目前南京大報恩寺、長乾寺地宮出土文物展,將在南京市博物館盛大開幕,出土的阿育王塔被譽為“驚世大發現”。那么開封開寶寺塔據宋代筆記記載在地宮內也保存著裝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能不能發掘已成為開封市民關注的焦點。因鐵塔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動一磚一瓦都要經國務院批准。經口頭請示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因目前科學發掘的依據,保護的條件還不成熟,暫不能發掘,根據專家的意見,我們這一代應把現存的鐵塔保護好,也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更寶貴的遺產。鐵塔地宮應留給下一代,讓他們去研究開發。
開封鐵塔是宋都開封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文物價值最高、份量最重的寶物。所以,在我市現有的1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唯有鐵塔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我市的鎮市之寶鐵塔,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鐵塔行雲

汴京八景之一.塔身內砌鏇梯登道,可拾階盤鏇而上,直登塔頂。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和護城大堤,登到第9層便可看到黃河如帶,登到第12層直接雲霄,頓覺祥雲纏身,和
風撲面,猶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鐵塔行雲”之稱。
白居易《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綠樹成行,流水潺潺,柳絮如雪何等壯觀……
登臨鐵塔,水光湖色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從頂樓往下望去,殿閣嵯峨,綠蔭環抱,亭榭映波,垂柳婀娜,曲橋蜿蜒,彼岸朦朧,風光旖旎,景色秀麗。令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美不勝收。此時此刻才真正體驗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美妙的視覺體驗……

鐵塔特點

鐵塔
又名“開寶寺塔”,坐落在開封城東北隅鐵塔公園內,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鑲嵌,遠看酷似鐵色,故稱為“鐵塔”。
鐵塔建於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塔成等邊八角形,共十三層,高55.88米,底層每面闊為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塔身遍砌花紋磚,上有飛天、麒麟、菩薩、樂伎、獅子等花紋圖案50餘種,造型優美,神態生動,堪稱宋代磚雕藝術傑作。鐵塔以卓絕的建築藝術聞名中外,其設計精巧,結構堅固,雖經地震、河患、狂風暴雨和人為的破壞,仍巍然屹立。塔高居我國現存琉璃塔之首。 鐵塔層層建有明窗,一層向北,二層向南,三層向西,四層向東,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明窗具有透光、通風、瞭望、減輕強風對塔身的衝擊力等多種功能。建塔所用的磚,是專門燒制的各種形狀的琉璃結構磚,磚有20多種,規格各異,有榫有眼,砌成塔身,恰到好處,堅固美觀。鐵塔外面的鐵色琉璃磚,磚面花紋圖案達50餘種,其中有波濤樣雲、飛天、仙姑、雲龍、坐佛、菩薩、伎樂、僧人、麒麟、獅子、花卉等,每塊琉璃磚都是藝術品。據《如夢錄》記載,基座辟有南北二門,南門上有一塊“天下第一塔”門匾,基座下有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橋可跨池而過,由小橋進北門入塔。可見,鐵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築藝術風格之奇特,實屬罕見。
“ 擎天一柱礙雲低,破暗功同日月齊。半夜火龍翻地軸,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搖瀲灩沿珠蚌,影落滄溟照水犀。火焰逼人高萬丈,倒提鐵筆向空題。 ” 元朝馮子振馮公筆下的鐵塔給人以美的享受,難怪後人 “ 你方看罷我登塔 ” ,皆為鐵塔消得人憔悴。景區創建全國文明旅遊風景區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全國 AAAA 級旅遊風景區驗收工作也在進行中。
現鐵塔經過維修煥然一新,又恢復了附近殿字,成為開封市一處重要遊覽勝地。

美麗的鐵塔公園

現鐵塔經過維修煥然一新,又恢復了附近殿字,成為開封市一處重要遊覽勝地。鐵塔公園占地面積51.24公頃,其中有9.62公頃的水面積;園內依次建有“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極樂世界”牌坊;寧靜雅致的“靜苑”;巍峨壯觀的“接引殿”;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鐵塔”;以及為了讓遊客更好的了解鐵塔歷史而興建的“鐵塔嬗變藝術宮”;還有“竹園”;“梅園”,“賞心園”等小品式建築。各園亭颱風姿卓絕,花木風情萬種,笑迎八方遊客。
今天的鐵塔公園,繁花似錦,綠樹成蔭,殿閣嵯峨,亭台映波,風光旖旎,景色秀麗,數十個景點遍及園內,東北部與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開封古城牆遙相呼應,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人,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門票價格

40元(學生和現役軍人半價,20元/人),2012年菊花花會期間票價不變30元/人。登塔30元/人。

交通路線

從火車站乘1、3路公車可直達,20路公車也可直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