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約在1911年以前,宋門關乃是一片荒地,其間夾有不少墳地,尤以回民墳地為多。起初在這裡定居的回民有杜、李、王三姓四家,以看管墳地和務農為主。不久,從南陽、滎陽、歸德、河北白莊陸續遷來四家,加上原來的共八家。除一家務農外,其餘七家經營小本生意,如開飯鋪、客店、花生行、柴草行、麵坊、皮條鋪等,僅能維持生活,沒有力量建立清真寺。
到1920年,由於回民過宗教生活均需進城至東大寺或善義堂清真寺,頗感不便,加之,宋門關回民人數逐年增多,回民到宋門關墳地走墳,還得請阿訇去,更覺不便。為此,宋門關附近的回民迫切要求在宋門關建立清真寺。這時回民金秀山、馬雲慶等數家發起建立清真寺,倡議當即得到東大寺、善義堂清真寺等寺以及城內一些名流望族、上層人物的支持和贊助,尤其東大寺按照格底木派的規定——小寺是大寺的附屬寺,更是全力支持援助,宋門關清真寺遂於1920年建立。本寺的建立也凝聚了本坊教民李金福、金秀山、馬雲慶、杜金榜、沙慶元、沙修南、沙修道、白文友、王保林、王昭等人的心血。
建寺初僅購買一片荒地,附有東西屋各四間草房,非常簡陋。宋門關自建清真寺後,黃河北封邱賈村、海莊、科莊、陳橋、荊隆宮、白莊、杜莊的回民不斷遷往宋門關。由於回民人口猛增,原建的清真寺已不夠用,但此處回民,多系由外縣或他省來此營生的小販商人,有賣小飯的,有推車提籃賣牛羊肉的,有租房開店的,有開騾馬行者,其他如拉車,賣菜各業均有之。無力擴建清真寺,遂發起出外募捐建寺之事。
1926年,由金耀西等人監工備料建成了禮拜大殿,而後,又由市內洪河沿街陳桂榮阿訇和社首馬治國、杜文生、白文友等人到南京、上海等地募捐,建成北講堂四間,水房屋三間,陸續又新建學校教室六間、北小院西屋三間、門樓一間。在宋門關全體回民的艱苦努力和各坊支持下,歷時十餘年才建成了一座格調古樸、建築完整的清真寺。以北講堂為例,剛建成時,窗明几淨,陳設講究,室內懸漢字中堂,兩邊對聯皆系當代名人書法,上聯寫“自古英雄識時務”,下聯是“如今豪傑認潮流”。書法特別出名,實為庭堂增輝。
修繕重建
這次重修後,始在寺內開辦宋門求實國小。其校長為田振波,校董事為:金秀山、馬雲慶、白文友、沙修南等人。學生有百十名,回漢兼收,以讀方塊字為初學,以當時教課書為主,兼讀五經四書,直到文革期間停辦,合併於宋門關國小。
時有清真女寺一,位於男寺左旁,其房屋皆為草頂,形勢較城內諸寺簡陋得多,但內部之清真女學照例是有的。
文革期間寺閉,歷經風雨,寺院滿目淒涼,狼籍不堪。本坊教民不忍坐視,又發起募捐建寺,歷經數月,共募得一萬四千五百三十一元三角,遂於1985年開始重修改建,修建小組有郭秀如、馬治福、杜慶林、杜廣運、洪世傑、張景軒、陳永文、沙廣泰、馬景瑞(即馬輯五)、白庭珍。在本坊教民及其他坊的努力下,遂於1986年7月完工,共費用為二萬四千三百二十七元,超支者由清真寺墊付,新建寺大殿三間,卷棚三間。
1994年,王繼增阿訇、王世棟阿訇、丁志鵬阿訇率領社首籌集乜帖翻建講堂、三間沐浴室、四間鍋爐房共二十餘間,新建二十間占地面積1282平方米,寺內現存紀念碑三塊,(萬有真源)大匾一塊,寺內出租房屋二十餘間,用以寺里自養。現陳永文為社首 。規模建制
現寺有三間大殿帶卷棚,座西朝東,水房三間,有教長室三間,有海里凡一人。
寺存碑一,為《開封市宋門關清真寺重修紀念碑》,載宋門清真寺建寺情況及募捐來源,是公元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立,由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後周村馮傳村石工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