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 言
作者簡介
總 論
一、看破今生
二、棄離親友
三、拋卻眷仆
四、屏棄相似利他
五、割棄利養
六、放棄儲蓄資具
七、唾棄飲食貪執
八、不貪受用
九、休得隨順
十、厭棄福報散亂
十一、憶念妙欲過患
十二、唾棄世間八法
十三、切莫貪歡逐樂
十四、修習苦為助伴
十五、無須為師積財
十六、恆修死亡無常
十七、不斷修持
十八、修持正因
十九、承前繼後,於師生信
作者簡介
金厄瓦羅珠加參尊者出生於扎南康地的傑氏家族,該家族為世代相傳的天賜僧侶貴族種姓。其父名為傑·秋加,母親名為拉本,在水馬年(公元1402年)的一個吉日良辰,尊者幼小的生命伴隨著各種瑞相順利誕生。
由於宿世長期修道的習氣已經成熟,尊者於出生之初,即已顯示出對世間的極大厭離。強烈的出離心時刻激勵著他的相續,故對其他世間繁冗瑣事一概不予過問,僅僅一心一意地思維佛法。
當他七歲的時候,就割愛辭親,於金厄瓦·仁欽根噶 羅珠前舍俗出家,取名羅珠加參吉祥賢。成為佛門僧眾之一員後,即如護眼目般謹守別解脫戒的各條界限。並先後在克哲傑大師、羅珠法王等眾多超凡入聖的上師前系統完整地聽授了五部大論。之後,便閒雲野鶴般地浪跡於衛藏各大寺院,以深邃的智慧、無礙的辯才而享譽各方,成為名噪一時的遊學辯論者。
二十歲時,由大堪布雲丹仁欽擔任親教師,尊者在數量具全的清淨僧眾中受近圓戒。之後,便猶如上座部大迦葉尊者重現於世般地嚴格持守戒律。
其後,尊者又不辭辛勞地投奔於瑪卓坊地方馳名天下的大成就者——堅華加措瓦尊者座前,以全副身心如理如法地依止,並完整地恭聆了至尊宗喀巴大師的各種顯密竅訣。
在此其間,文殊菩薩授言于堅華加措瓦尊者:“你應將一切耳傳竅訣傳予這位上師。”從此,堅華加措瓦尊者對這位上師更是另眼相看、格外器重,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竅訣傾囊相賜。
因尊者已對此生的親友、身體、受用等世間圓滿,無有纖毫貪婪之心,長年累月地獨自居於萬籟俱寂地靜地,惟精惟一地修持,終於證達了共同殊勝次第的一切法要。
之後,因久慕其盛名,甘袞古寺的僧眾三番五次地一再迎請、祈求尊者前往。然而,尊者已將世間的榮華富貴視為魔女的蠱惑,對其極端畏懼,避之惟恐不及,故一直沒有前往,仍然一如既往地於寂地專意修持。
時光荏苒,如梭似電。一轉眼,甘袞古寺的住持已經換了四任。每一任住持都竭心誠意地力邀此位大菩薩,都被他一一婉拒。前往甘袞古寺之事始終沒有成行。
第四位住持一籌莫展之時,忽然心生一計:他結集當地的僧眾以及在家信徒,將大殿鑰匙交到尊者手中,眾人異口同聲、聲淚俱下地祈求道:“當不當本寺的主管,全由您老人家定奪了!希望您能體察我們的苦楚啊!”
至尊仁波切考慮到續佛慧命的重任,為了使宗喀巴大師所傳之法脈在此一方不致中斷,只好答應擔當為該寺傳授法要的職責,但事先聲明決不介入任何世間事務,並進一步要求眾人應以繼承噶當大德們纖塵不染的嘉言懿行作為前提條件,才在眾人殷切期待的目光中,走進了古寺的殿堂。
尊者一駕臨該寺,就不辭辛勞地致力於傳授各種法要,並大張旗鼓地著力修建了數不勝數的佛像、佛塔,刻印了無以窮盡的經函,還創立了連續供養的制度與風尚。尊者就是這樣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清淨如法的究竟事業。
回顧往事,他曾感慨道:“七歲精勤而修法,著重致力於實修,終嘗勝法殊妙味,此乃善妙之意願。如今年高近七旬,三寶加持入吾心,濁世最勝之幸運,此乃善妙之意願。感蒙勝法七精華,著重抉擇之智慧,精通一切經續義,此乃善妙之意願。”這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他就是這樣言行如一,為佛法以及眾生的利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在即將示現圓寂之時,尊者將一番感心動耳的教誨賜予後人:“上師們一般都會給後人留下遺囑,但最真切的遺囑,應當以無有遺產為榮光。如果一位上師在身後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只能充分證明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敗類。我們應當以此為鑑,千萬不要墮入此等行列。
“聶塘(拉薩西郊曲水縣境內一地名,宋代佛學家阿底峽尊者曾在此講學,居住九年,並在此地圓寂,有種敦巴所建度母寺)的阿底峽尊者即將示現圓寂之際,恰徹卻啟稟尊者:‘上師圓寂後,我們這些追隨者是否應當以向公眾講經說法為要呢?’上師並不滿意,回答說:‘希望你能放下雜事。’弟子又說:‘那專心專意地修持呢?’上師態度也如前。‘那么,弟子應當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說:‘應當捨棄今世!’
“恰徹卻將上師教言牢牢記在心間,拋棄凡塵的食物,前往熱振的休色寺,於此度過了精勤修持的一生。
“還有一個與此相似的片段,也進一步證明捨棄今生的重大意義。一次,熱振的一位尊者正在專注地轉繞寺院, 種敦巴尊者語重心長地說:‘你這樣轉繞固然令人高興,但若能獨自修習某一法門難道不是更妙嗎?’僧人轉而開始頂禮。誰知,尊者仍然如前面一樣地勸誡。僧人又嘗試了念誦,得到的仍是同一答案。他無計可施,只得詢問道 :‘那么,我該如何是好呢?’尊者毋庸置疑地回答:‘捨棄今生!捨棄今生!!捨棄今生!!!’
“種敦巴尊者圓寂之際,也平息了一切世間八法的苗頭,前往休色的柏樹林中,時常喃喃自語:‘我是希求解脫者,莫為名聞利養縛’以及‘通達世間得與否’。有時僅念出開頭部分,有時又念誦了一半,有時又將文字全部念出。
“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本無須如此苦行,他這樣做的用意所在只是為了給後學者作出表率而已。前輩們已經為後人作出了光輝的典範,我們就應當繼承和發揚這種特立獨行的風骨,至精至誠地修持佛法,捨棄今生。
“從我的角度而言,雖然在活著的時候也算得上是徒眾雲集、眷屬環繞,但對死後的命運已經志在必得,無有半點疑慮。我想我應該去往阿底峽尊者、宗喀巴法王足下,去往那世人朝思暮想的兜率天。正因為我對阿底峽尊者、宗喀巴法王二位尊者的言教有著板上釘釘般不可動搖的信念,才能在如今具備不同流俗的無謬行為。你們也應當將上師本尊視為無二無別的一體進行祈禱。要深知,造什麼樣的業,也就會取得與之相應的成就。
“你們二位(這段話可能是尊者對兩位修行人的一段言教)非博學多聞之輩,就應當將堅持不懈聽聞的道理,縝密地加以思考,理出頭緒,並提綱挈領地加以觀修。對於這位上師(可能指兩位修行人的上師),你們應知,在這個顛倒錯亂、五濁興盛的時代,大乘的具相善知識比白晝的星星還要稀少,故切莫再八方拜師、四處求教,(而應至專至誠地依止這位上師。)如果能精勤不倦地對這些三寶所依進行供養,也就是對我最上乘的月供年供,務必盡心盡力精勤而為。你們二位在身心尚未分離之前,都不要離開此聖地,應將一切無義瑣事減少到最低限度,將全副精力都投入於專一修持上面。要做到生時神不知,死時鬼不覺。”
其後,在余落地方出現了尊者圓寂的前兆,紛紛揚揚的花雨開始飄落,尤其在五月二十五日傍晚,遮天蔽日的花雨鋪天蓋地而降,繽紛的花雨瀰漫整個大地,沁人心脾的芬芳四處蕩漾,令人神清氣爽。那天夜晚,扎袞寺與甘袞寺也出現了同樣神奇壯觀的景象。
十七日白天,尊者吩咐侍者:“通知新修院的唯諾師,他應與你們一道對前輩上師以及佛菩薩舉行一次完整無缺的祈禱。”
侍者小心翼翼地回稟道:“您今天身體欠安,可否將此事權且擱置,等您體力恢復後,明天再作迎請?”
“我想今天應該從速辦理,明天以後大家就會忙得暈頭轉向了。”
十九日破曉時分,尊者便撒手人寰,前往兜率天正法宮殿。
這位大菩薩為利益千秋萬代的追隨者,以大悲心撰著了《開啟修心門扉》等大量珍貴的遺教。
有關尊者生前不同凡響的事跡,在金厄瓦羅珠晉美加參吉祥賢所著的尊者廣傳中有詳細描述,有興趣者可從中了知。
因此,凡是有修習菩提道次第願望的後學者,應該沿著這位殊勝上師的足跡,絲毫不受世間八法的牽累,在人跡罕至的寂地,系統完整地修習大乘道次第,全力以赴地黽勉修持乃至發願對境以上的精髓法要,儘可能地在相續中栽培修行的習氣。
以上文字是根據雍怎益西加參所造的《道次第傳承上師傳》中的內容,簡明扼要地歸納而成。願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