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惠中

閆惠中

閆惠中(1957—)男,滿族,北京人。祖母為愛新覺羅氏,皇室宗親、當代著名書法藝術家、中國金書藝術傳承人。 現任中國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美國國籍中國書畫研究會顧問、中國民族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書畫藝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兼高級書畫師等。 閆惠中自幼受家庭薰陶,喜愛書畫,早年受族人長輩的點撥,初學漢碑,《張遷碑》、《石門頌》,承漢隸閆惠中·作品之雄姿,後臨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等。蓋追唐之風範,進而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後拜著名金書藝術家趙之中先生為師,研習書法,金書小楷,博採眾長,師古不泥,善長行楷,字型端莊,神清韻秀,飄逸多姿,其作品受到國內外的各界人士的好評,被日本、香港、台灣等地人士收藏,同時對宗教文化、古典文學進行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閆惠中作品 閆惠中作品

閆惠中自幼受家庭薰陶,喜愛書畫,早年受族人長輩的點撥,初學漢碑,《張遷碑》、《石門頌》,承漢隸閆惠中·作品之雄姿,後臨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等。蓋追唐之風範,進而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後拜著名金書藝術家趙之中先生為師,研習書法,金書小楷,博採眾長,師古不泥,善長行楷,字型端莊,神清韻秀,飄逸多姿,其作品受到國內外的各界人士的好評,被日本、香港、台灣等地人士收藏,同時對宗教文化、古典文學進行研究。

1993年至2003年十年中,協助趙之中先生先後創作完成金書冊頁,儒家典籍《十三經》及佛家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道家經典《道德經》等多部優秀傳統藝術作品。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中國書畫藝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兼高級書畫師,美國國際中國書畫研究會顧問,中國民族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長期以來從事文化藝術與宗教文化的繼承、傳播和發展,對外文化廣泛交流,為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而不遺餘力。

藝術生涯

金書作品·閆惠中 金書作品·閆惠中

閆惠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閆惠中與其老師著名金書藝術家趙之中先生開始了對金書的研究,並在多年的實踐中創造出了自己的研金技藝,同時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金自古就是至高無上、華貴輝煌的象徵,人們利用金表達虔誠與永恆,使人產生尊崇與敬仰之情。金子不會被氧化、腐蝕而變色,利用這種特性,經過一番功夫而製成的金箔,薄如蟬翼,通徹剔透,放射出深邃高雅的光芒。最早金箔是用在佛教繪畫中,以顯示宗教的神聖與莊嚴。至於將金箔通過特殊的研磨技術創作出的金書作品,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有發現並相傳至今,可謂歷史久遠。金書那純淨高貴的光輝令觀賞者心曠神怡,興致盎然。

閆惠中 閆惠中

所謂金書,就是用黃金打成金箔,再經過特殊工藝製作,以此創作出的書法作品,是書法藝術的一種形式。金書的背後是極其複雜的工藝,先是用黃金打成金箔,這個製作過程非常艱辛:要將金子一遍遍捶打,直至將金箔打成不能再薄再細的程度,這樣才算得到薄如蟬翼、柔似綢緞、輕若鴻毛的金箔。閆惠中如是說,金書創作還需研金,即將薄而柔的金箔研成粉末以便書寫,也叫泥金。試想,將一片片的金箔研磨成能用毛筆寫字的又柔又細的金粉是何等的不易!每次研金都會耗費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遍研磨至少兩個小時,一兩金箔就要研製四遍,而且要用手指研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切身感受到金粉的粗細程度,即使是一粒顆粒存在,都將會對書寫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閆惠中看來,研金的過程也是一個修行過程。縱觀閆惠中的金書作品,紺色紙張上黃瑩瑩、金燦燦的小楷字,博採眾長,師古不泥,端莊素雅,神采飄逸,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

2011年04月香港中國新聞評報報導:皇室宗親書畫雙絕閻慧中

2013年“美麗中國—美在社區”---百名書畫家·進社區···大型公益活動【五道營站】作品展出

作品風格

閆惠中作品 閆惠中作品

閆惠中,博採眾長,師古不泥,端莊素雅,神采飄逸,師古師自然。其作品到達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備受中國大陸、港、台灣等各界人士喜愛,其大量作品被眾多收藏家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