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浙江省長興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長興吊瓜學名栝樓,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主要產於浙江省長興縣。生長在海拔100~1800米氣候溫潤的山谷密林和坡地灌叢中,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其皮、籽、根均可人有藥,具有潤肺化痰、降火止咳、寬胸散結、消腫祛毒、潤腸通便等功效。長興吊瓜籽富含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微量元素及生物鹼、黃酮類、疳類和有機類等含量頗豐。 2008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長興吊瓜籽”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特徵特性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富含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微量元素及生物鹼、黃酮類、疳類和有機類等含量頗豐。

吊瓜是浙江長興縣的特產,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其籽炒制後味香適口,被譽為“長興四寶”之一。

產地環境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

長興縣隸屬於湖州市行政範圍,地處北緯30°43′-31°11′,東經119°33′-120°06′之間,處於長江三角洲中心位置,紅壤土類占50.84%,潮土類占12.89%,岩性土類占1.75%。長興縣位居浙北低山丘陵向太湖西岸平原過渡的地區,地勢西高東低。長興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總特徵是: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溫光協調,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署名的植物有“長興四寶”:銀杏、吊瓜、板栗、青梅。

歷史溯源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

吊瓜(學名:栝樓)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本草綱目》釋名稱果,時珍曰:與同。許慎云:“木上曰果,地下曰,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栝樓即果二字音轉也,……後人又轉為瓜蔞……。齊人為之天瓜,相形也”。《名醫別錄》載:“栝樓生弘農川谷及山陰地”。又載:“藤生,狀如土瓜而葉有叉。”《圖經本草》載:“三四月生苗,引藤蔓。葉如甜瓜葉而窄,作叉,有絨毛,七月開花,似壺盧花,淺黃色。結實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黃色。其形有正圓者,有銳而長者,功用皆同。根亦名白藥(天花粉),皮黃肉白。”《本草鋼目》載:“其實圓長,青時如瓜,黃時如熟柿,山家小兒亦食之。內有扁子,殼色褐,仁色綠,多脂……”。又載:“栝樓古方全用,後世乃分子瓤各用。”從歷史記載看栝樓根(天花粉)、果實、種子皆可藥用。

生產情況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

截止到2008年,長興縣成立了吊瓜行業協會,使得長興吊瓜籽在採摘、炒制等傳統加工工藝及品質上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長興縣共有吊瓜籽加工企業20多家,成為該縣農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產品榮譽

長興吊瓜籽 長興吊瓜籽

2008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長興吊瓜籽”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長興吊瓜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浙江省長興縣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長興吊瓜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浙江省長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選擇生態條件良好、無污染源的農業生產區域,土壤類型為紅黃壤或山沖砂質壤土,有機質含量≥2.2%,土壤pH值5.5至6.5。

二、苗木繁育

選用座果早、結果率高、果大、籽多、粒重、品質好、抗病蟲的品系。選取充分成熟、無病蟲的種子作繁殖用種,繁育大田種植的種根。

三、栽培管理

大田種植技術:土壤解凍至種根萌芽前進行種植,選定無病蟲危害的種根,種前消毒殺菌。種植密度:大田生產為每666.7平方米(畝)種植50至60株,一般三年後,實行棚內輪作,將種根挖出,重新種植一次。

引蔓與整枝:出苗後,每株留1枝至2枝健壯芽作主莖,除去多餘的芽及主莖基部的側芽。主莖長至1.5米時及時摘芯,留3枝至4枝側枝。現蕾期摘芯以促進花蕾發育,提高座果率;果實膨大期剪去座果節位的側枝和未座果的徒長枝。

雄株與授粉:雄株栽種在定植輪的側面,採用多蔓整枝不施肥的辦法控制生長,生長高度控制在2米以內。一般是自然授粉,也可在清晨6時至7時採用噴花粉霧的方法進行人工授粉。

肥料使用:

⑴基肥:定期前半個月在開好的定植穴中施入基肥。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畜肥不少於1000千克、腐熟餅肥不少於30千克、磷肥不少於50千克、複合肥5千克至8千克、硼肥不少於0.5千克。施後用土將肥料與種根隔開。

⑵追肥使用:現蕾期巧施促花肥,一般在5月底,可每666.7平方米施複合肥4千克至5千克;開花座果15天時,結合整枝施膨瓜肥,掛一期果,施一次肥,一般全年需3次。每666.7平方米施複合肥5千克至10千克加尿素5千克至10千克。

採摘與清洗:果實表面轉成橙黃色時即可分批採摘。摘後扒開瓜皮,挖出瓜瓤和種子用清水漂洗,洗出種子,曬乾。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1.

大田種植技術:土壤解凍至種根萌芽前進行種植,選定無病蟲危害的種根,種前消毒殺菌。種植密度:大田生產為每666.7平方米(畝)種植50至60株,一般三年後,實行棚內輪作,將種根挖出,重新種植一次。

2.

引蔓與整枝:出苗後,每株留1枝至2枝健壯芽作主莖,除去多餘的芽及主莖基部的側芽。主莖長至1.5米時及時摘芯,留3枝至4枝側枝。現蕾期摘芯以促進花蕾發育,提高座果率;果實膨大期剪去座果節位的側枝和未座果的徒長枝。

3.

雄株與授粉:雄株栽種在定植輪的側面,採用多蔓整枝不施肥的辦法控制生長,生長高度控制在2米以內。一般是自然授粉,也可在清晨6時至7時採用噴花粉霧的方法進行人工授粉。

4.

肥料使用:

⑴基肥:定期前半個月在開好的定植穴中施入基肥。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畜肥不少於1000千克、腐熟餅肥不少於30千克、磷肥不少於50千克、複合肥5千克至8千克、硼肥不少於0.5千克。施後用土將肥料與種根隔開。

⑵追肥使用:現蕾期巧施促花肥,一般在5月底,可每666.7平方米施複合肥4千克至5千克;開花座果15天時,結合整枝施膨瓜肥,掛一期果,施一次肥,一般全年需3次。每666.7平方米施複合肥5千克至10千克加尿素5千克至10千克。

5.

採摘與清洗:果實表面轉成橙黃色時即可分批採摘。摘後扒開瓜皮,挖出瓜瓤和種子用清水漂洗,洗出種子,曬乾。

6.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加工

工藝流程:吊瓜籽→篩選→分級→初烘→炒制→冷卻→包裝→檢驗→入庫。

工藝要求:

⑴清理與分級:吊瓜採摘後及時仔細清洗,洗淨吊瓜籽外的瓤和種子包膜,然後對洗淨的瓜子進行清理,清理工作主要分三步,一是用清水將白子、空殼飄浮乾淨。二是曬乾後,過風車,除去灰分和較輕雜質。三是對吊瓜籽進行清理篩選,重點清除外來雜質及非完整籽,達到吊瓜籽分級的質量要求。

⑵初烘與炒制:先將炒制鍋預熱,鍋內溫度控持在60℃,將瓜子倒入鍋中進行初烘,要求不斷翻動,受熱均勻,直到有香味為止。初烘後,將炒制鍋加熱,鍋內溫度控制150℃,對吊瓜籽進行炒制加工,加工時根據配方要求加入不同的調味品,調味品也可配成水汁,待調味品被吸收後,皮色轉成棕黃色時起鍋。

⑶冷卻與包裝:吊瓜籽炒好後,薄攤在竹匾內,攤籽厚度不超過1厘米,攤涼時要不斷翻動,使瓜子內的熱量儘快散去,讓瓜子在20分鐘內回到常溫。攤涼後,將炒制後的瓜子按不同規格進行包裝。

1.

工藝流程:吊瓜籽→篩選→分級→初烘→炒制→冷卻→包裝→檢驗→入庫。

2.

工藝要求:

⑴清理與分級:吊瓜採摘後及時仔細清洗,洗淨吊瓜籽外的瓤和種子包膜,然後對洗淨的瓜子進行清理,清理工作主要分三步,一是用清水將白子、空殼飄浮乾淨。二是曬乾後,過風車,除去灰分和較輕雜質。三是對吊瓜籽進行清理篩選,重點清除外來雜質及非完整籽,達到吊瓜籽分級的質量要求。

⑵初烘與炒制:先將炒制鍋預熱,鍋內溫度控持在60℃,將瓜子倒入鍋中進行初烘,要求不斷翻動,受熱均勻,直到有香味為止。初烘後,將炒制鍋加熱,鍋內溫度控制150℃,對吊瓜籽進行炒制加工,加工時根據配方要求加入不同的調味品,調味品也可配成水汁,待調味品被吸收後,皮色轉成棕黃色時起鍋。

⑶冷卻與包裝:吊瓜籽炒好後,薄攤在竹匾內,攤籽厚度不超過1厘米,攤涼時要不斷翻動,使瓜子內的熱量儘快散去,讓瓜子在20分鐘內回到常溫。攤涼後,將炒制後的瓜子按不同規格進行包裝。

五、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呈扁平卵狀橢圓形,長12毫米至18毫米,寬6毫米至10毫米,厚約4毫米至6毫米,外殼淺棕色及棕褐色,殼薄而堅硬光滑,近邊緣處有一圈稜線,籽仁呈黃白色,富油性,籽粒大小均勻、顆粒飽滿,千粒重在200克至260克之間。具有固有的香味、滋味,具備殼薄、仁肥、質脆、香濃、味甘、口感好的特色。

理化指標:純仁率55%以上,水分含量6%以下,脂肪酸總量58%以上,其中不飽和脂肪酸48%以上、飽和脂肪酸含量10%以下,胺基酸總含量29%以上。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1.

感官特色:呈扁平卵狀橢圓形,長12毫米至18毫米,寬6毫米至10毫米,厚約4毫米至6毫米,外殼淺棕色及棕褐色,殼薄而堅硬光滑,近邊緣處有一圈稜線,籽仁呈黃白色,富油性,籽粒大小均勻、顆粒飽滿,千粒重在200克至260克之間。具有固有的香味、滋味,具備殼薄、仁肥、質脆、香濃、味甘、口感好的特色。

2.

理化指標:純仁率55%以上,水分含量6%以下,脂肪酸總量58%以上,其中不飽和脂肪酸48%以上、飽和脂肪酸含量10%以下,胺基酸總含量29%以上。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