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長笛原來屬於木管樂器,後來改用金屬製造。長笛演奏出來的音色輕柔透明,有人說聽起長笛的聲音便聯想起一望無際的藍天。但它也能表現出感情的另一面,其抑揚韻律,有時也會使人引起對遙遠鄉關的懷念。長笛的音域寬廣,表現力強,特別是演奏帶有憂傷色彩的曲目,亦是一股淡淡的惆悵嵌入心坎。簡介:別稱及雅號:“花腔女高音”
樂器本調:C 調
套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一組C-小字四組C
結構組成:管身(含吹節, 主節和尾節)和音鍵系統。
使用材質:普通型:無縫鎳銀管,專業型:硬質真銀
樂器特色:清新,透徹,色調是冷的。高音活潑明麗,低音優美悅耳,廣泛套用 於管弦樂隊和軍樂隊
現代長笛的發明者:波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1)
長笛的流傳已有好幾個世紀,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代,當時它還只是豎吹的上面開孔的粘土管。到了海頓所在的年代(1732-1809),長笛已成為交響樂隊中的固定樂器。19世紀初, 隨著特奧巴爾德·波姆發明的按鍵裝置(後來亦被用於單簧管、雙簧管和大管等),長笛完成了定型。長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中、高音區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低音區婉約如冰澈的月光; 而且擅長花腔,演奏技巧華麗多樣,在交響樂隊中常擔任主要鏇律,是重要的獨奏樂器。
長笛的種類很多,除常見的普通C調長笛外,還有降D、降E調長笛,G調次中音長笛,C調低音長笛等,不過套用較少。
歷史
長笛由歐洲中世紀的橫笛發展而來。
17世紀上半葉, 橫笛曾一度遭到冷落, 原因是它的技巧和高音區不夠完美 , 整個音域的音色不夠統一。 橫笛當時使用的是 “交叉指法”。 所謂 “交叉指法”, 是由於最初的木管樂器缺乏指鍵, 因此在演奏時, 手指的開合順序與現代指法不同的一種較為複雜的指法。
由於以上原因, 長笛在17世紀時作了首次重要的改革。1670年, 法國木管制作家和演奏家奧特泰爾成功地製作成一支一鍵圓錐形管腔長笛, 這就是史稱的“巴洛克長笛”。 巴洛克長笛笛頭的一端直徑為,19毫米, 笛尾內徑為14毫米, 呈倒圓錐形, 有分為兩組的6個音孔, 最後的一個音孔旁還有一個小音孔, 音孔上有一個指鍵。 指鍵由銅或銀製成, 由右手 小指控制, 當指鍵打開時, 吹出的音為#d1。 "巴洛克長笛"作為標準模式在18世紀上半葉第一次得到確立, 經歷了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巴洛克長笛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結構由中世紀的整管分成了三個獨立的部分, 即分為笛頭、 笛身和笛尾。 把長笛分為三個部分無疑簡化了製作工藝, 這使得製作者能夠更加方便、更加精確地在笛身上鑽音孔, 於是音準就有所改善。 同時, 笛身與笛頭間的接縫也能稍稍拉開, 以便調節音高。 這些改革, 使巴洛克長笛發出了圓潤甜美的音色, 並且發音比以前的橫笛更加敏銳。
在18世紀20年代早期, 笛身又分成了兩個部分。製作者可以給笛身的每部分都裝上一套可替換的接口, 每個接口在尺寸上稍有不同, 於是演奏者就可以適應不同的音高, 這種長笛於是迅速地流傳開來。 在最初階段, 有三段可替換笛身似乎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因為與最長的一截相比, 最短的一段可使長笛升高半音。 但到後來, 長笛演奏的音域越來越高, 短的笛身數量也隨之增加, 最多時可達六段(甚至七段)。
可替換笛身改變了長笛的總有效長度, 但不容易保持長笛的音準, 長笛的音孔就要重新安排。 當時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演奏者不得不用調節接縫的辦法來對付 當加入短的笛身時把接縫擰出, 加入長的笛身時則擰進。 此外, 還可以通過嘴唇來調節發音、 改變指法、 把長笛向里或向外轉等方法來克服這個缺點。 這種長笛曾流行一時, 但在演奏時還是會遇上麻煩, 演奏者必須熟練地掌握更換替換管的技術。因此, 在18世紀末, 這種長笛就逐漸消失了。
由於長笛本身的不足, 使製作者們更加注重對它的改進。 為了讓半音更加容易演奏並能夠很快地轉調, 製作家們給長笛增加了更多的指鍵。 大約在1760年, 倫敦的幾個製作者製造出了四鍵長笛 , 即增加了F鍵, 左手小指增加了#G鍵, 左手拇指增加了bB鍵。 這次改進不僅改善了半音的音準 , 而且沒有破壞長笛的音色。 在同一時期, 一些製作者給笛尾增加了#C鍵和C鍵, 使長笛的音域向下擴展了一個大二度。18世紀末的前期, 長笛又多加了兩個鍵, 但這兩個鍵與前面所加的鍵是重複的, 一個是C鍵, 另一個是左手小指操作的F鍵。 這種八鍵長笛是當時最先進的長笛, 有些在20世紀還繼續使用。 18世紀末的另一項改革是製作者採用了金屬滑管, 有些製作者還在滑管上標上刻度, 以便讓演奏者更加方便地控制和調節音高。
19世紀是長笛結構發展的最重要時期, 德國長笛演奏家和製作家波姆對長笛作了根本的改革 。1818年, 波姆在慕尼黑皇家樂隊擔任長笛手, 全心全意地從事音樂演奏, 隨著演奏水平的不斷提高, 他發現老式長笛越來越不順手, 於是他開始設計製作長笛。 到1828年, 他已建立起一座設備完善的製作作坊。 1832年, 波姆在自己的作坊製作出了第一支波姆式圓錐形長笛, 即 "圈鍵體系" 長笛。這種長笛雖然具有強有力的 “開放音”, 以及精巧的機械性能等優點, 但並沒有馬上被採用, 很多重要的演奏家以後才逐漸地認識到它的優點。
1846年, 為了更好地改進長笛 , 波姆嚮慕尼 黑大學教授舍夫豪特學習聲學。 在聲學理論的指導下,1847年, 波姆把圓錐形長笛改為了圓柱形管腔, 同時還配上一個拋物線笛頭, 音孔也比圓錐形長笛更大些, 金屬長笛的音孔直徑有13.5毫米, 木質長笛有13毫米, 並由圓錐形鑽孔改為圓柱形鑽孔, 指鍵在不使用時全部打開。由於音孔的進一步擴大, 波姆為每個音孔設計了一個鍵蓋, 同時重新設計了機械裝置, 使每個鍵能夠很自由地與其它指鍵一齊打開。1847年波姆研製出的長笛共有15個音孔, 卻帶有23個指鍵和鍵桿。 波姆的改革, 使長笛的發音更加靈敏, 音準性更好, 各音區的音量和音色也較為統一,操作也比以往更靈活、 方便。
在波姆之後, 還有很多製作者對長笛進行過改革“ 巴黎的布菲特(Buffet)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他對笛身的機械裝置進行了大量的改革, 改良了彈簧、套管和連動桿, 製作了精緻的有叉支柱; 義大利的布里奇亞爾第在1849年設計出bB鍵的機械裝置;巴黎的道魯斯發明了#G閉合鍵。在此之前波姆的#G鍵是開放的。19世紀後期, 法國著名的製作家路易·洛特研製出了開孔長笛, 他用5個開孔的指鍵代替了原來的5個本位蓋鍵, 開孔長笛在指鍵機構上仍然繼承了波姆體系的科學性。 實際上就是波姆體系中的圈鍵與蓋鍵的結合物, 這種混合結合物不但沒有違背波姆體系的基本原理。 而且還擴大了音量, 對於初學者來說。 開孔指鍵還可以起到矯正演奏者手形的作用。
進入20世紀。 長笛的構造和製作材料越來越完善。 不僅有最好的木質長笛和金屬長笛(銅或銀合金)。 而且還有黃金和白金 (即鈦合金) 長笛。 這些長笛的音準更加準確。 發音更加靈敏。 加上日益精緻的圈鍵體系。 使演奏者的操作更加靈活自如, 有些長笛還加上了一個低音B鍵。 使長笛的音域向下延伸了一個小二度。 而在高音區, 通過超吹指法, 又可向上擴展一個純四度,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