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湘江綜合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基本信息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是省、市“十一五”重大項目,是以適應湘江水運大通道建設、提高城鄉供水保障水平和長株潭三市城市發展需要為主,兼顧發電、交通等功能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該工程壩址位於長沙市望城區蔡家洲,距長沙市湘江一橋26公里,距株洲航電樞紐131.4公里,是湘江幹流上第七個航電樞紐,也是最下游一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總投資63.78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年通過能力9800萬噸的2000噸級單級雙線船閘、46孔泄水閘、6台單機0.95萬 kw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寬27米長1907米的壩頂公路橋。水庫正常蓄水位29.7米(黃海標高),庫容6.75億立方米,壩址控制流域面積90520平方公里。工程於2009年12月開工建設,2015年12月全部建成,建設工期72個月。樞紐船閘布置在壩址的左汊左岸,船閘從上游進口至下游出口總長度2170.0m,一、二線船閘共用引航道,引航道布置採用對稱型的布置型式,引航道寬度為146.0m。船舶進出閘方式為曲線進閘、不完全直線出閘。船閘閘室尺寸為280×34×4.5m(長×寬×門檻水深)。上閘首門檻高程20.50m,閘室底高程為15.4m,下閘首門檻高程15.90m。通航淨高最高通航水位時為10.0m。船閘輸水系統採用閘牆長廊道短支管分散輸水系統。船閘控制樓布置在二線船閘左岸。船閘工程於2011年3月份開始澆築混凝土,2012年1月份開始金屬結構埋件安裝,2012年3月份開始人字閘門安裝,2012年9月29日正式通航。船閘混凝土澆築量約為70萬方,金屬結構安裝工程量約為6000噸,建設工期19個月。與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的同類工程相比,具有工程建設規模大、建設工期短、船閘通過能力大的特點。在船閘通航管理方面,長沙樞紐船閘採取海事與公司相結合的方式。長沙市地方海事局負責上下游錨地、船舶調度、組織、排擋、安全過閘等工作,長沙市湘江綜合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船閘機電設備的運行操作和維護檢修等工作。長沙市湘江綜合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按照“建設一個樞紐,改善一片環境,帶動一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的建設宗旨和把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打造成內河航運一流工程、湘江流域龍頭工程、長株潭區域標誌性工程,確保省、部級優質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的建設目標開展各項工作。船閘的正式投入運行,為湘江航運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公司在這幾年的工程建設中,先後獲得了“2010年度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目標管理先進單位、2010年度長沙市重點工程建設目標管理先進單位、2011年度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責任目標管理考評優勝獎、2011年度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施工先進單位、2011湖南省重點建設勞動競賽先進集體、2011年度長沙市重點工程建設目標管理先進單位、2012長沙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