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洪山管理局

長沙市洪山管理局

長沙市洪山管理局位於長沙市中心城區北部,瀏陽河與撈刀河之間,是屬開福區管轄的副縣級事業單位。是長沙市推進大城北戰略的核心新城區,也是長沙市乃至全國為數不多的,實現了最快速的經濟成長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最優美的自然人文環境完美對接的地方之一。

建制沿革

1957年,長沙市析出郊區洪山鄉太陽升高級農業社,成立長沙市國營綜合農場(副縣級)。

1960年,長沙市全市實行人民公社化,將郊區的市國營綜合農場併入北區(今開福區)。

1968年12月,長沙市決定將市國營綜合農場復歸郊區(今雨花區)管轄。

1996年,長沙市全市行政區劃調整,市國營綜合農場劃歸開福區管轄。同年,在長沙市國營綜合農場的基礎上成立長沙市洪山旅遊區管理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1999年3月,開福區在市國營綜合農場馬廠分場的基礎上組建金霞路街道(今芙蓉北路街道)。

2005年,按照“一更名、一成立、一保留”的原則,洪山旅遊區管理局更名為洪山管理局,成立洪山街道辦事處,作為區委、政府的派出機構,與洪山管理局合署辦公,領導交叉任職,賦予行政管理職權,同時保留綜合農場牌子,繼續行使農墾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2013年9月,開福區全區區劃調整,洪山街道析置為洪山街道、月湖街道和瀏陽河街道3個街道,同時保留長沙市洪山管理局、長沙市國營綜合農場,繼續行使農墾集體經濟組織職能。

職能轉變

長沙市國營綜合農場既是基層行政單位,也是集體經濟組織,原轄果林、漁業、洪西、園藝、馬廠、鴨子鋪、朝陽、澇湖、月湖、畜牧、陳家渡、馬欄山共12個分場。1999年,馬廠分場劃出組建金霞路街道,其餘分場相應加掛長沙市洪山管理局***管理委員會和長沙市開福區洪山街道***社區居委會牌子,從而形成分場、管區、社區居委會配套的行政管理體制。

隨著新城區建設,尤其新的街道辦事處成立後,雖然市國營綜合農場、市洪山管理局牌子仍有保留,但其並不再承擔行政管理職能,只繼續行使集體經濟組織職能。

如今,在昔日洪山管理局範圍內的芙蓉北路街道、洪山街道、瀏陽河街道、月湖街道已經完全城市化,並析置設立了更多居住型社區,這也與其他國有農場改革有相似之處。

轄區現況

街道名稱下轄社區
芙蓉北路街道江濱社區、欣城社區、福城社區、鳳亭社區、金泰路社區、江灣社區、盛世路社區
洪山街道洪西社區、金鷹社區、洪山橋社區、洪雅社區
瀏陽河街道史家坡社區、福元路社區、陳家渡社區、雙河社區、毛家壠社區
月湖街道鴨子鋪社區、月湖社區、朝陽社區、馬欄山社區、舟橋路社區、溪水灣社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